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战给的十天的谋略学习时间,转眼间已经过去了五天。
在这五天的时间里,章剑一直忙着炼化凝气丹。
炼化凝气丹后,又炼化了一些药酒,之后便是至阳子回来,教给了他阴神的使用方法,然后又忙于试着调动道家的六神通,最后用神识扫描《江相秘术》和《孙子兵法》及相关书籍。
作为一个组长,五天来对组员们的情况一无所知,也没有提供任何的关心和帮助,章剑感到一阵自责,“看来,我自己这个组长有点自私了!”
“明天就是第六天了,无论如何都应该再开个碰头会了 ,互相通报一下每个人的进展情况,看看各自都有什么好的做法,有没有什么新的灵感,在学习中还有没有什么困难。”
“如果有的话,大家可以集思广益,不说什么教学相长,但起码大家可以头脑风暴。”
“也许一个不经意的提议,就能引起一场革命性的突破,这种事情在历史上也不是没有。总之,开个碰头会,是应该有的,至少不会有什么坏处。”
“既然是这样,我这里只学了《孙子兵法》,恐怕就有点太少了。要想主持好这次会议,开出应有的效果,自己这个主持人可不能拉胯,要知道,其余六个人可不是什么简单之辈。”
在学习之前,柳依依就已经对七本书做了一个定位,可以说是十分的准确,除了姬如龙和龙曼丽外,其余的几个都是学霸,不能用正常人的思维来看待他们,随便一个小火花,都能做一篇文章出来。
你看张子博,开个会,一下子就把主意,打到了龙曼丽和周游身上了,还把姬如龙捎带上,这个思维的活跃程度,简直是非人类。
“我这个所谓的一骑绝尘,和人家根本不是一个赛道,要想领导好这个小组,恐怕还是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否则这么好的人才,放在我手里,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那可就悲剧了!”
不是章剑对自己的地位有所担忧,从接触的情况看,其他几个人都没有轻视他的意思,更没有恃才傲物的行为,工作上也都十分配合,他真的是担心,自己不能用好这些人,辜负了组织上的信任。
“看来,下一步如果有时间,还是要多向这些战友们学习,不说做个专家,但至少不能两眼一抹黑。”
章剑摇了摇头,驱散了这些想法,决定今天晚上,还是要再学习一些什么。
按照柳依依的建议,《孙子兵法》其实是布局的灵魂,是指导思想,是基本原则,特别是庙算和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思想,以利诱之、以害惧之、以业导之的核心策略,五种用间的基本手段,十二种诡道之法,都是布局所必须遵循的。
但这些只是理论上的东西,是上层建筑,还需要一些具体方案,把《孙子兵法》的精神落到实处。
那就是柳依依提出来的,以《孙子兵法》为体,以《三十六计》为用,以其他谋略类书籍的思想为补充。
“今晚还有一点时间,要把《三十六计》学习一下,包括它的原典和历代对《三十六计》的研究。”
内容虽然多了些,但对于能够用神识学习的章剑来说,还是十分轻松的。
章剑从平板电脑里找到了相关的资料,设置好阅读模式以后,便调动神识学习起来。
《三十六计》原典的内容其实不多,但研究性的书籍却很不少,倒是花了他不少时间,才全部扫描到脑海里。
原来《三十六计》也叫三十六策,是指华夏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其实就是现代所说的三十六个方案。
三十六策这个说法,最早出现于《南齐书·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计,汝父子唯应走耳。”
意为败局已定,无可挽回,唯有退却,方是上策。
三十六策这一说法,就被后人赓续沿用。
宋代惠洪《冷斋夜话》中有“三十六计,走为上计”的表述。
到了明末清初,引用此语的人更多。
于是,有心人便采集群书,编撰成《三十六计》。
《三十六计》,是根据华夏古代军事思想,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华夏民族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全书共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一个概述,仅有二十九个字:“六六三十六,数中有术,术中有数。阴阳燮理,机在其中。机不可设,设则不中”。
其实,这二十九个字即是原理,又是注意事项,地位十分的重要。
第二部分才是主体。
将三十六计分为六大类,分别为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
经研究,这六大类,正好对应着《易经》中的乾卦卦辞。
胜战计,是处于绝对优势地位时的计谋,是君御臣、大国御小国之术,对应的是亢龙有悔。
敌战计,是处于势均力敌态势时的计谋,对应的是或跃于渊。
攻战计,是处于进攻态势时的计谋,对应的是飞龙在天。
混战计,是处于不分敌友、军阀混战态势时的计谋,对应的是见龙在野。
并战计,是处于对付友军反为敌态势时的计谋,对应的是终日乾乾。
败战计,是处于败军态势时的计谋,对应的是潜龙勿用。
《三十六计》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每一条计,都与《易经》中的一个卦相对应,不知是由卦得计,还是由计得卦,或者
二者相得益彰。
要想用好每条计,不仅需要学习每条计的含义,还要对每条计所对应的卦有所研究。
二是善用反义词,几乎每条计里都有反义词,要么出现在计的名称里,要么出现在每一条计的解说里,富含阴阳变化之理,哲学意味十分浓厚。
三是每一类计都有明确的使用前提条件,在特定的条件下可以使用,如果混用了,将会引起不利的后果,里面分寸的把握十分重要。
四是对每条计的理解和使用,不能停留在字面意思上,《三十六计》的名称都是成语,每条都有历史事件对应,但在《三十六计》中,有的可能与原来的意思一致,有的可能不一致,还是要以每条计后面的那个解说来确定。
为便于人们熟记这三十六条妙计,有的学者在三十六计中各取一字,组成一首诗:
金玉檀公策,借以擒劫贼;
鱼蛇海间笑,羊虎桃桑隔;
树暗走痴故,釜空苦远客;
屋梁有美尸,击魏连伐虢。
全诗除了“檀公策”三个字,是首次出现的,与三十六计相关的人物,还有最后两个字是一条计外,其余的每个字,都代表了三十六计中的一计,依照顺序为:
金蝉脱壳、抛砖引玉、借刀杀人、以逸待劳、擒贼擒王、趁火打劫、关门捉贼、浑水摸鱼、打草惊蛇、瞒天过海、反间计、笑里藏刀、顺手牵羊、调虎离山、李代桃僵、指桑骂槐、隔岸观火、树上开花、暗度陈仓、走为上计、假痴不癫、欲擒故纵、釜底抽薪、空城计、苦肉计、远交近攻、反客为主、上屋抽梯、偷梁换柱、无中生有、美人计、借尸还魂、声东击西、围魏救赵、连环计、假道伐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