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辽一神色微动,看向波光粼粼的水面,询问道:“这条矿脉,品质如何,值不值得,组织人手,大规模开采...”
“品质很高,这是迄今为止,我等勘测到底,最高品质的金矿了...”
张衡看着阳光下,金闪闪的流沙河,一脸振奋道:“一碗黄沙,半两金,这流沙的含金量,至少在三分以上...”
“一个成年矿工,每日采金量,可达七八两,一年不休可采两千四百余两...”
“以辽东大勘探司,六百员旷工来算,若整条河都有如此高大含金量,一年的黄金产量,至少可达一百二十万两...”
“这!”一旁的郭威不由自主的咽了咽口水道:“这哪里是沙,分明是一条贯穿了辽北郡,的黄金之河,财富之河...”
“有了这等泼天富贵,充作军资,何愁辽东不平,诸胡不靖...”
一百二十万两是什么概念,按照大夏官方,金银铜钱,一比十的兑换率。
而上个季度各州郡汇总的税收,也不过八千万钱,换算成黄金,也不过是八万两...
而现在,一条黄金之河,就在他们眼前,这如何不让他们兴奋与激动...
“将军!”魏豹擦了擦嘴角口水,低声问道:“怎么处理?是报备给晋阳,还是直接划到州府名册上?”
这毕竟是一条,年产量至少一百万两的黄金河,是属于大大夏朝廷的重要资产。
大夏如今虽然改制,并逐步放宽,对官山海的管制...
但对于某些及其重要的战略资源,并不能一步到位,更不会放任不管...
张辽看着脚下,金灿灿的流沙河,沉吟片刻道:“黄金之路,非为独利,是国主制定金银本位的核心,亦是国朝疆土永固的保障...”
“上报给晋阳吧,毕竟毕竟这些东西,只有在朝廷手中,才能发挥最大的价值...”
“这...确实是最好的选择...”
郭威闻言,叹了口气道:“以辽州当前的人口,确实不足以支撑,咱们搞这么多大工程...”
“没错,留给朝廷组织人手开采,不但能将这些黄金迅速变现,还能从中原地区迁徙一批青壮劳力,充实一下咱们辽州地界的人口...”
魏豹张巡等人,闻言相继点头,对于张辽等决定,百分之百支持。
因为现在的辽州,地大物博,物产丰富,什么都好,但就是人烟少了点...
此前他们,已经在中江平原地区,发现了十几座大型露天金铁矿。
其中筹备开采冶炼,等一套套组织下来,已经抽干了辽州府内的人力物力...
甚至三番五次的,向朝廷求助,希望能够从青州徐州,乃至冀州地区,再调一批劳力过来。
可惜现阶段,诸夏各部都在搞开发,搞开拓,朝廷的人力配额有限,竞争激烈...
这个时候,哪怕一条黄金大道铺在眼前,他们目前也只能干看着...
当前阶段,制约辽州发展的,已经不再是资源问题,而是人口问题,而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
与其将黄金放在河里发霉,还不如与朝廷合作,弄个双赢来的更有利处...
毕竟朝廷出钱出人出力,支援各路诸侯,向外开荒拓殖,可不只是单方面的输出。
诸夏各大将军府,和州侯领地内,勘探出的金银铜铁,等战略性的矿产资源,一般有两种管理方案...
第一种是上报晋阳,由工部出钱出力,招募青壮,组织术士,前往勘探开采...
所得产出,朝廷抽七成,地方留三成,用作领地内的财政与建设...
第二种则是,地方上自己采购设备,招募人手,聘请工院术师,指导开发...
但同时,也要上税,朝廷抽三成,地方得七成,留作州府自用...
还有一种,就是目前正在河套阴山地区,试点的联产承包责任制...
由各大实力雄厚的宗族豪强,乃至各大行商,共同出资,从地方州府手中,买下十年期的开采权...
在这个过程中,朝廷不但要抽一成的交易税,矿脉后续所得产出,朝廷同样要抽三成的税...
很显然,朝廷派遣工院术士,前往各方诸侯领地内,勘探山脉,测量地理,并非是单纯的,给予支援那么简单...
更重要的,还是想将治下山川地利,金铁矿脉,物尽其用,发挥到极致...
套用李信的话来说,那就是山海资源,就该物尽其用,造福广大人民群众...
与其放在地里生锈,埋在土里吃灰,还不如在人手中流通,更有价值...
而且,朝廷在开采这些地方资源的同时,也会给当地带来,大量的青壮劳动力,和人口。
这是相当于,变相的移民充边,弥补像张辽这样,治下地盘广沃,但人口不足的缺点...
如此,朝廷得到了产出,收取了税赋,加快了工坊建设,和金银铜钱,在民间流通的进程...
地方将军府和分封的各部诸侯,则享受到了,疆域开拓的资源红利,人口红利,税收红利等...
中原地区的百姓,得到了除了种地之外,另一条谋生的机会,人生又多了一项选择,多了一条路,还能摆脱田赋农税,乃至徭役之苦...
可以说,晋阳内阁,当初在制定开边垦殖,和释放山海地利的策略时,就已经想到了将来要面对的问题。
更想到了,完美解决的方案,那就是三赢,朝廷赢三次,地方赢三次,百姓赢三次...
总之就是物尽其用,朝廷、地方、百姓、三方共赢,全面太康,共同富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