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皇上便正式传旨,定下了弘晖与富察琅嬅的婚期,正是十二月十五。
弘晖接了圣旨可谓是双喜临门,春风得意。
富察家虽早有准备,但是定下了确切的日期,还是极为激动的。
大阿哥已经贵为太子了,那琅嬅便是钦定的太子妃。
富察夫人握住富察琅嬅的手,满是欣慰,同时也有些担忧。
她自然看得出来自己的女儿对大阿哥有情,大阿哥对女儿或许也是有些情谊的,只是天家无情,日后大阿哥后院的女人只会越来越多,若女儿陷进去了,日后可就不好办了。
情爱最是耽误人,也不是说不能有情爱,只是脑子定要清醒,不能沉溺于一时的甜蜜,该为自己考虑的时候,就要为自己好好筹谋。
“嬅儿,如今大阿哥已成太子,你日后的身份自是贵不可言,只是切记,莫要贪恋情爱,趁着他身边还没有那些个侧妃侍妾,抓紧时间诞育子嗣才是要紧的。”
富察夫人言辞恳切。
富察琅嬅脸上的笑意淡了几分,她知道额娘说的是对的,自从订婚后,她学的东西便更加多了,眼界也开阔了许多,清楚地知道日后要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
对于这些年大阿哥从未纳过侍妾,她是很欣喜的,却也从来不敢妄想以后大阿哥的身边不会出现其他的女人。
她会做好一个太子妃应做的本分,若是太子日后想纳侧妃侍妾,她也会支持并帮忙操办,若是太子不想,她也是不会主动提的,这是她的私心。
她轻声说道:“额娘,女儿明白。只是这子嗣之事也并非能强求的,顺其自然吧,女儿能与殿下相互敬重便是极好的了,旁的以后再说吧。”
富察夫人叹了口气,“额娘知道你是个有主意的,只是你到底年纪小,不懂得情爱会随时间而消散,没了情爱之后日子难熬,深宫寂寞,有孩子才有盼头。
你看后宫中的娘娘们,多少都是因为失宠或者无子而落寞度日,而有子的娘娘们像华贵妃娘娘,齐妃娘娘她们,活得便随性多了。”
富察琅嬅咬了咬嘴唇,点点头,“女儿明白,额娘莫要担心。太子是个极好的人,女儿相信若有一天情爱消磨尽了,他也会善待女儿这个结发妻子的。”
富察夫人想到弘晖的品性,又想到皇上以前即使再宠旁的妃子,对皇后娘娘也是一如既往地敬重有加,于是轻轻拍了拍富察琅嬅的手,“好,旁的额娘也不说了,你便好好准备吧!”
富察琅嬅倒也没有什么需要特地准备的,嫁妆是早就准备好的了,嫁妆单子她也看过了,如今要多加30台嫁妆也不难,不需要她操心。
而且陪嫁的丫鬟跟嬷嬷都已经选好了,原本她身边有八个丫鬟伺候,只是有两个已经定亲了,便只有六个陪嫁丫鬟。
六个陪嫁丫鬟长得都只是清秀,在相貌上没有特别出彩的,不过能力上倒是各有千秋。
富察夫人倒是问过她要不要再挑两个貌美的充当陪嫁丫鬟,只是被她拒绝了。
她知道额娘的意思,以后太子总归是要纳侍妾的,不如从她的陪嫁丫鬟中抬两个上去,起码是知根知底的。
只是她并不想这样,太子喜欢什么样的是他的自由,她把陪嫁丫鬟塞给他做侍妾那算什么,好与不好都会影响夫妻感情。
她现在唯一要做的事是准备见面礼。
皇宫里的皇子公主们都是年纪比太子小的,她进门后作为长嫂,是要给他们准备见面礼的。
见面礼不仅要看起来比较贵重,还要符合他们每个人的喜好与身份,挑起来颇费心思与时间。
公主们倒是好办,无外乎就是喜欢一些精致的首饰,至于三阿哥、五阿哥和六阿哥的喜好她倒真不知晓,她打算写一封信问问太子再做决定。
宫里的弘晖很快便收到了富察琅嬅的信,他还以为富察琅嬅写信给他是因为得知了婚期,心情激动,所以跟他分享即将成婚的喜悦呢!
他打开信,只见信上首先是问安,随后便是直言道需要为皇宫里的皇子公主们准备见面礼,不知皇子的喜好如何,可有什么偏好的东西。
他没想到富察琅嬅特地写信来,只是询问他几个弟弟的喜好,在欣慰富察琅嬅如此细心的同时,他一时也有些失落。
他想到几个厌恶读书的弟弟,顿时笑了起来,富察家世代积累,藏书想必很多,不如就让琅嬅直接送三弟四弟五弟每人一本藏书好了,想必他们会高兴的,
弘晖立即提笔写信,提到他的几位弟弟都是读书人,送些古籍便好。
他刚写完信,放在一旁想晾干墨水,没想到弘时弘昼跟弘晏三人便进门了。
他当即便拿了一张白纸盖在上面,
弘昼眼尖,好奇地凑上前,“大哥,你在藏什么呢?可是有什么好玩的物什?快给我瞧瞧!”
弘晖笑着轻敲他的脑袋,“没什么,不过是一封信罢了,怎么你想看?”
弘宴眼睛一亮,“可是未来大嫂写来的?”
弘晖无奈地点点头。
弘时憨厚地笑道:“大哥,恭喜你呀,我们听闻皇阿玛已经为你定了婚期,下个月便是你成婚的好日子了,特意来祝贺你呢。”
弘昼嬉皮笑脸地附和道:“对呀对呀,大哥,恭贺你,到时候我跟六弟也有一天假期呢,能好好地玩上一天!”
“大哥,恭喜你呀!”弘晏也笑得眉眼弯弯。
他们两人看起来似乎比弘晖这个要当新郎官的还要开心。
弘晖拍了拍两人的额头,一脸严肃地说道:“怎么净想着玩呢,可熟读四书五经了吗?”
两人当即苦着脸,像霜打的茄子一般,连连摇头,“没……”
弘晏见弘晖没有责备他们的意思,便大着胆子,道:“大哥,你也知道,我不喜欢读书,只喜欢舞刀弄枪,以后要当大将军的!”
弘晖皱了皱眉头,看着弘晏,认真地说:“大将军也是熟读兵法,懂权谋之术的,六弟你就连《孙子兵法》都没能熟读,如何能当大将军。”
“啊?真的要熟读兵法才能当大将军吗?”弘晏嘴巴张得大大的,有些挫败,他还以为他练好了骑射武功就能当大将军了,没想到还要读书。
“当然,不然你去问问你舅舅跟你表哥,看看他们以前有没有读书,有没有熟读兵法。”弘晖的语气坚定而不容置疑。
弘晏顿时泄了气,肩膀耷拉下来,无精打采地说道:“好吧!”
弘昼:“那大哥,我长大后就想游山玩水,上别的国家去看看,难不成也要读书吗?”
弘晖点了点头头,“游历他国,不通文墨不懂当地风俗民情,怕是寸步难行,你若真想四处游历,更要饱读诗书才行。”
弘昼撇了撇嘴,小声嘟囔着:“读书好无趣。”
弘时在一旁劝道:“五弟,大哥说得没错,咱们皇家子弟,多读些书总是有益处的。我就是看了记载了鲁班术的书,现在已经懂了许多东西了。”
弘晖见弘昼跟一副大受打击的样子,也有些无奈,“好了,大哥也不是非逼着你们读书,不过既然你们都有自己的志向,便要努力才行。”
两人点点头,又充满了斗志,不就是多读书嘛,有什么难的。
待几人离开后,弘晖想了想,把信拿出来,添了几句,写明了三人喜欢什么样的书。
富察琅嬅收到回信后,按照弘晖所说,特意去找了三本不同的古籍,一本记载鲁班术的,一本游记,一本兵法,也算是投其所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