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七安上小学的路上,离老屋两里地外有一片松树林,她每天都要经过。
1983年的秋天,桥沟屋后有一片松树林,清晨时分,常常白雾笼罩,小小的她一个人走在里面,总是感到害怕,尽管前面有同学刚刚走过,但她一个人走在雾里,还是感到害怕,因为这时太阳还没升起。
可她没办法,谁叫今天她自个儿起晚了,不能和姐姐一块结伴上学,姐姐现在学业紧张,早早和她的同学们先出发了。
她匆匆往嘴里扒了几口炒饭,一个人独自走在上学路上,等来到松树林。
此时树林里面白雾朦胧,能见度只有几米,她硬着头皮,壮着胆子,一头扎进雾里,拼命地飞跑,小布袋书包在她屁股后哒哒直响,是里面的文具盒在唱歌,好似在为她壮胆。
还好松树林的那段小路并不太长,不一会儿,她便跑出了松树林,穿过了白雾。
这时她停下来休息,回头再看看松树林,然后长舒一口气,继续前行。
说到这里,顺便提一句,这时的她才五岁多,待她稍长大些,有了牛的陪伴,便不再惧怕松树林,还常常牵着牛在那里啃草。
春天时,松树林里会有很多一尺多高的灌木开满像丁香一样细米粒似的紫色小花,一团团地,很好看,她经常将紫花连枝折断,拨开树皮,顺着树皮,将花带皮连撸到枝条末梢,这样一个紫色的花球,就形成了,她拿着花球到处玩耍……
松树林不只有紫色的花球,还有好吃的蘑菇也就是菌子,是她在长大以后的日子里经常惦念的东西。
有一天,她和小伙伴结伴放学回家,松树林刚下过雨,空气清新湿润,散发着松针的清香,还夹带着茅草的味道,黑色的地衣吸足了水,舒展地躺在草地上随处可见。
就在这时,一位细心的女同学在湿漉漉地茅草堆里发现了灰白色的茅草菌,一丛一丛的,大大小小个头不等,又翻开厚厚的松毛堆里看到了松菌,它们撑着一把把橙红色的小伞,偷偷地藏在松毛底下。
这一刻,小伙伴们都兴奋地尖叫起来,纷纷脱下自己的外套,瞬间化成了采菌子的小姑娘,小男孩。
雨后的菌子是真多呀,多得数不清,都捡不过来。
不一会儿功夫,衣服里的菌子就兜不住了,书包也被塞满了菌子,然后大家高高兴兴,蹦蹦跳跳地回家。
等回到家,小伙伴们将采获的菌子拿给大人看,大人们也是一脸的开心。
这时七安的爸爸连忙吩咐七安再去屋后拾些掉在地上的干松果。
妈妈则将菌子洗净,焯水,然后做成菌子火锅,装在陶盆里,放在用木火炭烤着的铁皮三角炉子上,慢慢炖着,不时还在炉子里加几颗干的松果,一会儿功夫,菌汤发出了极诱人的香味,尝一口汤,那叫一个鲜,尤其是那些个头又小又圆的松菌,七安一口一个吃下肚,菌子滑溜溜的,其味无穷。
以后每当她回想此景,才明白大自然的赐予,是多么地珍贵,因为成年后的她,曾很多次走进松树林,再也碰不到菌子,不是没赶上下雨,就是季节不对,再不能采到这么美好的茅草菌和松菌了。
松树林被林间小路分成了两部分,七安回家路左手边的松树林最边缘处是悬崖,悬崖下边挨着一条河,河对岸住着人家。
而路右手边的松树林边上还有一个小池塘,池塘里总是装满了水,边上疯狂生长的野草有她半人多高,看不出池塘水的深浅。
有一天放学,池塘突然被放干了水,露出了塘底的淤泥,形成了一个个小水坑。
一起放学走的男孩子们,眼尖发现了,竟然玩性大发,要去池塘里看看还有没有漏网的鱼,纷纷脱鞋赤脚下塘,七安也跟着凑热闹,猫着腰学他们的样子在水里摸鱼,但鱼一条也没有摸着,污泥却裹满了她全身。
好在池塘淤泥并不深,只淹没到她中腿,没有性命之忧,等晚上回到家,大人们细问缘由,免不了给她一顿训斥,但她却只觉得好玩,还牢牢记在脑子里了。
童年的时光,是多么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