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打仗,肯定那是劳心劳力的,怎么可能长命百岁的吗?
这根本就不现实的。
朱棣沉默了,打仗确实是很耗他的精力的。
“明将亡于谁?”
朱棣深吸了一口气,问出了他最关心的问题。
“亡于历史,而不是亡在某个人的手里,历史的车轮滚滚往前。”
韩辰说道。
“出了昏君吗?”
朱棣皱眉,他认为,要亡,肯定是出了昏君的原因,几乎,很多亡国之君都很昏聩的。
以后自己的子孙,要是出现了昏君,也不是不可能的一件事情的。
“不是昏君。”
韩辰摇了摇头,大明朝的皇帝,虽说有些不务正业的,但总体来看,还真没有那种昏聩到无以复加的,就算是亡国之君崇祯,也不算是一个太过昏聩的人。
只是大势所趋而已,积重难返了,他没有办法了而已罢了,最后上吊,也算是死了个壮烈,给大明画上了一个还算体面的结局。
“不是昏君,也能亡国。”
朱棣皱眉。
“内忧外患,大势所趋,实在是无法避免,这其中,也有天灾的原因。”
韩辰说道。
“就算有天灾,但是,有那种高产作物,也不至于饿死人吧!”
朱棣说道。
“历朝历代,从来就没有那个王朝,可以解决饥饿的问题的,都是看老天爷的脸色活着,因此,就算是有哪些高产作物,也解决不了饥饿。”
韩辰摇了摇头,这其中,有进入小冰河时期的影响,导致粮食减产也是一方面原因。
反正,这灭亡的原因,其实还是挺奇怪的。
“先生真是当世奇人啊!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千秋万代吗?难道都逃不过这个轮回,我却是不信。”
朱棣皱眉。
“每一代君主都这么认为,要说办法吗?倒也不是没有,不过难以实行的。”
韩辰笑了笑。
“什么办法?”
朱棣皱着眉头。
“这个办法吗?那就是放弃皇权,也就是皇帝只是作为一个象征意义存在,具体办事,由大臣负责,皇帝不管任何事情,大臣也不由皇帝任命,而是由他人推选,任命有限期,到了规定的时间,就要替换。”
韩辰一本正经的说道。
“可是,放弃皇权,皇帝就跟死了没有什么区别,没有哪个皇帝愿意这么做的。”
韩辰继续说道。
朱棣深感震惊,还能有这种操作,那这天下,还是他们老朱家的天下吗?这么做肯定不行的,他可无法接受。
不过,他已经习惯了韩辰的另类想法。
“先生,你这话,可就有点过于危言耸听了啊!这根本就不现实。”
朱棣说道。
“的确是不现实,我也只是实话实说而已。”
韩辰摇了摇头。
要进行君主立宪,那是很难的,是要流血的,不是大势所趋的话,那个君主会这么做,这岂不是等于自绝吗?
这历史不会超前的。
“以后这种话,就不用说了,一切自有天命。”
朱棣淡淡的说道。
韩辰点了点头,他其实也不想说这些话的,不过,人家又要问,他也就只好实话实说的了。
“太子能够活多久啊!这小子从小就多病。”
朱棣接着又询问了一个他关心的问题。
这个问题,韩辰可就不好回答了,他不能说,朱高炽还没有登基一年就死了,这种短命鬼,皇帝那可不会接受的。
要是这样说,朱高炽的位置可就危险了。
“能活到五十多岁吧!”
韩辰回答,他也没有把寿数说得太高了,这样的话,那是可以增加不少信服度的。
“他能活到五十多岁啊!我一直都以为,他活不过我的。”
朱棣诧异。
韩辰也知道,朱棣的心目中,肯定有对太子存疑,主要是朱高炽的身体不行,不像是汉王那样强健。
“差不多吧!他虽说身体不是很好,但细心调养,也能延长寿命。”
韩辰说道。
“这样我就放心了,先生,不瞒你说,我是挺担心他早亡的,实际上,汉王更加适合,也更像我。”
朱棣其实那是最为欣赏汉王的。
“可惜了,他并不是嫡长子。”
韩辰耸了耸肩。
这可是一个问题所在,不是嫡长子,想要继承皇位,那就只有嫡长子犯了大错,或者是死了。
“是啊!只可惜他是老二,不是老大,否则的话,这个位置就是他来坐得。”
朱棣叹息了一声。
“自古以来,废长立幼都是取乱之道,恕我直言,汉王能打仗,但是治理朝政,恐怕是要差点,这当皇帝,会不会打仗,其实不重要的。”
韩辰说道。
像是朱棣这种向来御驾亲征的皇帝,着实也是非常少见的就是了。
皇帝就应该坐镇在皇宫之中,打仗,不是皇帝的事情。
朱棣能打,又喜欢打仗,才经常御驾亲征。
“先生说得有道理,既然先生已经复明,那么就应该做点实事了,六部尚书,先生喜欢哪一个,尽管提出来,朕给你任命。”
朱棣要给韩辰找点事情来做。
“我没有那个能力,恐怕会把事情搞砸,这样就挺好的了,我不会管事。”
韩辰断然拒绝。
他可不知道,朱棣是不是在试探他的,这事真心实意的呢,还是想要看一看他有没有野心,那就不清楚了,这不得不防。
他不管事的话,总不会认为他有野心的吧!
伴君如伴虎,韩辰是知道的,皇帝那是一种喜怒无常的生物的,这是很显然的事情的。
“先生说笑了,以你的才智,办什么事情都可以,不过,既然先生不愿意,那我就不强求了。”
朱棣说道。
一听这话,韩辰就明白,大概率就是试探他了。
不过,他应该是很安全的,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他没有儿子,不会有什么私心的。
这种性质,跟太监差不多。
“对了,那个教坊司,我建议取缔掉。”
韩辰忽然想起了教坊司,这只有朱棣能够取缔。
“教坊司?先生何出此言啊?”
朱棣诧异,这教坊司,跟韩辰有什么关系。
“主要是影响不好,那教坊司,跟青楼都没有什么区别了,陛下你见过哪个皇帝会自己开青楼的吗?取消教坊司,可是一个历史的功绩,史书上会浓墨重彩的。”
韩辰一本正经的说道。
朱棣不是好大喜功吗!他肯定看重历史功绩的。
韩辰这么一说,朱棣就脸色一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