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正在带兵进攻增城的解诚,焦急万分,坐立不安。
他很清楚,此时那些山上的部队,已经潜伏多日。缺水少食,腹中饥渴难耐,加之火光熊熊,烟熏火燎,能潜伏已经不错了,估计已经无力杀敌了。
解诚的担心,正在变成现实。
此时,李星辰带着三千人,开始着手修建一道道堑壕和陷阱。
其他几个小部队,也在构筑堑壕阵地,准备围堵敌人在山上的伏击部队。
此时,东边的山上,火光熊熊。
不断有受不了烟熏火燎的小股敌人,跑下山来寻找水源。
可惜,都遇到李星辰的部队,很快被消灭。
这时候,一支两三千人的骑兵,朝着山谷冲去,冲到一半,朝着山上胡乱放枪,接着退走。
山上的守将通知手下士兵:“这是敌人的诱敌之计。不要离开自己的位置,不要追击。”
宋军的骑兵见到敌人没有反应,于是再次返回山谷。
朝着身上又是点火,又是放枪。
目的就是一个,骚扰敌人,引诱敌人从山上下来。
此时,山上火光熊熊,温度升高,浓烟四起,本来就已经饥渴难耐,加之温度很高,烤的都都受不了了。
又被山下的宋军骑兵挑衅,不少敌人再也忍受不住,准备下山死战。
但是,山上的将领再次阻止这些士兵,同时下令,敢擅自出战者斩首。
如此一来,这些敌人只能躲在山上,忍着饥渴,忍着烟熏火燎。
李星辰的这种围而不打的战术,让身边的参谋和军官们都非常不解。
“王爷,敌人正在围攻增城,我们真的不去救援吗?”
“我们正在救援他们。只要拖住这些敌人,就是最好的救援。”
众人还是不解。
“我们在这里引诱敌人,怎么算是救援?”
李星辰笑道:“别担心。很快,捷报就会传来。”
李星辰知道,自己在这里与敌人的打援部队相持,就能给王二虎创造机会。
果然,付出没有白费。
王二虎带领的六千骑兵,衔枚疾进,突然出现在增城以北,一路杀向解诚的大本营,一路杀向增城的北门。
此时,解诚的大部分兵力,都用于攻城和伏击,大营空虚。
王二虎率军杀进去,发现这里的守卫薄弱,顿时大喜。
“王爷果然料事如神!敌人兵力不多,天助我也!来人,随我正面杀进去,掩护左右两翼部队烧掉敌人辎重!”
王二虎的部下,如同猛虎下山,闯入解诚的大营,一路砍杀,如入无人之境。
很快,解诚的留守士兵被消灭殆尽。
大营里,营帐,辎重,粮草,纷纷起火。顿时火光冲天,浓烟四起。
此时,另一路骑兵,杀向敌人攻击北门的队伍。
突如其来的进攻,让解诚攻击北门的部队,猝不及防。还没有反应过来,就被纷纷砍死于马下。
城内的守军,看到援军到来,士气大振。
城内守军将领,召集城内大部分士兵,倾巢而出,与前来接应的骑兵,里外夹攻,北门外的敌人部队顿时溃败。
此时,解诚也从部下那里得知了大营被烧,北门攻城部队被击溃的噩耗。
解诚立刻下令停止攻城,且传令回援大营。
“来人,传令下去,跟我去营救大营!绝对要保住粮草!”
可是,等到解诚赶到大营的位置,只看到满地的尸体,以及熊熊燃烧的辎重粮草。
此时,王二虎已经带着部队撤离。
“将军,增城的宋军,在援军的护送下,已经撤离了。要不要追?”
解诚看着满目疮痍,几乎变成火海的大营,咬牙切齿,愤恨不已。
“追,一定要追上这群宋人,把他们碎尸万段。”
解诚愤恨地派出一万多骑兵部队,追击王二虎和撤离的增城守军。
虽然打了胜仗,也成功营救出了增城的守军,可是,王二虎此时陷入了困境。
原来,增城的守军,大部分是步兵,多日来的守城,已经让他们疲惫不堪,行军速度快不起来。
还有不少老百姓跟着,更是严重拖延了大部队的行军速度。
这些百姓中,也有很多是增城守军的家眷。
王二虎虽然有带领六千骑兵,有机动优势,可是不得不放慢速度,掩护百姓。
眼看敌人大部队就要追上来了,王二虎心急如焚。
再这样下去,迟早被敌人包了饺子。
虽然王二虎已经极力劝说老百姓分散到附近的村镇去隐蔽,可是老百姓生怕敌人的屠杀,哭着喊着,也要拖家带口地跟着王二虎的部队。
王二虎看着这些可怜的百姓,不忍心丢下他们,于是亲自带队断后。
不久,解诚的一万多骑兵部队很快气势汹汹地追了上来。
一万骑兵策马而来,马蹄声响成一片,地动山摇,看起来非常吓人。
王二虎紧急下令下令增城守军掩护百姓急速撤退,自己的骑兵,下马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