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虞送走晏屿,就抱着几个卷轴去了工部。
战事紧急,顾将军接收皇上硬分的人马,带着据户部、兵部说的能拿出来的所有辎重,就先出发了。
沈虞想着她一不懂打仗,二不通功夫,这会儿跟过去也没什么用,还不如先搞点有用的东西再带过去,把后勤搞好。
她手里的这些东西原本应该去找兵部的,但工部毕竟熟悉一些,六部虽然有明确的职责划分但也不是完全划得一清二楚,有些东西本就是需要相互配合的。
工部尚书看到沈虞画的那几个武器的图纸,在看到陈婆子打开她拎进来的那两个箱子,一言不发,拿起来就是一通演示,直接被震麻了。
半晌才开口:“郡主手中,当真没有那种能引发大爆炸的武器?”
这个世界,已经有火药这种东西了,但如今的火药并没有被广泛应用,只是用来做烟花和鞭炮。
所以,他们是有爆炸这个概念的,却无法想象是什么样的东西能够搞出那么大的动静。
要知道,沈虞那院子的爆炸,动静大得京郊的百姓都听到了。
沈虞笑着道:“需要的话,就可以有,若是不需要,就没有。”
“无论什么东西,被需要,才有用,若不然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大人您说对吧!”
工部尚书沉默了一瞬,方才开口:“你想让工部背着人帮忙制造这些东西?”
这些东西要批量生产,他即便是工部尚书,只怕也难以承担。
“也不算完全背着人,我已经跟皇上通过气了,皇上说了,他会封齐大小姐为贵妃娘娘,让她执掌后宫,在没有皇后之前她会一直是宫里身份最尊贵的女子。”
“若是齐大小姐生了皇子,他便封齐大小姐为后。”
沈虞也是昨天下午才知道,皇上宣了许多女子进宫。
当她知道那些人里头有齐大小姐过后,便百忙之中抽时间去了一趟齐府,问了问齐大小姐是如何想的。
她若是不想进宫,她可以帮忙。
但齐大小姐却说她愿意进宫。
她没有喜欢的男子。
过去,齐尚书在她心里的形象是完美的,她一直都想着找一个如齐尚书这般情深意重,为父通达的男子为夫。
可在跟沈虞接触后,在齐秀秀的身份被暴露出来后,她发现过去在她眼里完美的父亲,或许也不是一个合格的夫君,甚至都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
当然,站在她的角度,齐尚书当父亲是合格的,只是站在齐秀秀母女二人的立场来说,这个父亲就不是个东西。
甚至是她们灾难的源头。
她对婚姻丧失了兴趣,也丧失了希望。
皇上点名让她进宫,齐尚书本来是准备直接辞官,带她离开京城的,但她阻拦了,她不想因为自己就断了齐家的前程和根基。
况且沈虞已经给她提供了很多机会,她不能什么都依靠沈虞。
她想着,不破不立,干脆就去走一条从未想过的路好了。
她已经决定了,沈虞便没有再说什么,只是晚上回皇上的话的时候,为她争取了一个皇上愿意拿出来的,最高的位置。
贵太妃如今被软禁了,齐大小姐进了后宫,若是要掌权,会比之前的皇后容易。
齐尚书一怔,沈虞和晏屿,竟没有夺取那个位置的野心吗?
他在心头唾弃自己,心到底还是太脏了。
旋即正了正容色,对着沈虞行了一个大礼:“本官,定不负郡主所托。”
沈虞虚虚托了托他的手,倒是没有避开这个礼,这个礼她受得起。
齐尚书顺势站直身体,而后再次一礼:“多谢郡主为小女谋划,君儿和秀秀,能识得郡主,是她们之幸。”
沈虞从工部离开,转而又去了兵部。
她给工部的,全是精巧和杀伤力十足的冷兵器,但给兵部的就是小有杀伤力的火器了。
兵部尚书见到她很是热情,当即就要从她手中将图纸接过去,但沈虞却是麻溜地把图纸收了起来,问:“兵部能给我多少?”
她的东西,可不是白给。
兵部尚书开始打太极:“瞧郡主您说的,兵部的老底都已经被顾将军和世子他们带走了,哪里还能拿出其他东西啊!”
“这些图纸您先给我,等春天收了税,户部给了钱,咱们就会把这些东西造出来,届时肯定第一时间把东西送往北边。”
沈虞心头嗤笑,等他们送往北边,只怕仗都打半年了。
“我也能理解您的难处,也相信您的话,自然不会与你为难,所以这样吧……您直接把兵部下属兵器司的人全部都给我,我直接带着他们一起去北边。”
“户部没钱,我有钱啊,我把人带去北边我们还可以一边打一边造,如此也免了中途运输产生的费用,以及发生什么运输不及时这样的荒唐事。”
兵部尚书牙齿一痛,好一个顺懿郡主,竟然打的是这样的心思。
他尴尬一笑:“郡主,这样的大事,本官也做不了主啊!”
沈虞微微一笑:“我懂。”
“所以……您瞧瞧这是个啥?”
她从袖子里掏出一道明黄的圣旨。
皇上虽然无用,但可以写圣旨,而这圣旨又偏偏是无人敢明晃晃违逆之物。
兵部尚书抖了抖袖子:“所以,郡主一开始就没想过把这些图纸给老夫。”
沈虞摆了摆手:“哪能说这种见外的话,我们还一起合作开了水泥工坊呢,你是知道的我这人向来是能笑着解决问题就笑着解决,逼不得已才会……哎……”
兵部尚书黑着一张脸:“那郡主随我去带人吧!”
他信沈虞的话,才是傻。
虽然他们现在跟沈虞有合作,但一些小利还不足以让他枉顾摄政王的意思。
兵部尚书带着沈虞到了兵器司,就看到兵器司的人都在摸鱼,兵部尚书脸上闪过一些怒意。
冷声将圣旨的事情说完,才补充道:“此去北边,路途遥远且危险重重,本官也不是那种不近人情之人。”
“若是你们有谁不愿意去的,本官便允了你们辞官回家。”
众人一看兵部尚书那脸色,知道让他们辞官是托词,不让他们跟着沈虞走才是真,纷纷说出各种借口,表示不要跟着沈虞去北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