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贾张氏一副狼狈不堪的模样,何柳氏微笑着摇了摇头:“曲大姐,看来今天贾张氏去供应站购买共和面又惹事了,估计被揍得不轻。”
曲秀琴放下手里的针线,好奇地开口询问:“何家妹子,你怎么看出来贾张氏是去供应站买共和面的时候挨揍?就不是她在外面大街上被人给揍了?”
何柳氏端起茶杯微微抿了一口茶水,刚刚生完孩子、才出月子不久,由于身体亏空早已得到弥补,再加上最近的吃了不少滋补药膳,因此现在的何柳氏整个人都胖了一大圈,脸上早已经没有了之前的泛黄之色,反而异常红润。
轻轻地放下手里的茶杯,何柳氏微笑着说道:“刚才我看得清清楚楚,贾张氏的后背和屁股上还留有棍棒抽打过的痕迹,如果是在外面大街上跟别人发生冲突,一般情况下大老爷们儿不太可能在光天化日之下对一个女人动手,而且即使动手也有可能是扇几记耳光、或者踹上几脚、打上几拳,刚才你也看到了,贾张氏的脸上虽然有些灰尘,但是并没有留下巴掌印儿,身前面的衣服上也没有留下脚印儿,偏偏在她的后背和屁股上留有棍棒抽打的痕迹,这也就说明动手打贾张氏的人就是直接冲着她的后背和屁股这些肉厚的地方下的手;同样的道理,如果是女人跟贾张氏打起来了,一般情况下女人动手打架,都是扯头发、抓脸,很少有人会拿着棍棒抽打那种地方。你再想想贾张氏今天一大早她们几个人是出去干什么了,我估计贾张氏十有八九是看到共和面后,在供应站里闹事,才被人给打了一顿。”
曲秀琴听后也是不由连连点头:“还是你们这些有学问的人脑子好使,每次在旁边听你和于夫人说话,明明每句话都听得一清二楚,可是根本就不明白说得是什么意思,看来以后孩子还是得多读书才行。”
何柳氏嘴角隐隐上扬,自从嫁给何大清以后,每天打交道的都是一些大字不识几个的家庭主妇,为了不显得那么不合群,自己也只能硬着头皮跟她们扯些东家长、西家短的八卦消息。
可是自从认识东跨院于夫人后,才让何柳氏觉得自己有了真正能够谈得来的人了,从于夫人的言谈举止无不流露出一股大家闺秀的气度,而且人家于夫人待人接物方面几乎无可挑剔。
虽然刚开始时主动拜访于夫人,何柳氏也是有着自己的小九九,想要通过交好对方,以后能够跟青山堂岳守拙这位中医圣手搭上关系,毕竟自己的身体状况她心里十分清楚,一直都在暗暗担心不已。
可是让何柳氏万万没想到的是,人家于夫人不仅帮着自己找到岳守拙大夫调理身体,于少东家还经常邀请自己一家过去吃饭,虽然说得是麻烦何大清这位大厨动手做菜,可是何柳氏十分清楚,以于少东家的条件,就算是雇佣一个好厨子也根本就没有任何问题。
尤其是让何柳氏感动的是,于少东家赠送给了一枚朱红色的果实,说是可以增强自己的体质,说实话如果不是现在很快就要分娩了,何柳氏怎么可能自己吃这种宝贝?绝对会留给儿子。
果然自己食用了那枚果实后,可以清晰地感觉到身体状况几乎能够超过年轻的时候,何柳氏更加认定了这绝对就是自己以前在书籍中看到的所谓灵果。
特别是当自己临近分娩的时候,人家于少东家让青山堂的岳信文大夫请了一位经验丰富的接生婆,而且在自己分娩的时候,这位岳信文大夫就在东跨院陪着于少东家喝茶,显然于少东家这是在预防万一,一旦自己分娩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也好由岳大夫直接出手救治。
在自己分娩后,于少东家拿出一大堆食材,让何大清烹制各种滋补药膳,说是给于夫人和小妹妹食用,可是每次都会让何大清带回来一半。
以何柳氏的头脑当然明白,人家于少东家这是看在于夫人的面子上,才给予自己和家人不少的关照,显然觉得自己能够跟于夫人谈得来,让于夫人不至于过于孤寂,何柳氏也不得不承认,这位于少东家无论是对自己的母亲还是妹妹,简直就是捧在了手心里,从跟于夫人平时的交谈中得知,于林自幼跟随师父修行,最近才回到母亲妹妹身边。
何柳氏和丈夫私下不止一次提到自己一家欠着人家于少东家天大的人情,何大清也只能笑着安慰老婆,自己现在别的也帮不上忙,只能经常过去帮着做几道菜。
前几天曲秀琴偷偷告诉自己,贾张氏和那三家没有多买粮食的家里老娘们儿,凑到一起说三道四,而且还故意在曲秀琴的跟前说些风凉话,意思就是听了何大清和许富贵的话,多花钱买了那么多粮食,如今外面供应站告示上写着,今后“共和面”的供应价格跟以前的棒子面差不多,言语中都是满满的抱怨。
何柳氏听后气得后槽牙都疼,人家于少东家出于好意才提醒自己家和许富贵家,提前准备一些粮食,还是许富贵觉得大家伙儿都在一个四合院里住着,而且还都是娄氏轧钢厂的同事,因此从把这个消息透露给他们,现在真成了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她特意警告何大清,今后再也不要管这几个狼心狗肺的玩意儿了。
今天看到贾张氏一副狼狈不堪的模样,何柳氏感觉浑身舒爽,对于这个整天满嘴脏话的娘们儿,她实在是厌恶极了,倒霉透顶的是,贾家还就住在中院西厢房。
过了不到十分钟,三个一脸沮丧表情的中年妇女走进了九十五号四合院,正是和贾张氏一起结伴儿去供应站购买“共和面”的三个人,她们也都是出身乡下农村,怎么可能认不出这所谓的“共和面”是什么玩意儿?想想这两天她们几个人在四合院里故意阴阳怪气、嫌弃何大清和许富贵害得他们家里多花了不少钱买高价粮食,可是如今亲眼看到这种完全就是猪饲料的“共和面”后,几个人谁也没有张嘴说话的意思了,一个个神情沮丧地走向九十五号四合院,就连半路上遇到同院的那些去供应站购买“共和面”的邻居,也没有搭理这些人。
这三个女人此时在懊悔不已,当初各自的当家人回去说要大量购买粮食时,她们可是都一致反对,觉得这么多年都没有出现粮食管控的事情,怎么可能现在突然就要实行什么《谷米管理法》?
虽然这三家的当家人也随大流出去买了一些粮食,不过按照正常情况也只能够一家人两个月的口粮,就这样还被各自的老婆抱怨不已。
可是当听说外面所有的粮店都停止出售粮食以后,这三家和贾富贵一样,都开始着急忙慌地四处寻摸粮食,多花了不少钱,才从乡下买到了一些粮食;而且等各个粮店重新开始出售粮食时,价格竟然涨了五六倍。
因为这件事情,这三个女人在家里没少被丈夫抱怨、怒骂,虽然不至于像贾富贵那样动不动就大打出手,可是她们这些时间在家里的日子也不好过。
好不容易等到供应站贴出来了告示,上面标明“共和面”的价格竟然跟没有涨价之前的棒子面差不多,得到这个喜讯后,三个女人开始在家里显摆自己的先见之明,还对自己丈夫花高价购买粮食的事情抱怨不已。
想到自己这段时间在家里受到的抱怨,这三个女人和同病相怜的贾张氏一拍即合,开始凑到一起故意阴阳怪气起来,目标直接指向何大清和许富贵,如果不是这两个家伙多事,自己哪里能够挨骂受气?自己家里又怎么可能多花那么多冤枉钱、购买高价粮食?
虽然她们心里最恨的是东跨院于家那个嘴上没毛的于少东家,可是她们也只敢把这股怨恨深深地藏在各自的心底,有着龙太太和易中海、阎埠贵这几个人的前车之辙,她们可不敢公然得罪那位于少东家,真要是惹到人家,恐怕自己家男人在娄氏轧钢厂的工作都保不住。
最近几天贾张氏和这三个女人可是没少在四合院里说三道四,甚至还故意在许富贵的老婆和曲秀琴的跟前指桑骂槐,何柳氏在家里坐月子,不过她们相信曲秀琴肯定会把这些话传到何大清夫妻俩人的耳中。
好不容易终于等到四月一日开始正式出售“共和面”了,于是贾张氏和这三个女人早早就拿着面袋子去了供应站。
当贾张氏在供应站里被那个牛巡长和另一个黑皮狗狠狠收拾的时候,这三个女人也在旁边,可惜她们没有一个人敢上去阻拦,她们自己也清楚,如果自己敢上去阻拦的话,肯定也要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