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光奇这个孩子死的也有点冤枉,他的死,需要负责任的人有很多,大院里的直接负责人是易承宗,但是根本上的原因还是刘海忠。
起因吗,还得说回六二年的一个政策,那就是杜绝外行指导内行,工人的管理人员要由工人自行选择。说白了,就是六二年公社化达到高潮,也是后期,前文说过,公社和乡镇街道的最大区别就是,乡镇街道是由上级指定的,权力是自上而下的,而公社则是由公社内部人民选举出来的,权力是是自下而上的。
在所有乡镇街道全都改编成乡镇的大背景下,各大工厂也开始模仿这一套最先动的就是车间主任,毕竟这是一线工人的最基层的行政管理层吗。所以就有人专门作出指导意见,车间主任之类的基层管理人员,应该从工人中来,由工人自行选举。但是这就是个指导意见,并没有强制性,但是老杨是这一派系的人,所以说,哪怕他也知道这基本上就是个乱命,他也得执行,没有他讨价还价的余地。
但是毕竟事在人为,老杨在执行的时候,稍微放了一下水,在和老李商量过之后,决定,人为的在幕后控制一下这一次来自工人的自行选择。选择标准时,找一批有一定管理能力,但是技术没有那么优秀的人,担任新的车间管理人员。但是这种默认的东西不能说出来,尤其是针对一些高级工,必须做好安抚工作。
乱了两三个月,终于忙活完了,刘海忠作为一个七级钳工,积极参加了竞选,结果最后啥也没捞着,上面给的回复是他学历太低了。这种一听就是敷衍的回复,他怎么可能满意,但是他又没有去搏命一波的胆子,回去只能给刘光奇无限施压,尤其是在工作分配的档口,刘海忠更是直接说,岗位好坏我不管,单位好坏我也不在乎,但是你分配必须是干部。
来自刘海忠的压力太大,而且刘光奇虽然不怎么挨揍,但是那只是他平时表现好,所以放他一马,并不是刘海忠对他有什么特殊优待。压力太大,刘光奇只想往外跑,而且他也想当干部,毕竟大院里,刘海忠和易中海的例子实在是太明显了。刘光奇在家里也没少抱怨这件事,易承宗给刘光奇出了一个好主意,那就是,让他当上门女婿。
中专毕业,是干部还是技术员,基本上都是看家里的关系,如果普通家庭,成为一个干部,还真不一定能比得上当技术员发展前景大。而刘家能给刘光奇提供什么助力呢,完全没有,所以刘光奇想要进步,就要依靠自己的岳父家。那刘光奇凭什么让人家拿出有限的资源不支持自己儿子,反过来支持他呢,唯一的办法就是人家没儿子。但是没儿子人家可以联姻嘛,刘光奇又有什么优势呢,他最大的优势就是他这个人,刘光奇可以给人当上门女婿,这一招可以击败九成九的竞争者。
不能说易承宗分析的没有道理,但是也不多,不过哄刘光奇这种没见过多少世面的学生来说足够了。刘光奇轻轻松松上当了,但是就凭他的人脉,去哪里找这么合适的人呢,这个时候易承宗就闪亮登场了,别人没有他有啊。大院里都知道,易承宗想结婚想疯了,现在天天琢磨的都不是怎么娶媳妇了,而是怎么把他自己嫁出去,所以对于他手里有一大堆招上门女婿的人选资料,刘光奇并不意外。
只不过这一次,易承宗这个家伙,没有安什么好心,他给介绍的可不是什么好人,而是一个大盗团伙,手上有人命的那种。几个人组了一个局,三个人冒充一家三口,然后他们用自己住的小院,搭建了一个办公地点。塑造了一个,单位保密级别比较高,但是,行政级别也高,女方的父亲马上就要离京赴任的假象。
在易承宗的穿针引线之下,刘光奇很快就上当了。不过为了安抚刘海忠,他们要在刘家正常嫁娶,但是结婚之后,刘光奇就要跟着他们一家一起走,以后就是他们家的上门女婿了。为了能在刘海忠手里多要一点钱出来,骗子团队在和刘海忠商量婚事的时候,直接说,他就一个闺女,要给闺女一大笔嫁妆钱,也不买什么东西,等两口子分房之后自行安排。毕竟他就一个闺女,在同事那里本来就不好抬头,现在闺女出嫁了,多给点钱,也能在同事那里挺直腰杆了。
刘海忠本来就对这些当官的有种另类的迷信,现在一看小两口结婚,亲家给这么多,要是自己在抠抠索索的,让人家怎么看,亲家不笑话吗。要是自己这边给的太少了,未来儿子是谁的还不一定呢。所以一定要多,越多越好,把自家的钱全都拿出来之后,刘海忠还以儿子结婚父亲多病的旗号找厂里借了两年的工资,总共凑了五千块钱,勉强压了对面一点,另外还把家里藏的金银拿出来一大半,给了他大儿子。
当然,这一点刘光奇给刘海忠说的清清楚楚,钱,就是拿出来装面子的,不能让老刘家在他岳父那里跌了份,回头结了婚,肯定是要还给刘海忠的,实际上,刘光奇还被女方哄着,在自己单位,借了一年半的工资,一千多,就为了好看。
然后这场双方累计投资超过一万块钱的婚礼正常举行了,而第二天一早,小两口就留书逃跑了,当然刘光奇还是有心的,他用一个信封,给他爹留下了三千多块钱,毕竟真要是一分钱不留,刘海忠欠了那么多外债,这日子就别过了。
但是,刘光奇要留,他媳妇也不说啥,可是人家这个团队可不是就一个人啊,他们前脚出门,后脚就有人把钱拿走了,几个人不敢坐火车,但是他们有卡车,除了四九城就把刘光奇给弄死了,然后到海边捆上石头给扔了,现在还没有找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