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考场失意,赌场得意
蒋文海自然也赏了蒋家报信的下人,倒是没有哭出来,不过也感慨万千。
自己亲弟弟还没落定,他便不好表现得太过欢喜。
蒋文翰见自家大哥如此,倒是不在意的拍了拍对方,“大哥,恭喜!皇天不负苦心人!”
“是,二弟,你比我学问更好,说不定一会儿报喜的就到了,我们安心等。”
蒋文翰笑笑,并不多见焦急,他觉得自家大哥能考上就很不错了,哪能奢求蒋家中那么多人。
此次参考生员几千人,最后只取中三百人,竞争太过激烈了,全国的人才都汇聚京城,他没有自家大哥那么乐观。
自家中了一人,也算没有白来京城一趟,以后大哥很可能就留京和父亲一处了,自己则是可以回到兴和府继续苦读。
茶楼大厅已经陆陆续续有了几拨报喜的差役,看时辰应该是排名比较靠后的。
蒋林想着,自己不是垫底的,不错。但同时也为族弟们着急。
蒋宴蒋昊乡试排名不算高,两人也没有抱太大的期望,这次就想来积攒些经验。
族叔们也很多考了多次的,就算是叔祖父蒋长青也不是一次就中了的。
所以,两人心态还算平和,中了就当捡着了,没中就回去再努力三年,反正他们还年轻得很呢~
蒋长庚和蒋长丰面上不见焦急,依旧很淡定的喝茶吃点心,但是微微抖动的手出卖了他们。
到了知天命之前还能和年轻人们一起拼一回,他们觉得已经没什么遗憾。
只不过,希望和梦想这个东西还是要有的,万一就实现了呢?
蒋家的进士牌坊一共就五座,再填上五座他们也不嫌多。
蒋家看榜的小厮陆陆续续回来了,也将蒋小七中了亚元的消息带回来。
“亚元?!怎么只是亚元?!明斐前面已经连中四元了,怎么偏偏就给个亚元!会元是谁?”
蒋文海有些可惜也有些不忿,怎么就不是会元呢?
如果是会元,那殿试只要不写成屎,绝对会给状元的名头,可惜,真是可惜!
“会元是刘家的公子,刘鹏。”
刘家的?难道是……
蒋文海闭嘴,这话就不好说出来了,如果真是丞相家的这个刘,自己还真不好摆立场。
毕竟自己母亲刘玉环就是刘家出来的小姐,虽说是庶出,可是也在主支上的。
自己向着蒋家是没错,可也实在不能说出什么刘家公子的不好来。
蒋文翰的情商还不如蒋文海,此时也是快把脸都憋红了,上不来下不去的。
蒋小七当然看出了蒋文海和将文翰两人的纠结,也猜到这个会元大概率就是刘丞相家的小辈。
这也验证了自己之前的猜想,还好,在茶楼的赌局压了自己中第二名会元。
这也算是考场失意,赌场得意吧~至少赔率不低,自己的一万两,马上要翻几倍了,嘿嘿~
这就跟捡来的没区别,可以在京城再买一座宅子了。
如果这次蒋家榜上有名的人数多,到了殿试,基本就都预定了进士身份,最次也是个同进士。
留京的可以暂时住在一个大宅子里,可以少收一点租金。
毕竟要是一直白住,蒋家人也会抹不开面子。
当然,蒋文海和蒋文翰两位族叔是不需要的,毕竟蒋长青在京城有宅子,那是刘氏的陪嫁,到时候一家人肯定是要住在一起的。
蒋小七脑子里过了一遍拿了赌赢的钱怎么安排,思绪回笼的时候,就见蒋家的几个高大护院也回来了。
这回终于把榜看全了,不再是一个个的往外蹦,让人等得心焦。
这还是李墨的功劳,他轻功最好,寻了个空隙就跃到最前面了,几个护院都在后面围着,防着别人再将李墨挤开。
除了最初的蒋林和蒋文海、蒋小七,剩下的蒋文翰,蒋长庚,蒋长丰,蒋宴也都榜上有名。
七个蒋家人,再加上一个王珏,他们这一行十二人中,一共八人考中。
年纪只比蒋小七大两岁多的蒋昊和另外三个三十几岁的蒋家族叔落榜,只不过简短的失落过后,几人便释然了。
十二中八,全天下的家族也没有他们这个中率吧?知足了。
什么是宗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就像现在,若是没有进京后几个月在蒋家一同研习学问,他们中能考中两个就不错了。
同样的,族人有了好前程,他们也与有荣焉,一个家族,总是会互相提携的,家族里做官的人肯定是越多越好。
蒋小七让管家给大家发红封辛苦费,让大家都多做几身衣服几双鞋。
他可是看见了,好几个小厮护院都是光着脚上楼的,怪不得刚才听楼梯的声音闷闷的。
虽然已经知道了结果,大家还是没有着急走,这要是和报喜的差役走岔了怎么办?
当时留的都是茶楼的地址,反正也等了许久,不差报喜这一会儿。
果然,随着“噔噔噔”的声音传来,铜锣紧跟着敲响。
“tUANG!”
“贺,兴和府蒋宴蒋老爷得中会试第二百七十八名!”
这个名次不算高,到了殿试很可能就是个同进士出身,可是蒋宴还是欢欢喜喜接了喜报,给了差役们赏钱。
差役们业务很熟练,好听的话成批成批的往外批发。
“贺!兴和府蒋林蒋老爷得中会试第二百三十二名!”
在蒋宴蒋林之后,就是唯一的“外人”王珏,二百三十名,竟然比蒋林的名次还要高。
蒋小七不由暗赞,那么倒霉拿到一张脏污试卷,还能逆风翻盘,了不得,了不得~
蒋文海蒋文翰兄弟俩的名次挨得也很近,分别是一百七十八和一百九十六。
除了蒋小七,蒋长庚的名次最高,九十九名,蒋长丰一百零八名。
蒋小七觉得,殿试一过,自家那几座进士牌坊是添定了的。
终于等到蒋小七也接了喜报,大家才浩浩荡荡回了蒋宅。
蒋宅一众人早就准备好了铜钱,一点儿不心疼的往外抛。街坊四邻得知这家中了八个,疯了一样的抢铜钱。
不是贪图那几文钱,毕竟住在这附近的都小有家资,要么就是读书人家,邻居们就为了讨个吉利,让自家读书人也有出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