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长叹一声,声音里裹挟着无尽的无奈与绝望,缓缓说道:“唐睢,你且看看如今这魏国的局势,大王对我再起猜忌之心。
朝堂上下混乱不堪,各方势力勾心斗角、争权夺利,政令难行。
我即便有满腔抱负,又能如何?”
“公子,正因为如此,才更需要你挺身而出啊!”
唐睢目光坚定,言辞恳切:“公子你在魏国军民心中威望甚高,多次带领大家抵御外敌,只要振臂一呼,定能凝聚魏国上下的人心,再度携手共抗秦国。”
魏无忌看着唐睢,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
有被唐睢这番肺腑之言所触动的感动,亦有面对当下复杂局势的犹豫。
他的目光缓缓转向窗外,天边最后一抹余晖已经消散,天色正渐渐暗下来,他凝视着那片黑暗,心中涌起一股无法言说的孤独和无奈。
“唐睢,容我再想想吧……” 许久,魏无忌终于开口说道。
他的声音低沉喑哑,带着一丝疲惫。
唐睢默默点头,缓缓站起身来,轻轻为魏无忌掩上房门,悄然退了出去。
“吱呀”
随着房门关闭,房间内再度陷入了一片死寂般的寂静之中。
唯有魏无忌那孤独的身影,在昏暗的光线中,显得愈发落寞。
.........
当姚贾、李斯、初二听闻魏国朝堂之上风云突变,那一系列变故后,三人的心情瞬间被难以抑制的激动所填满。
这一切的走向,竟比他们精心谋划、反复推演的预期还要顺遂许多。
此前,为应对各种复杂状况,他们筹备了一连串环环相扣的后招。
从备用的人脉疏通,到应急的舆论引导,桩桩件件,无一不耗费了大量心血,每一个细节都经过无数次的斟酌与打磨。
可如今,局势的发展让这些精心准备似成了多余,仿若一场虚设。
姚贾与李斯对视一眼,彼此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兴奋和期待。
他们的眼神中既有对局势超乎预料顺利的惊喜,又有对回到咸阳后的憧憬。
他们简单交流了几句,紧接着,二人向初二点头示意,带着几分急切。匆匆打了个招呼,连晚膳都无暇顾及,就与初二道别,连夜离开了大梁城。
与此同时,初二也没有闲着。
他迅速回到自己的房间,顾不上整理被风吹乱的发丝,径直走向书桌,铺开纸张,挥毫泼墨,写下了一封密函。
密函之中,他详细记录着魏国朝堂所发生的事件,事无巨细;同时,还附上之前搜集的相关情报,从朝堂上的政敌到暗中勾结的同盟,都被他用简洁的文字勾勒出来;
势力布局亦是清晰呈现,哪一股势力占据着哪一片朝堂的 “版图”,在他的笔下一目了然。
写完密函后,初二将其密封好,随后,他高声唤来一名亲信。
他郑重嘱咐亲信道:“此封密函干系重大,务必日夜兼程,尽快将其送到秦王政的手中,一刻都不得耽搁!”
“喏。”
亲信怀揣着密函,在夜色中快马加鞭,一路扬起滚滚尘土。
初二望着亲信离去的方向,久久伫立,其眼中满是对这封密函能顺利送达秦王手中的殷切期许,以及对魏国局势后续走向的思量。
而此时,姚贾与李斯在匆匆离开大梁城后,一路疾驰,月光洒在他们身上,映照着他们严肃而又兴奋的面庞。
他们二人都清楚,此次魏国朝堂的风云突变,是大秦东进征程中难得的机遇。
途中,姚贾忍不住对李斯说道:“此番局势对我大秦如此利好,待归咸阳,秦王得知消息必定大喜,我等谋划,初见曙光。”
“诚然,此乃破局之首要举措。魏国朝堂已然乱象丛生,摇摇欲坠。接下来,大秦当将目光迅速投向他国,寻觅新的战略契机,从而进一步拓展宏图霸业之边界。” 李斯直视前方,有条不紊地回应道。
两人一边赶路,一边热烈讨论着天下局势。
他们的思维,迅速而敏锐地剖析着每一个可能出现的情况。
每一个环节、每一种变数,都在他们的脑海中被反复推演,从不同角度考量利弊得失,力求为大秦制定出最周全、最有利的战略决策。
.........
咸阳、章台宫。
嬴政此时正秉烛夜读,全神贯注地审阅着吕不韦批阅完毕后,送上来的奏折。
案几上的那些奏折,皆是关乎大秦江山社稷的要务,每一篇他都细细研读,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他的眉头时而紧皱,似乎在沉思着奏折中的某个重要问题;时而又微微舒展,流露出对某些建议的赞赏之意。
他的眼神中,既有对天下局势每一个细微变化的敏锐洞察;更有毫不掩饰、欲掌控一切的决心,仿佛要将整个天下都纳入自己的掌心。
就在嬴政沉浸于政务之中时,殿外传来刘高那恭敬而又带着几分急切的声音:“大王,有一封加急密函。”
嬴政闻言,心中一动,一种预感涌上心头,他下意识觉得,这封密函,极有可能与魏国之事息息相关。
他迅速放下手中还未读完的奏折,抬起头来,高声道:“快呈上来!”
待刘高将密函呈送上来后,嬴政迅速伸手接过。
迫不及待将之拆开,而后微微俯身,开始仔细阅读起来。
随着他的目光在密函上缓缓移动,原本毫无表情的面庞上,渐渐浮现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这丝笑意,起初还很细微,但随着他阅读的深入,笑意愈发明显,逐渐蔓延至整个脸庞,最后,他竟毫无顾忌地开怀大笑起来。
“彩!彩!彩!”嬴政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不禁高声喝彩道。
他的声音中,满是难以抑制的兴奋,仿佛要将心中的喜悦通过这一声声喝彩宣泄出来。
“寡人就知道先生独具慧眼,不会看走眼,他们二人果真不负所望,把事情办妥了。好一个魏国朝堂之乱,此乃天助大秦,实乃我大秦之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