只见商荣躬身一礼,奏本道:“天下诸侯的本章都在等候陛下裁决。陛下为何一整月都不亲临大殿。
每日坐在深宫里,完全不打理朝廷纲纪,这必定是有在陛下身边迷惑圣听的人。恳请陛下以国事为重,不要再像之前那样高高坐在深宫里,荒废国事,这会大大违背臣子和百姓的期望。
臣听闻陛下之位得来艰难,况且如今上天的心意未顺,水旱灾害不均,给百姓降下灾祸,这无不是因为政治上的得失所导致。
希望陛下关注国家根本,痛改前非,远离谗言和美色,勤勉政务,体恤百姓;那么上天就会顺应,国家富足,百姓丰衣足食,天下安宁康泰,四海都能享受无穷的福泽。希望陛下能留意这些。”
帝辛曰:“孤听说四海安宁,万民安居乐业,只有北海有人违抗命令,孤已经命令太师闻仲去剿灭奸党,这不过是疥癣之患,哪里值得忧虑呢?二位丞相的话很好,孤难道不知道吗。
但是朝廷的各种事务,都有首相替孤操劳,自然都能顺利施行,哪里有积压停滞的道理。就算孤亲临朝堂,也不过是垂衣拱手,无为而治罢了,又何必在口舌上喋喋不休呢。”
君臣正说着国事,午门官启奏:“终南山有一位炼气士云中子求见陛下,他有机密重要的事情,不敢擅自前来朝见,请求陛下下旨定夺。”
帝辛心道:“众多文武大臣还抱着奏本在一旁伺候,这可怎么是好。不如宣这位道人来和孤闲谈,百官自然就不会纷纷议论了,而且还能免去孤拒绝进谏的名声。”
于是派人传旨:“宣!”
云中子进午门,过九龙桥,走大道,宽袍大袖,手执拂尘,飘飘徐步而来。拱手一礼,道:“贫道住终南山玉柱洞,云中子是也。
因贫道闲居无事,采药于高峰,忽见妖气贯于朝歌,怪气生于禁闼,道心不缺,善念常随,贫道特来朝见,助陛下除此妖孽。”
帝辛呵呵一笑,道:“这皇宫内院是隐秘的宫殿,宫门处戒备森严,防范措施更是周密,又不是那尘世间的山林之地,妖魔能从哪里来呢?先生你此番前来,莫不是弄错了吧!”
云中子笑着回应道:“陛下要是知晓有妖魅存在,那妖魅自然就不敢来了。
正因为陛下不认识这妖魅,它才能够趁机迷惑陛下。如果长久不除掉它,就会酿成大的灾祸。”
帝辛说:“既然宫中存在妖邪的气息,那么要用什么东西来镇压它呢?”
云中子掀开了花篮,取出用松树削成的剑,拿在手中,对着帝辛说道:“陛下不了解这把剑的奇妙之处,且听贫道说一说:
这把用松树削成的剑名为‘巨阙’,它其中的奇妙作用很少有人知道。
虽然它没有那种能冲斗牛的宝气,但是只要用它镇压,三天之内妖气就会消散。”
云中子说完,就把剑呈给了帝辛。帝辛接过剑问道:“这东西该放置在什么地方来镇压呢?”
云中子回答说:“把它挂在分宫楼,三天之内自然会有效果显现。”
帝辛随即命令传奉官:“把这把剑挂在分宫楼的前面。”传奉官领命离开了。
帝辛又看看云中子,道:“先生你有这样的道术,精通阴阳之学,能够察觉妖邪鬼魅,为什么不放弃终南山的清修生活,入朝为官呢?这总好过寂寂无名吧?”
云中子摇摇头,道:“蒙陛下不弃幽隐,欲贫道居官,贫道乃山野慵懒之夫,不识治国安邦之法,日上三竿堪睡足,裸衣跣足满山游。只想当个闲云野鹤……”说罢,就直接化为一道流光离去了。
瀛洲岛上,守护神殿内,精卫叹气,看看袁洪,道:“袁洪师弟,你说,这事儿要不要把圣使喊醒啊?”
袁洪点点头,道:“精卫姑娘,我觉得,还是别了,毕竟,这事儿成不成,跟师尊关系不大。哪怕是除妖成了,也影响不到师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