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何大伯娘提出分家也不是没有道理,不过她的方法不对。
何书锦这一代有五个孩子,何老爷渐渐的不管家里生意了,几乎都给何大郎照顾着。
而何二郎没有什么生意头脑,但是却有四个孩子要养,每个都要读书,何大郎的压力就上来了。
虽然何家的条件好,但是何大伯娘认为他们人少却干得多不公平,才会想分家,而且她生了儿子了,觉得自己对得起何家,是有功之臣,她出身也不差,可是秀才之女呢。现如今底气足,就提出了分家。
这事情其实和大伯娘私下底和何大伯说过,不过何大伯没答应,他认为作为长子多做些也没事,可何大伯娘可接受不了,才会在饭桌上提出来。
回到屋里,何大伯气愤的说:“你怎么回事,我不是说过不分家吗?”
何大伯娘也生气,她就看不惯何大郎什么事都揽在自己身上的模样,说:“都各自成亲生子了,分家有什么不好,你看看你,天天这么累,再看看二郎,你看他有累过的样子吗?”
何大伯娘越说越气,“你这样顾着二郎他们一家,二郎什么时候才长大,四个儿子吃什么喝什么,一直啃老啃大伯吗?”
何大伯无法反驳,何大伯娘说的都对,不过她直接在饭桌上不打声招呼的说出来,把阿爹阿娘都气到了,他也很生气。
何大伯说:“那你应该好好说,而不是这么直接的说出来,还顶撞阿爹。”
何大伯娘说:“我才不管呢,之前我没生下尧哥儿,不敢多说什么,现在我也有儿子了,我得替我儿子打算打算。”
何大伯无奈的说:“尧哥儿还这么小,过段时间再说也行啊。”
何大伯娘觉得自己丈夫一点也不心疼自己儿子,气呼呼的说:“你不为自家儿子打算,我还不能为我儿子打算吗。”
说完便生气的走出房门,回娘家去了。
何大伯叹了口气,便去何老爷房里请罪。
何老爷刚刚被气到了,正让张氏给他顺顺气,人老了容易着急上火,他可得好好注意身体。
何大伯进门就看到自家阿爹正顺气,有些愧疚,上前倒了杯茶说:“阿爹,对不起,是我没管好清秀。”
何老爷叹了口气问:“大郎,你也想分家吗?”
何大郎语塞,他心里是想的,但是他不敢说。
何老爷了然,对着何大伯说:“唉,让我再想想。”
不过还没等何老爷想好,柳家就来人了。
何老爷虽然生大儿媳的气,但是对于大儿媳的爹娘还是很敬重的,毕竟人家是秀才。
何老爷说:“亲家,您怎么来了,早知您要来我就叫大郎去接您了。”
柳秀才说:“亲家客气了,我这次来是听我闺女说您宠爱小的,吸着大房的血,坚持不分家。”
听到这话,何老爷脸冷了下来“亲家,这话可不能乱说,父母在不分家,这是自古的道理。”
何老爷也生气了,他都说再想想了,这清秀怎么回事,直接回娘家带人过来逼迫分家吗。
双方吵吵嚷嚷的,引得何家村的人都知道了何大郎媳妇闹分家,柳家是坚持要求分家的,但是何老爷认为外人没资格掺和他们家的事,坚持说不分家。
双方都快要打起来了,何家族长才赶忙过来,不是他不想过来,主要事情太多,他也不在家,传话的人没找到,所以他才没有第一时间收到消息。
了解事情详情后,何族长说:“柳秀才,这何家分不分家自然是何家人决定的,你这样过来逼迫是不是有辱读书人的风骨呀。”
柳秀才也知道这是何家人自己的事,但是关系到女儿的利益,还有他们柳家人都来了,得不到任何表示那不是丢面子嘛,所以他们才不罢休。
柳秀才说:“何族长,这话可不是这么说的,我闺女嫁到你们何家村,这关系到我闺女以后的日子,我怎么能不过来帮忙,难道要由着你们欺负她吗?”
何老爷听不下去了,说道:“即便是你女儿,那又如何,嫁到我们家就是我们家的,哪有娘家人来婆家这里指手画脚的道理,我就不分家。”
何老爷生气了,平时他对大儿媳还有亲家都是和和气气的,怎么一到分家就变成这样呢。
两方人都是气呼呼 ,吵来吵去的,不过最后还是何家赢了,柳家人只能负气回去。
等柳家人走后,孙氏撞了下何二郎的胳膊。
何二郎了然,当着全村人的面说:“老太太,阿爹,阿娘,各位乡亲,刚刚柳秀才有一点说得对,大哥自小跟着阿爹打理生意,家里能有今天,全靠阿爹和大哥。而我自小就不爱读书,也没有什么生意头脑,说实话,对这个家我是一点功劳都没有。”
随后又拱手对着何大伯说:“大哥,这些年辛苦你了,家里的生意都是你赚来的,应该归你。大哥,你自小爱我护我疼我,对我的孩子也是当自己儿子一样,我很是感激和敬重,大哥,你永远是我大哥。”
这话说出来,何大伯也是泪流满面,两兄弟就这样水灵灵的抱着哭,这画面惹得村里不少人感动流泪。
最后何家还是没有分家,不过分了家产,家里的生意和老宅等这些大头都分给何大郎,何二郎只分几千两银子和百亩田地,两套院子,一间铺面。
不过要等到何老爷和张氏百年去世后何二郎一家才能搬出老宅。
这何大伯和何二郎两兄弟的兄友弟恭,惹得村里不少人称赞,很多人都说何老爷会教养孩子,让何老爷出了不少风头。
回去以后张氏夸何二郎懂事,知感恩,何二郎不好意思居功,才和张氏说实话,是孙氏教他这么说的,张氏听后很是惊讶。
找到孙氏问:“春兰,二郎说那些话是你教他说的?”
孙氏也没有隐瞒说:“是的阿娘。”
张氏又问:“你怎么想的,怎么就能接受分这么少?”
孙氏直言:“阿娘,您也知道,二郎本就不是做生意的料,这家里的生意交给他,迟早会败完,还不如直接给大哥管理呢,而且大哥为这个家做了这么多,应该是他多分一些。”
张氏没想到孙氏这么通情达理,知进退,懂感恩。
拍了拍孙氏的手说:“那你们的日子可没那么好过了,你也舍得?”
孙氏笑着说:“阿娘,我和二郎也有手有脚,总不能全靠着大哥啊,我何二郎会努力过好自己的日子。”
张氏听后点点头,对孙氏更是喜爱了,现在孙氏在她心目中的位置仅次于五个孙子之后了,何大郎何二郎都要排她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