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两三天李晓都没有轻举妄动,她在忙着给叔叔伯伯还有两个哥哥准备新年礼物。
想起顾恒最近帮了不少忙,又救了她一次,也给他准备了一份。京市大大小小的百货商店和供销社都被她逛了个遍,当然也不是单纯的逛街,还是有她的目的的。
这一天是农历腊月十八,从昨天开始就下起了鹅毛般的大雪。气温骤降大晚上一般人都不会出门,李晓这个二般人却是出门了。
她得到消息今天是萧家老大的宝贝孙子的满月日,这是萧家唯一的第四代。
萧老天爷很重视,他们在外面的四合院举办了家宴,这座宅子就是萧老天爷送给宝贝曾孙的礼物。
本来是想着举办完满月酒老爷子就回去的,他身体不太好,还是在军区大院更方便一些,毕竟那里有专门的医生随叫随到。
可白天的雪下得实在是太大了,车子根本无法行驶,只能在四合院住了下来。
好在这个院子很大,是个五进的大院子,老爷子和警卫员单独住一个院子都不成问题。
李晓给自己全身上下贴了好几个暖宝宝,再穿上保暖内衣裤、加绒毛衣、加绒打底裤最后再穿上棉衣、棉裤,当然帽子、围巾、手套一样也少不了。
全副武装好她这才出门去,目的地自然就是萧家的四合院。
萧家的四合院在金桥大街,离她家不远不近。要是没有这么厚的积雪可能一个小时左右就能到,但显然今天不可能。
好在李晓在穿越之前买日用品的时候,经过一家滑雪装备的店铺心血来潮买了一双滑雪鞋,今天正好用上了。可惜的是她买的是便宜的那一款,性能没有那么好。
她知道刚刚穿上去肯定不适应,所以白天在自己的院子里练习了很久,本来就有身手的人学起来也不难,现在也算能轻松驾驭它了。
她一路从家里滑行到金桥大街竟比走路还要快上许多,中间都绕行了一段也只用了四十分钟。按照顾恒给她的线路,李晓很顺利就找到了萧家的院子。
爬墙对李晓来说一点也不难,都不知道爬了多少回了。可今天的她特别的小心翼翼,因为她知道这里面有警卫员。直到落地后没有被发现她才稍微的松了一口气。
在前院并没有发现有人,第二进的院子里倒是呼吸声不少,李晓也不管是谁,直接在有呼吸的屋子窗户边捏爆一颗迷药。
然后她就去下一个院子,在第三进院子里也有两道呼吸声,而且是同一间屋子的。
她刚想如法炮制,里面就传来一声厉喝:“谁在外面?”紧接着就是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李晓不管三七二十一,照样捏爆迷药然后隐藏身形。等那人出来扑了个空,他却没有立即回去而是四处搜寻起来。
李晓也不急,她就在空间等着,直到时间到了闪身出现果然就看见院子里躺着一个人。
以免牵连无辜李晓还是把他拖进了刚刚那一间屋子,果然就看见炕上躺着一位老者,看样子应该就是萧老头。
那拖进来这个应该就是警卫员了,那就不能伤及无辜了,毕竟这只是人家的工作。
李晓把他放在炕上还好心地给他盖上被子,这才给萧老头喂了迷药的解药和真话丹。
药效没有这么快,李晓就去了后面的其他院子转了一圈没有发现有人在,想来人都聚集在二、三进院了。
她又返回到萧老头的屋子里,二进的那些人不用担心,起码得睡四五个小时呢!有的是时间,完全不用着急。
在这种风雪交加的夜里,又是在这种深宅大院里面,根本不用担心有人来。
所以李晓放心地点起两盏油灯,再从空间把她托顾恒搞来的照相机和录音机拿出来。胶卷和录音带她早就装好了也调试好了,直接用就行。
最后再搬一把椅子在炕边坐下,这时候萧老头也悠悠转醒。他使劲地撑开沉重的眼皮,就被坐在一旁的李晓吓了一跳。
突然睁开眼睛发现床头坐着一个看不清长相的人是个人都会吓一跳。
好在萧老头也算身经百战,很快就恢复了冷静。他闭上眼睛再睁开确定人还在,再看看一旁‘睡得死沉’的警卫员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他费劲地撑起自己的身体,靠坐在炕上这才缓缓开口:“小友是何人?来我这里是有什么困难吗?”
李晓刚刚一直不说话就是想看看这老头是什么反应,没想到还有两下子。不过这是把自己当成敲诈勒索的人了吗?她挑挑眉,有意思!
“有困难的话你又有什么打算呢?”李晓懒散地问。
“我的衣服兜里有一点钱你全部拿去吧。”萧景仁试探性地说,他其实是跟萧景和同一辈的,只不过年纪要小上许多。
如果萧景和活着的话,应该是有八十六了。苗大春是他老来得女,唯一的掌上明珠,萧景和夫妻当时可是高兴坏了。
“没想到萧副师长还是个大方的人呢?”李晓嘲讽道。
“你到底是谁?”萧景仁眯起了眼睛。
李晓坐直了身体声音冰冷:“一个来索命的人。”
萧景仁的手下意识地抓紧被子,另一只手则偷偷地摸向枕头下,却摸了个空。他的心里就是一突,一个不好的念头涌上来。
果然就看见李晓手里把玩着一把木仓,她语气悠悠地道:“你不会是在找这个吧?”
萧景仁此刻的表情就非常严肃了,完全没有刚刚的松弛。他的语气也不如刚刚那么随意:“姑娘,这东西可不能开玩笑,你有什么要求尽管提,我们萧家一定会尽力满足你。”
李晓突然就没了耐心,她收起玩世不恭的表情。冰冷地盯着萧景仁:“萧景仁,还记得萧景和吗?”
萧景仁瞳孔一缩,他怎么会不记得?当时他爹把人抓回来之后,人就是交给他处理的。他哆哆嗦地指着李晓:“你、你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