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杏楼不是天授村标志性建筑之一么,以后还要弄大规划的,怎么会是戚苦玫的房子,这不合理啊。
“这事没和你们说清楚。天杏楼我来设计,我来督造。原本我有计划,让天杏楼成为一栋小吃,观景,还有小酒店为一体的仿唐结构江南阁楼。你们没发现这个楼是正宗的四合院结构嘛?”
虽然是四合院结构,但这个楼是没有北面横屋的。
倒是南面有横屋,东西两面都有纵屋。
西面和南面底楼,会被做成商用的特色饭馆。
到时候速食店会被搬进去并且扩大,不光地皮扩大,内容上也会扩大,包括但不限于现在的炸薯条之类,还有鸡蛋灌饼,卷饼,手抓饼,汉堡,炸鸡,饮料等等东西,并且正式改名为“人民快餐”。
其余铺面做成黄焖鸡米饭,浇头面,拉面,火锅等铺面。
东面到南面上层,则会被装修成各种现代化与江南风结合的住房。
这住房自然有戚兰合的一间。
但是,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宅基地是戚兰合这一点之上的。
这些所有的生意,许灼不参与分成,主角都是戚兰合。
戚兰合唯一要做的,就是还清许灼从宅基地到建楼等各种垫付费用。
“她的归她的,你的归你的,你们选的路不通。”许灼提前堵住了戚苦玫姐妹情深的话道:“天杏楼所有项目、股份、分成、产权,这些我都和村委商量好了,接下来就等建成后,她连本带利还清欠我的三万块费用。那么你呢,苦玫,你是不是也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了?”
强人所难的事,许灼很少干。
就算真的要干,也是先釜底抽薪,让你自己产生需求。
虽然不知道戚苦玫为什么这么拒绝,但他给的理由充足。
这么一来,隔天戚苦玫就去申请了宅基地。
别人申请宅基地,不一定能过。
这里的别人包括现在的许灼。
许灼有的宅基地太多,十七号是,庄田也是,养殖场和工厂什么的,他都已经因为改制,带头纳入了新制度中。
虽然他真再要地,村委也会给,但……
价格上面,一定会被全为民痛宰一刀。
至于戚苦玫,她户口微调,从旁边村腾过来了,可在村子里完全没有房子住,目前还是住在养殖场女员工宿舍里。
她要申请,一申请准能通过。
一来她是村干部了,二来她在村子文化部这块做得确实出色。
有许灼的帮助,这块被她给撑了起来。
她要申请还不是轻而易举么?
戚苦玫想了想,终于冷静下来。
她眼睛看了许灼一下,又很快挪开点了头。
“那行,宅基地申请费用,还有回头造房子费用,全部我来弄。既然你这笔钱不要,那房子这块我就从头到尾,给你弄弄好,行吧?”
“这很贵吧?”戚苦玫担忧道。
叶安巧无奈道:“这房子再好才值几个钱?税后五分之一的钱,都够你盖几栋这样的房子了。剩下的事,你别担心。”
这事儿聊完,许灼考虑到一些问题,就让戚苦玫上楼去写东西。
他自己则留下来,和叶安巧进入到了正式工作状态,聊起了剧情。
这个故事整体大纲是许灼弄的,细纲上许灼参与,可以提供更多原始思路,还有对节奏的强有力把控。
但是,也仅此而已。
细节上,接下来就是和叶安巧聊完后,她回头和许若谷联系。
整个过程,基本上是许灼和叶安巧聊,叶安巧记。
内容差不多后,只要逻辑和大方向没问题,剩下详细梳理,就是叶安巧要做的事,她现在来了,住宿只能安排在养殖场员工宿舍。
主要许灼一个人住,她一个女人住在十七号多少不方便。
十七号这里,大门一开,那不是人多眼杂,那是正对着每天几千人来往的菜市场,太阳昭昭,有目共睹,不知会被村里人传成什么样。
现在许灼都在老妇女嘴里坐实了喜欢大龄姑娘的事实。
接下来再那啥,那真就是跳进黄河都洗不清挂着黄泥巴的裤裆。
送走叶安巧,许灼赶紧上楼书房看看戚苦玫写得怎样了。
到书房时,戚苦玫已经写了一千多字。
字数虽多,但按照谈话时长来算,仍旧是慢的。
看得出来她小心翼翼,迟迟不肯动笔。
担心自己过来还要花费大心思修改,于是尽量做到每句话都精细。
一些地方的用词涂涂改改,布满了钢笔尖点在纸面上的触点。
这是推敲用词形成的。
“尝试精练日常用语,不要书面化,也不要形式化,更不要刻板化。”
“文字上的风格,每个人与生俱来有。”
“多多少少,强强弱弱而已。”
“要顺着自己脾气来。”
“剩下的就是内容走向的偏好,这是决定一个人风格的另一因素。”
“苦玫,你没有很好的文字基础,我只能把自己的灌输给你。”
“我的想法和态度,就是不要去追求传统的‘无巧不成书’。”
巧合太多,不断让读者得到情绪高潮。
接下来稍有不好,读者就不会买账。
都是由奢入俭难,读者是,作者也是。
读者也无法一直读这种东西,大鱼大肉,山珍海味会腻的。
作者也无法这么写,会很累。
“当然,这个前提条件局限于长篇。”
第一个就是要让文字平实朴素起来,这是大巧不工的工具。
第二个,就是要用这种文字,去描写好人事物,这是让人物丰满起来,环境立体起来,这样里面自然而然会有很多可以脑补的地方……
“脑补,就是引起读者自行遐想的地方。”
第三,把故事节点描写好,这个对节奏控制很重要。
“节奏不是‘规律’,是明显的‘起伏’,不是‘机械波’,可以是‘脉冲波’,但绝不能总是‘起承转合’或者‘三幕十一纲’。”
起承转合是情节节点上把控,不是一个大事件。
大事件可以起起落落落落落,可以起起起起起起落,
“但是每个‘起’和每个‘落’里,都要做好强弱浓淡的‘起承转合引’。”
与其说强弱浓淡,不如用水墨画“干湿浓淡”解释更合适。
干就是干货,湿就是闲碎充水,浓就是浓墨重彩,淡就是轻描淡写。
轻描淡写,比浓墨重彩更难,也更重要。
能不能体现浓墨重彩的厉害,干货的的猛,全靠轻描淡写的把握。
光靠干,浓,淡,这个内容就太紧,没有张力。
所以得加些琐碎的,真实的小情节,小桥段来调和。
“要不然的话,那些下流作者,甚至不是作者,只是个文字爱好者,读多了你的东西,别说看开头知道结尾,都能看开头自己按着你的节奏写下去。”
“我说这么多的主要原因,还是你没那么多生活阅历,也没环境给你看那么多的书——对了,我房间里这些书你都能看。”
“写不出来时看看《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搜神记》《太平广记》等,看看故事元素就行,不要涉入太深。”
“把这些当你没经历过生活琐事的素材。”
“你现在的文字上,已经可以了,不用再去追求和我一样。”
“我有我的性格,我的风格,我只是把思路告诉你。”
“你先前文字的缺陷,就是不适合报纸。”
“现在可以了,剩下问题只有情节刻画。”
“你可以想想素描理论,透视,线条,测光,模块等等,对不对?”
素描写法和水墨写法是两种风格。
素描写法整体就是写实,但它因为过于注重对写实的刻画,以至于很难塑造出有趣的灵魂,相较之下会有不错的立体感和仪式感。
就是让人感觉文字厚重扎实,文笔好,但没用。
西方画的缺点早就体现出来了……
杜尚成名因素之一,就是靠嘲讽西方艺术。
一张相片就能摧毁西方艺术。
拯救西方艺术的印象派要被吹上天。
这就是西方所谓艺术理念上的根本缺失。
它的核心就是“神权王权”的庄严,肃穆,仪式。
但东方水墨画大写意也有缺点,那就是入门容易,模仿容易,想要达到真正的境界很困难,这个几乎只有起步和巅峰两个可看阶段。
中间不是进步,是一种疯癫,不伦不类,甚至不如起步。
因为大写意的本质和姑苏园林的理念一样,天人合一,和光同尘,人在景中,景在画里,画在景中,人在画里……
把建筑塑造成一种与自然交融的立体艺术。
人进入建筑,是建筑的灵魂,也是这艺术的核心。
从两种画法中可以汲取出一种当主流,剩下的来填补不足。
但不能把剩下一种尽数取用,那肯定不伦不类。
只能作为参考。
许灼仔细看着戚苦玫的这一千字,很认真地说着。
戚苦玫在旁边拿起小本本很认真地记。
说的同时,他也在给戚苦玫的这一千字作标注。
其实用心打磨出来的这一千字是没问题的,内容浓度也可以。
可这就像是一堆错位的色块拼图,作者本人很难看出问题。
他得亲自给戚苦玫作调整。
“阿桃哥,这里写的问题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