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相对于,众人的思虑,及各种想法,并州一系文官,却是不敢苟同。
崔正猛然起身,出列质问道:“若依王大人所言,在河套,在并州,施行先秦苛政,百姓若何?世家若何?”
“若民众不堪压榨,世家豪族作乱,百姓揭竿问种,又该如何?”
“问种!”王充撇嘴,好似是听到了天大的笑话:“汝当军中刀剑不利乎?各部将领无能否?河套平原的血迹干乎?”
“若有人问种,诸位将领,不介意让来年的河原,更加丰茂肥沃...”
夏军的狠辣,王充这位智者,当初在洛阳时,便是深有体会。
逢总管之所以,能在河套肆无忌惮的,施行他们理论上的东西。
还不是有各部将领,在后面用铁蹄屠刀,将河套犁了一遍又一遍。
而且,王充也不认为李屠夫,有秦二世的能耐...
同样,河套的匈奴人,也未必会出现,赤帝和霸王那样的猛人...
上首处,李信看着麾下人才间的,思想碰撞,心中感触良多。
揭竿问种,那也是看人的,秦始皇统一六国时,暴动的还少吗...
太宗常年征战,治下起义年年有,猪扒皮统治时期,同样造反者多如牛毛...
至于野猪酋长下江南时期,那就更不要说了,扬州十日,嘉定三屠,起义反抗者,同样不知凡几...
但,那些揭竿而起,勇于反抗者,遇到心狠手辣的枭雄,最终的结果不言而喻...
现在的李信,比不了那些枭雄,甚至如果当今皇帝,是赤帝刘老三在位...
李信二话不说,直接卷些钱财走人,绝对不敢在大汉境内晃悠...
但高皇帝安息了,如今灵帝在位,外加黄巾三张霍乱司隶,倒也让他有了那么一点念想。
而看到主公,似乎被其中所言打动,郭图知道,不能在任由王充继续胡言下去了。
若不然,到时候河套真施行所谓的秦政,那夏军便永远别想成就霸业了...
想到这里,郭图也不争辩,直接上前进言道:“主公,并州百姓不附,河套民心不服,法令难以服众...”
“这个时候施行先秦法令,短期内或许颇有成效,但长期高压,恐怕会适得其反...”
“以吾之见,河套目前,经过逢纪弹压之后,应当适当宽政,当以稳为主...”
“当制定典律,完善各地行政,施新法以安抚各部民众,恢复治下产力...”
“待各部平静,统治秩序,深入人心,再施以秦律,恩威并施才为王道...”
郭图不急不缓,并未对王充加以反驳,甚至言语中透露着丝丝赞同...
但这些只是相对而言,总结出一句话就是,秦律可行,但不该在这个时候行...
春秋战国,各方诸侯施行变法,探索新路...
那是在其统治者,经过数百年积累,自身法统深入人心之后,新的法令,才能一点点的,逼迫顽固的守旧派,与民众让步...
但是河套啥情况?匈奴啥状态?夏军有什么?
除了刀子还是刀子,这与战国时期,掌握法理基础的诸侯国统,可差远了…
如今并州治下百姓,尚未归心,而河套各部,不服从管教,暴动者众。
这个时候,在施行更加严厉的秦律,便会令原本就不服的匈奴人,更加难以忍受...
恐怕到时候,光是镇压此起彼伏的动乱,就能让夏军焦头烂额...
夏军征服河套,可不是来搞屠杀的,他们最终目的,是将河套之力收为己用...
前期的杀戮流血,已经将冒头的不服者,杀得差不多了...
如今好不容易,有所安稳下来,完全没有必要在进一步,突破更多人的底线,因为这样会逼迫出新的暴动者!
人的底线是不同的,当你朝人群中吐口唾沫,会触怒一些人然后跳出来砍你,其他人或许会选择作壁上观的忍耐。
当你对人群拳打脚踢,又会激起新的反抗者,同样当你拿出刀子时,又会有更多的抗争者跳出来...
除非将人杀光,不然永远不能,指望所有人的底线都相连...
所以夏军,既然已经屠光匈奴上层头人权贵,和那些不堪受辱者,震慑住了更多人...
便没有必要,再去触碰底层忍耐者的底线,这个时候当施以恩泽,收拢稳定人心,恩威并施才是王道...
所以郭图,还是主张先将河套地区,统治秩序建立起来...
然后将组织构架细分,派遣心腹为基层管理,一步步在匈奴人中,将统治和威严树立起来...
到时一切稳定,法理深入人心,再依续颁布秦律,自然会少些冲突与流血。
只不过郭图的想法是好的,但王充却不愿轻易放弃,此刻对方出面正中下怀。
王充深思一番后,便大言驳道:“郭大人,好一句恩威并施,方为王道,此言真乃精辟...”
“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大汉四百年,历经数十代人...”
“其间剿抚并用,恩泽不可谓不深,威严不可谓不重但是若何?”
王充反问一句,便接着道:“匈奴豺狼,依然反复无常,时寇略边郡,行劫掠之事!”
“大汉四百年来,和亲纳贡,花费无数资源,耗费无数代人心血,都不建功...”
“总管大人何德何能,敢言安,敢言收心...”
“你!”饶是郭总管随遇而安的心性,也是被气的不轻!
他盯着王充端详良久,这个时候,郭图已经猜到,当初怂恿逢纪行险的家伙是谁了...
想到这里,他对王充的此人愈发厌恶,乃至欲除之而后快。
如果说逢纪是真小人,那王充绝对是那种,为了往上爬而毫无原则的伪人。
这家伙怂恿自己好友行险也就算了,如今更是不择手段的碰瓷,可以说王充给他的印象已经坏到了极点。
他也懒得与对方辩驳,因为与这种小人辩论,不但拉低自己的身价,还会抬高对方的身值。
到时候,对方在主公面前,露脸的机会多了。
说不定时间久了,那一套歪理邪说,对主公也会深有影响...
因为李信的暴暴戾性格,便已经决定了,心中的某些倾向...
以前是没人选没人才,自然让郭图逢纪等人的主张,得以实施,如今吗?
想到这里郭图心中有了计较,直言道:“吾也不与你争论,河套战略,是威是稳,自有主公定夺…”
说着,他将目光转向上首,其意不言而明!
大帐中,各部将领表情不一,他们今日算是,见识到文人的嘴皮子是多么利索。
有些道理,军中诸将心中明白,但你让他们言,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如今王充,一番歪理邪说下,却让众人感触颇深。
臧霸太史慈,等人都是是手拿刀子的军人武将,自然对铁律那一套,深有感触。
理智上,武将们是支持郭图的维稳策略的,但内里如何便不得而知了。
望着表情各异的文武官,贾诩心中感慨,郭图因为是朝廷旧吏,深受儒文典籍熏陶,其治国思想自然是偏向于儒家的安民维稳!
而王充此人,可能是因为其自身经历,或者是受学识影响,更倾向于以法治国。
而且对方,在夏军做事已久,自然能从其中,看出主公治理军事的影子,这就更加坚定了他推行法家的主张。
甚至为此,哪怕得罪了郭大管,和原并州文人集团,也在所不惜,
再说,以王充这种新晋人物,想要快速向上爬,自然需需要一个台阶,而郭图就是最好的靶子。
怎么说呢,有点像是那些十八线的小星,经常去碰瓷流量巨星...
为何,因为碰久了,身价自然蹭蹭的往上涨,跃居三线也不是没有可能。
而且若是李信,真将莽政继续下去,说不定他王充可以一步登高。
当然官场争锋,与艺人间的尔虞我诈,根本不是同个级别...
碰不好,可能会身死族灭,所以王充纯属是刀尖上摩擦,拿命在搏。
其实就算他不搏,郭图和并州文官集团,也已经将他,视作障碍了。
这里面除了理念,更重要的是,并州文官集团,并不希望遭受匈奴人的待遇,更不想那一套照搬到并州头上...
这不但是理念之争,更是利益的底线,再加上王充之前怂恿逢纪背锅...
而郭图作为共患难的好友,自然不会任由对方逍遥,若有机会,他不介意顺势除之...
而王充,经过之前的敲打,很可能已经,隐隐意识到了什么。
所以今日,才会主动跳出来,主动碰瓷,主动将茅盾挑明...
为的就是想更进一步,加深在主公心中的印象,博得自保的本钱...
事实上王充的一番作为,还是很有用的,李信看了眼郭图又瞅了瞅后者,心中有了决断,却不明言。
他将目光,转向首席谋士贾诩:“文和,汝以为河套当行何政!”
相比于心中有所偏向的其他文武,无疑贾诩这个墙头草,骑墙智者,更适合来做出优劣判断。
因为这位毒士,心中根本就没有什么濡法之争,善恶是非...
他考虑问题,向来都是利益化,很少被心中的繁杂情绪所影响,所以分析问题更全面彻底。
贾诩见此,知道躲不过去,索性不再做旁观者...
他起身出列,拱手直言道:“主公,鱼与熊掌,可以得兼,但是现在不行...”
“天下形势瞬息万变,主公当抽出精力,关注中原局势,或许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作为首席谋士,贾诩心中虽然有所保留,但无疑是合格的。
他从来不会,在所谓的理念上耗费精力,所以不存在偏向谁。
若说有,那也是偏向,最有利的那一面...
如今天下大乱,中原朝廷和黄巾三张,混战正酣。
此正是夏军,趁火打劫,攻城掠地,抢地盘的大好时机...
与其摇摆不定,将精力耗在河套,军力耗在匈奴,还不如尽快决断,然后抽身南望,以图大事…
虽然没有明说,但是贾诩言语之中的意思,已经显而易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