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邹桐毕竟是邹若芙的骨肉血亲,是邹二伯的亲儿子。
虽说邹若芙恨极了邹桐夫妇不要脸的行为。
但真到了决裂的时候,邹若芙还是狠不下心来,跟邹桐家一刀两断。
邹若芙说完之后,看着张伟问:“夫君,妾身这样处置合适不?”
张伟对邹若芙的处置,自然是认可的,毕竟哪怕看在周二伯和邹标的面子上,对邹桐一家也不可能完全不管不顾。
并且邹若芙的立场也不算太软,让邹桐家一定要拿出现银来,这是告诉邹桐一家,别把张家的人当老好人,张家也是有底线的。
最后,张伟补充了一句:“对四哥,四嫂的态度还要再观察,如果他们以后再有贪心不足的行为,咱们一定要减少和他们家的往来。”
处理完邹家的事,接待了前来上门感谢的新任广东左参议刘远,张伟在六月份的其他安排都平平无奇。
皇宫内,到六月下旬,江国公李固已经入宫二十多天了。
他原以为大顺帝找他聊一聊往事就会把他放回去。
没想到这二十多天内皇帝跟他聊的时间没有几回。
但是每次聊完之后始终没有让他回家,而是一直让他呆在皇宫里。
如此反复几次,终于让李固感觉不对劲,并开始着急起来。
可是在皇宫内,他什么也做不了,有一次他实在等不及想向大顺帝问个所以然出来。
结果态度急了点,被大顺帝身边的护卫拦住,并差点治了个御前大不敬的罪名。
其实说到通讯,李固与江国公府之间的通讯倒没人阻隔。
但是有些事是不能写在信上的,有些事在信上也说不清楚,所以只能干着急。
比江国公李固更着急的是,他的继妻霍氏和他的儿子们。
霍氏和李固的儿子们在几次找内廷打听,都没有得到什么确认的结果。
可江国公府这么大的基业,李家这么大的生意,都需要李固来做主。
特别是李固前妻的儿子们,以前李固在的时候,他们勉强听命于霍氏。
现在李固出不了面,他们对霍氏和霍氏儿子们的态度就大不如前了。
李固和霍氏最长的儿子李显,早已经按耐不住。
到了六月下旬,眼见主心骨的父亲被人隔离在宫中总是出不来,家里这边收到从广东和福建寄过来的求救信件越来越多。
霍氏心思早就乱了,李显兄弟几人接着信件都拿不出一个主意来,只能无奈的喝闷酒。
在酒席酒宴之中,不知哪个兄弟说了一句:\"不如把父亲从宫中接出来,只要父亲还在,谁敢对付我们李家的人和李家的生意?”
李显酒劲上头,又听到此言,不顾霍氏的劝说,带着几个弟弟要去皇宫内把父亲李固接回来。
江国公府的几个纨绔子弟凭着酒劲一路闯到了皇宫内。
直到碰到了守城的禁卫军才被拦下来。
即便碰到了禁卫军,喝的失去理智的李显兄弟几人也没有把普通的禁卫军看在眼里,对着禁卫军一顿打骂,就要闯入皇宫的去把李固接出来。
禁卫军也不曾受过这种屈辱,当下也没客气,不顾李显兄弟江国公之子身份,把他们都逮了起来。
很快,江国公李固儿子们醉酒闯皇宫的消息就传了出来。
在礼部办公的张伟得到消息,匆匆忙忙来到太子府。
张伟见到的太子周诚光问道:\"太子,这李家的子弟如此猖狂,殿下打算如何处置?”
太子周诚光:\"李家那几个小子都喝醉了酒,又没有带武器,所以依孤看是没法给他们订重罪的。
督察院关于李家犯罪的最后的证据还没有呈上来,所以孤也打算先不治李家的重罪。
几个喝酒犯罪的李家子弟,\"以酒醉擅闯皇宫,与禁卫军动手\"等两项罪名,都押往天牢杖三十,罚银千两,给禁卫军赔礼道歉。
他们出狱之后,让他们在家闭门思过两个月,不得出门。
至于江国公李固,不知者无罪,但是仍然留在宫内,给父皇侍疾。
张先生,你看孤如如此处置是否合理?“
其实单以李家子弟擅闯皇宫这个罪就可以,就可以治他个大不敬,甚至整个李氏家族消消乐都不是不行。
但这是针对平民和毫无背景的人的处罚。
像江国公这种老牌的勋贵,又是开国九宫之一。
他们家几个纨绔子弟,喝的烂醉想进宫里去见父亲,他们没有带武器,是很难把\"谋反\"一类重罪安在他们身上的。
张伟::“太子殿下,您如此处置合理是合理。
但是你接下来一定要顶住李家的亲朋和相关的皇亲国戚的求情啊!”
太子周诚光:“李家在宫内的亲朋故旧的求情,姑一律推给父皇,他们也没有胆量,敢在父皇面前去闹什么?
现在关键是朝中的世袭勋贵和武将,他们多人执众,如果一起为李家求情,孤就不知道怎么应对了。”
张卫郑重对周诚光说:\"太子殿下,这次李家的事是给您自己立威的机会,你一定要顶住。
首是李家的犯罪,大概率是逃不掉的,那么你处置李家是师出有名的。
第二点,抓住李家的把柄之后,你要从快从重从严的处置李家,把自己的威信树立起来。
第三点,你要抓住机会告诫跟李家来往过密的其他勋贵和武将。
是他们和李家的交情重要,还是他们对于您的尊重和服从更重要?
殿下,只要这会把这李家的事处理好了,从此你在朝廷上的威望也就树立起来了。
因此殿下你一定不能软,向李家和其他世袭的勋贵们退让。
也不能着急,要要把你家的案子办成铁案,不让江国公李家没有翻身的可能。
如果有武将求情,在没有证据之前,你一定咬死,就是陛下让李固在皇宫内侍疾,没有别的意思,慰下你只是遵旨行事。
等督察院把李家的证据收集完全之后,咱们再集中李家的人。”
太子周诚光:“孤知道了,父皇昨天也告诉本官,对付李家这种事,开弓就没有回头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