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翰林骑着驴,颠颠儿地一路抱着食盒。
到家后直接把驴扔给自家儿子,抱着食盒就去找自家老婆子了。
“诶?爹!……跑得真快啊~”
陈家大老爷挠了挠头,将家里的宝贝毛驴牵到后院牲口棚,顺便喂了两把豆子。
回到二进院主屋的陈大人放下食盒就关上了房门,利落地不像年近六十的老者。
“老婆子,快来!”
“怎么了老头子,什么东西这么宝贝?”
陈老夫人看了一眼家里有些掉漆的八仙桌,上面摆着一个眼熟的食盒。
“嗨~我还当是什么,不就是几盘好吃些的点心吗?待会儿给大宝送去。”
陈大人也不卖关子,直接打开食盒,将第一层的两盘点心拿出来。
“呦,是鲜花饼,这个好这个好。就两盘?下面这层呢?”
陈大人直接打开第二层,第二层当然没有点心,将朴素无华的荷包拿出来时,陈大人才觉出不对。
这是银子?这么重!
“什么呀?怎么还有个荷包?”
荷包的抽口被打开,一片黄灿灿,差点儿闪瞎了老夫妇的双眼。
“金子!怎么会有这么多金子!?老头子,你,你干什么去了!怎么会有这么多钱!”
陈老夫人差点儿没绷住晕过去,这得是多少钱啊,百两黄金?那岂不是价值千两白银!
就算是几十两黄金,那也是好几百两银子啊!
陈大人自己也有些懵,怪不得,怪不得食盒会那么重,他还以为是盘子加上荷包才那么重的。
原来荷包里竟不是银子,而是更加贵重十倍的金子!
这个蒋大人,不!蒋财神!可真是名副其实的散财童子啊!
“老婆子莫怕莫怕,这不是什么不义之财,是翰林院的同僚托我办点儿事,这是谢礼。”
“办什么天大的事啊?要不要命?给这么多谢礼,怕不是有危险!”
陈老夫人担心这是买命钱,翰林一年的俸禄才多少啊,这些钱抵得上好几年的俸禄了!
“不是什么大事,也没有什么危险,只不过人家看重我在翰林院的老资历,你可别忘了,我这官儿虽小,可确实唯一一个跨了两朝,还安坐翰林院的人。
连改朝换代都经历过了,还有什么可怕的?这些年让你们娘儿几个跟着我过得清贫,也是多有对不住。
唉,想开了,从前是没机会,如今好不容易身上有能被人利用的价值,真是做梦都要笑醒啊。
有价值就能转化成价码,有价码就能换成真金白银。你看看,这些年你可添过一件新首饰?
还有两个儿媳,穿的衣料子哪里像是官眷?都不如那些走街串巷的商人妇体面啊。”
“好啦,老爷,不要把什么都怪到自己的头上,儿媳们穿的不好,那是她们自己的相公没本事。
老大老二他们中了举之后就再无寸进,唉,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大宝二宝身上了。
如今看着大宝也不是个读书的料子,以后说不准顶天考个秀才。
二宝年纪小又看不出什么,咱们呀就过好眼下的日子就行了。别想那么多,自己累。”
陈老夫人宽慰着自家老伴儿,这才想起桌子上还躺着巨款呢,也不能一直关着门窗啊。
“老爷,这是多少啊?!”
“看着得有百两,老婆子,你收起来,日常花用就还用家里的碎银,财不露白,低调为上。”
陈老夫人点头,将自己存钱的箱子从床底下拽出来,现在多了这么多金子,她觉得这个藏钱的地方有些不保险了。
可屋子本就不大,可以说是一目了然,这还是赁来的屋子,也不能改造掏个洞什么的藏钱。
“老爷,你这意外之财,是只此一次还是以后还会有?”
陈大人有些不明白老婆子的意思,“这可能还会有,也可能是一锤子买卖。”
陈老夫人点点头,“那这钱就先攒着,几千两就能买个偏僻点儿的小院儿,有了自己的房子,还能省出租金来。”
陈大人也觉得自家老伴儿说的有理,那就攒着不花,看看以后有没有机会买个属于自家的宅子,哪怕偏一点,小一点,破旧一点。
“成,听你的!攒着,我努努力,尽量让你我有生之年搬家!”
老两口捣鼓了半天,终于把钱藏好了。
晚饭后,大宝也吃到了那两盘点心。
陈家家里的盘子都是小小的,同一个款式,仔细看,和点心的盘子是同款。
不得不说,陈大人真是会过得很,一点儿东西都不肯浪费。
“老大,这个空食盒你拿去,还找那家卖了,别让他压价,你看看这做工,这雕花,哪里是一般的货?
这么精致,给他二两银子真是太便宜了,再低是万不能卖了啊,卖了钱就去给大宝买些笔墨。
这孩子最近的功课退步明显,你这个当爹的应当负主要责任,怎么一个举人老爷,连蒙童都交不了吗?
还要你爹我花银子去外面请夫子不成?我丢不起那个人,也花不起那个银子!”
刚撂下筷子就被数落了一通的陈老大也是不敢说一个不字,只点头应是。
陈老大也是三十多岁奔四的人了,大宝才六岁,也算是老来得子,平时就有些宠着。
大女儿已经出嫁了,二女儿加上陈大夫人,三人平时一起宠这一个宝贝疙瘩。
陈家虽然没什么下人,但陈大宝过得真是少爷生活。
陈家老二也有二女一儿,大女儿刚定亲,二女儿也十岁了,最小的儿子陈二宝今年还不会说话,是个在襁褓中的婴孩儿。
也难怪陈大人说二宝如今还看不出资质了,毕竟再早也得三岁才能开蒙。
现在陈家的收入来源大头儿是陈大人,还有两个儿媳和三个未出嫁孙女偶尔做绣品补贴。
陈大老爷和陈二老爷舍不下面子,不然在店里当个掌柜账房也是能多分收入贴补家用的。
可这二人好面子,就这么一直上啃老下啃小,靠老爹和女儿养。
陈大人越发觉得自己老婆子的决定对,不让他们知道家里有大笔的银子是对的。
不然这两个混吃等死的指不定要闹出什么,还是这么穷着过吧,免得让人注意到自家的变化。
偶尔有小蒋大人的点心(食盒)补贴,家里也不至于揭不开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