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盼汣挑了挑眉,反问道,“你也不怕交错了?”
万一她不是真的东家呢?
这造成的损失就只能她自己赔偿了。
柳香寒微微笑了笑,“东家,我正是想说这点,请东家和孙姐商议一番,最起码三重保障再来取银子。”
换句话说,就是最少得三种证明是东家的法子,不然她就不支取银子。
能一步做到店主,她明白基本全靠孙姐赏识,想要一直有这好生路,她就得用心。
叶盼汣笑笑,“你说得是,银子不急,放着吧。”
她也不怕这些店主自己带着银子跑了,做店主是长长久久地来钱,带着银子跑,可是要沦落成盗贼的。
所以三个月便派人来取一次银子为好。
太多了,也是考验店主。
柳香寒看了又看叶盼汣,欲言又止的模样。
叶盼汣转身就要走。
柳香寒还是开了口,“我很敬佩东家!”
叶盼汣挑了挑眉,有些疑惑。
“我觉得孙姐就很厉害,但孙姐说你更厉害,今日一见,更加佩服。”
殊不知,她原本苦熬着,不见终日的生活,正是因为孙姐,因为久久卤这铺子,才变得不一样起来。
叶盼汣抬手拍了拍她的肩,“你也厉害。”
在这个时代,能走出家门,来自己谋生计的女子,就是厉害的。
顶着非议来坚持,非议二字说起来轻飘飘,对人的影响却难以估量。
这边一个小插曲结束,叶盼汣没再骑马,在青州街头慢慢晃着。
她留意到一个卖菜的小摊,是一个一脸怨气的大娘,在她身边站着个干瘦的小姑娘。
一个拄着根粗拐杖的老伯,两眼只有眼白了,拐杖敲着地敲到了摊前。
“卖菜卖菜,自家种的,水灵灵的!”大娘叫唤着。
老伯站住了脚,“有韭菜卖么?”
小姑娘脆升升应了,“大爷,有的,四文钱一斤,你要多少?”
老伯颤颤巍巍摆出手,“来五文的。”
小姑娘给他撑了五文钱的,又放了两根小葱。
大娘见了不乐意,赶忙把小葱拿了出来。
老伯取出两个荷包,递了过来,“我看不见,我闺女给我封的,一个封了五文,一个封了十文,你们看看哪个是五文的。”
小姑娘看了看两个荷包,指着五文的正要说话,大娘已指了那个十文的,“这个是五文的。”
老伯于是把大娘指的这荷包收了起来,递过去了另一个五文的荷包,“那这十文的给你,再给我称五文的韭菜吧。”
大娘一张脸都憋得发红,气涨了。
可看旁边人不少,只得继续称了五文韭菜装在老伯的布包里。
老伯提着布包走了,还礼貌地道了谢,“谢谢你们啊。”
叶盼汣瞅着这一幕,笑得灿烂。
便是衡桐和蒋乐月,看着大娘吃瘪的那张脸,也忍不住笑。
“这种爱贪便宜的人,真是活该!哈哈哈!”
叶盼汣笑盈盈地,“我们就住这附近,我觉得这事没完,老伯回去,他闺女见他兜里的钱,肯定会说的。”
衡桐直点头,“好好好,接着看!”
蒋乐月也跟着点头,“我觉得这大娘还会被气。”
三人正好路上走累了,找了家附近的客栈,向店家要了热水,好好沐浴一番。
第二日上午,叶盼汣正在用早膳。
衡桐直唤道,“来了来了!”
她为了不错过,一大早爬起来,就在门口守着了。
好,这下饭也不吃了,叶盼汣和蒋乐月迅速跑了下来。
老伯已站在了菜摊前,“你咋能这么好心啊,还给我送菜!我们这些小老百姓都不容易,起早贪黑地在这卖菜,我要是连你们的钱都多拿,我成什么了?!”
大娘脸红了,直应和老伯,“叔说得是啊。”
所以要把她的五文钱还回来了吧?
老伯摆摆手,“我今再在你这买点东西,你从中扣掉五文钱吧。”
大娘乐了,“成!怎么不成!”
老伯问道,“你们这有鸡子么?昨买了韭菜,忘买这个了,韭菜炒这个香啊!”
“有,一文一个,叔要多少?”
叶盼汣有点咋舌,青州这物价小贵啊。
清水村是一文两个鸡子,清水县是两文三个鸡子,到了舒州也是两文三个鸡子。
别看就这一文两文的,这可是最基本的吃食,最是能体现物价。
老伯回道,“来三十个,买回去慢慢吃。”
大娘痛快地给他装了三十个,小心翼翼地放在布包里,“三十文,加上昨的五文,就是三十五文了。”
老伯又摸兜,取出了两个荷包,“闺女怕我被骗,专门做的荷包给我装钱,她这荷包做得怪沉,比铜板都重。”
所以他才分不清哪个荷包更重些,差别太小。
“正好,我这一个装了三十五文的碎银子,你拿着。”
老伯递过来一个荷包。
小姑娘看了看,指着里面的七十碎银,想说话,大娘瞪她一眼。
人能被骗一次,还能被骗两次了?
“对对,这就是三十五文,我收了。”
看到这叶盼汣唇角已经勾了起来。
老伯直点头,背起鸡子,“那就好,我昨给人算了一卦,这人给了我七十碎银。哪想回到家,我闺女告诉我这是假的,只是表面糊了层银的石头,我特意放在另一边,绝不坑人。”
大娘赶紧拿出刚那钱,手用力一撮,碎银子表面就像掉屑一般,脱去了银粉,露出了内里的石头表层。
“成,那你忙,我回了,以后都到你这买菜。”
老伯说着就走了。
大娘看着他背影,气得跺脚。
小姑娘看着她娘直叹气。
衡桐和蒋乐月已经捧着肚子笑得前俯后仰了。
“哎哟,这摊主可真是不长记性,笑死我了!”
叶盼汣也笑得厉害,跟看小品似的。
“盼汣姐,你说这老伯究竟能不能看得见啊?”蒋乐月问道。
叶盼汣笑着摇摇头,“我也不知道,不必深究。”
说说笑笑,三人又上了路,青州另外两家久久卤,门前也有人排队,但明显没有最先看到的那家久久卤人多。
看来这店主能耐是不错的,回去后可以提拔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