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时期,在汴京城的一条繁华街道上,有一座富丽堂皇、美轮美奂的府邸,乃是富商李员外的家宅。
然而,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如恶魔般席卷而来,一夜之间,这原本气派非凡的府邸竟被烧得面目全非,残垣断壁间冒着缕缕黑烟,李员外一家也生死未卜。
包公得知此事后,心急如焚,立刻带着公孙策、展昭、王朝马汉张龙赵虎等人风风火火地赶赴现场。
到达李府,只见昔日的辉煌已化为一片焦黑的废墟,断壁残垣在风中摇摇欲坠,焦黑的木梁和破碎的砖瓦散落一地,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烟火味和令人心碎的悲凉气息。包公眉头紧锁,目光犀利地仔细观察着四周,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之处。
“大人,这火势如此之大,如此凶猛,想必其中定有不简单的内情呐。”公孙策轻摇着手中的扇子,面色凝重地说道。
包公微微点头,神色严肃,“展昭,你速速去询问一下周边的百姓,昨夜可曾听到或看到什么异常。”
展昭领命而去,身形如燕,片刻之后便返回禀报:“大人,周边百姓说昨夜火势起得极为突然,且凶猛异常,仿佛是有人故意纵火,瞬间便吞噬了整个府邸。”
这时,一个仆人模样的人满脸泪痕,跌跌撞撞地跑过来,“包大人,一定要为我家老爷做主啊!我家老爷一生行善,从未作恶,怎会遭此劫难!”
包公目光温和地看着他,问道:“昨夜究竟发生了何事?你细细说来。”
仆人抽抽搭搭地哭诉道:“小的也不清楚啊,只知道老爷最近在生意上得罪了一些人。那些人对老爷心怀怨恨,小的担心是他们下的毒手。”
“哦?是哪些人?”包公追问道,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决心。
仆人思索片刻,努力回忆着说道:“好像是王老板和赵掌柜,他们与老爷因为一批珍贵的货物起了激烈的争执,闹得很不愉快。”
包公听后,当机立断,命人将王老板和赵掌柜带来。
不多时,王老板被带了上来,他身材肥胖,满脸横肉,眼神中透着一丝狡黠。一见到包公,他便扯开嗓子喊冤:“包大人,小人冤枉啊,昨夜小人一直在家中,与妻儿老小共处,未曾出门半步啊。”
紧接着,赵掌柜也被带到堂前,他一副精明相,拱手作揖说道:“包大人,小的与李员外虽有生意上的争执,但小的断不会做出这等伤天害理、丧尽天良之事啊。”
包公目光如电,审视着二人,威严地说道:“你们二人都有作案的嫌疑,待本官慢慢调查,若有半句假话,定不轻饶!”
随后,包公再次仔仔细细地勘查现场,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在一片废墟之中,包公发现了一个奇怪的脚印,脚印深陷在灰烬之中,形状和大小都与常人不同。公孙策蹲下身子,仔细研究,眉头紧皱,“大人,这脚印似乎不是寻常人的,看这尺寸和形状,倒像是习武之人的。”
正在此时,王朝急匆匆来报,“大人,在李府的后巷发现了一桶未烧尽的火油,周围还有一些可疑的痕迹。”
包公心中已有了几分猜测,立刻升堂审问。
公堂之上,气氛紧张压抑。“王老板,赵掌柜,若再不从实招来,休怪本府大刑伺候!”包公怒拍惊堂木,声如洪钟。
王老板吓得浑身一颤,脸色苍白如纸,豆大的汗珠从额头滚落,“大人,小人……小人说实话,是赵掌柜指使我干的,他说事成之后给我一大笔钱,让我放火烧了李府。小人一时财迷心窍,才犯下这大错啊!”
赵掌柜闻言,气得暴跳如雷,破口大骂道:“你这无耻小人,竟敢诬陷我!我赵某人行得正坐得端,岂会做出这等恶事!”
包公大声喝道:“都给我住口!真相已然大白,赵掌柜因生意纠纷怀恨在心,指使王老板纵火,妄图毁了李府,此等恶行天理难容!”
“来人呐,将赵掌柜和王老板打入大牢,择日狗头铡伺候!”包公大声宣判,声音坚定有力,响彻公堂。
《包公奇案之神秘纵火案(续)》
包公将赵掌柜和王老板打入大牢之后,本以为此案就此了结,然而,事情却又起了波折。
一日,展昭匆匆来报:“大人,狱中传来消息,那王老板突然暴毙身亡。”
包公眉头一皱,道:“速速去查!”
展昭领命而去,不多时便回来禀报:“大人,王老板似乎是中毒而亡,但狱中并未发现有毒物的踪迹。”
包公沉思片刻,道:“此事蹊跷,定有隐情。”
此时,公孙策说道:“大人,莫不是赵掌柜在狱中还有同党,为防罪行败露,杀人灭口?”
包公微微点头,道:“不无可能。展昭,你再去狱中仔细盘查,看是否能找到蛛丝马迹。”
展昭再次前往狱中,经过一番细致的调查,终于在王老板的牢房角落发现了一块刻有特殊符号的玉佩。
展昭将玉佩带回给包公,包公端详着玉佩,说道:“这玉佩绝非王老板之物,定是凶手留下的。”
公孙策道:“大人,或许我们可以从这玉佩入手,追查其来历。”
于是,包公命人拿着玉佩在城中各处打听。终于,有一老者认出了这玉佩,道:“这玉佩乃是城中一恶霸所有,此人平日里为非作歹,与赵掌柜似乎有些交情。”
包公闻言,立刻命人将那恶霸捉拿归案。
公堂之上,恶霸一开始还百般抵赖,但在包公的威严审讯下,终于承认是受赵掌柜指使,在狱中杀害王老板。
包公怒喝道:“你这恶徒,助纣为虐,罪不可赦!来人呐,与赵掌柜一同,狗头铡伺候!”
随着铡刀落下,这一作恶多端的团伙终于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堂下百姓纷纷称赞包公英明果断,正义得以伸张,汴京城又恢复了往日的安宁与祥和。然而,包公深知,要想让汴京真正长治久安,还需加强治理,整顿风气。
(未完待续,请看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