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姐妹一天生,这对家中只有一个长辈的老姜家来说,还真是一件麻烦事。
不过好在谢衍,或者是万广柱他们都能独立照顾自己的妻子。
也来不及想这么多了,马婆婆前往姜宁房里,徐春花则是往姜绾这边走。
谢衍把谢瑾瑜送到了对面院子,让丫丫一起照看着他们三个。
他回来烧热水,做生产前的准备。
姜绾肚子疼,但是还没破水,在床上躺了一下之后,觉得这样不行。
她让林玉娘把她扶起来。
“娘,我现在肚子疼而已,还没生那么快,你先去看看姐姐。”
“绾绾,你姐她生过几个,她的经验比你足,娘看着你也一样。”
“我还没生呢,你先去看一眼姐姐,一下再过来。”
虽然说姜绾了解自己姐姐不是小气的人,但是也真的不能不过去看看。
一旁的徐春花也笑着道,“玉娘你就先过去,我在这里看着小绾,不会有事的。”
“嗯,麻烦婶子你扶着我,我先去走走。”
姜绾肚子疼,但是她知道要想快点生产,还是得走动。
林玉娘无奈,只能让姜绾别硬撑,她过去大女儿那边看一眼就过来。
姜绾点头。
林玉娘这才转身跑出去。
等她匆匆跑到隔壁,姜宁已经开始生产了。
看到娘过来,满头是汗的姜宁有些愣住,“娘,你怎么来了?”
“不是说绾绾也要生了吗?娘你怎么不在那边看绾绾。”
“你妹妹担心你,让我先过来看看你。”林玉娘也没隐瞒,她握住姜宁的手,轻声跟她说。
姜宁一听,心里别提多么暖了。
妹妹这个时候也还惦记着她这个当姐姐的。
“娘,我没事,你去看绾绾吧。”
她话音还没落下,就听到一阵啼哭声。
马婆婆的脸上露出了大大的笑容,一旁的万秀菊也跟着笑了起来。
“生了。”
“是个闺女,是个闺女!”
万秀菊高兴极了。
老万家在有两个儿子之后,终于有一个闺女了。
林玉娘也没想到,闺女竟然生得这么快。
在听说是生了个女儿之后,她也十分的高兴。
“好,好,好,太好了,太好了。”
现在的人不重男轻女。
因为她们都觉得,反正不管男女,始终都是要继续生的。
但是像姜宁这样,已经生过了四个孩子的人,生到了第五个,若是能够有个闺女,那也就差不多不用再继续生了。
想到这,林玉娘竟然激动得掉下了眼泪。
姜宁刚生完孩子,就算清醒也是有些乏力的,见状连忙让娘别哭。
还有妹妹在生孩子呢!
经过她提醒,林玉娘也反应过来,是啊,还有绾绾还在生。
“他姑,小瑜她奶,宁宁就麻烦你们照顾了,我去看看绾绾。”
“去吧去吧,别担心这边,我们在呢。”
万秀菊笑呵呵的回答。
林玉娘也不多耽误时间,拉着大女儿的手说了几句话,就出了房间,把门关上,急忙往二女儿院子走。
姜瑜扶着大肚子过来,看到娘急匆匆的从大姐家出来,又进了二姐家,她有些疑惑。
“娘,大姐生了吗?你怎么这么急?”
她还不知道,自己两个姐姐凑在一块儿生孩子的事。
林玉娘停下脚步,“你大姐生了,生了个闺女,我现在去看你二姐,她也要生了。”
“什么?”
姜瑜吓了一跳,这生孩子还能一起的吗?
姐不是跟自己差不多前后吗?
怎么就今天生了?
姜瑜想要进去看望自己姐姐,林玉娘连忙拦住她,“祖宗哎,你就别进去了,一会儿你也再一起生,那你娘我真就分身乏术了。”
三个闺女嫁的家里,都没有婆婆在,林玉娘这个亲娘,自然是有操不完的心。
姜瑜不信邪,“哪能呢娘?我的预产期还没到呢,二姐算过的。”
“那你二姐还不是一样?她的日子也还没到,她还不是生了?”
林玉娘反驳小女儿,让她别忘记了,她姐姐说过,在那日子前后半个月都是正常的。
她这么一说,姜瑜就感觉自己的肚子有点疼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
她不敢乱来了。
“辉哥,辉哥。”
连忙招呼刚进娘家院子的马明辉,让他搀扶自己回家去。
“小瑜,你没事吧?”
林玉娘又开始担心起小女儿了。
姜瑜靠在马明辉的胳膊上,轻轻摇头,“我没事娘,我就是有点不太舒服,你快去看二姐姐,她需要你照顾。”
林玉娘也明白这个时候只能先紧着二女儿。
“明辉,麻烦你照顾小瑜。”
“娘不用担心。”
马明辉十分的有礼貌。
林玉娘把小女儿交给了女婿,她就进屋里边去看二女儿。
姜绾还在慢慢的走动,看到林玉娘过来,她也连忙询问姜宁的情况。
“生了,你姐生了个大胖闺女。”
林玉娘笑呵呵的开口。
姜绾一听,大姐生了个女儿,她为她高兴。
“那大姐以后不用再怀孕了,家里已经有两个闺女,两个儿子了。”
四个孩子,对一个女人来说已经够了。
林玉娘也是这般想的。
到底是当娘的,她也知道生孩子太多,会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孙子,孙女重要,但是女儿的身体也还是很重要。
姜绾在房间里走了大概一炷香的时间,她便感觉到时间到了。
这个时候,马婆婆也过来了。
姜绾刚开始发动,马婆婆就过来了,来得刚好合适。
因为二胎,又加上她在孕期的时候一直很注意锻炼,注意控制饮食,所以她的二胎也生得很快。
不多一会儿,她就生了。
不过她就没有她姐那么好的运气,生一个闺女。
她二胎依旧是一个胖小子。
马婆婆接过孩子,笑眯眯的对姜绾道,“小绾啊,这孩子养得好,沉甸甸的,是个胖小子。”
姜绾闻言,苍白的脸上也露出了笑意。
“辛苦马婆婆了。”
“没事没事,不辛苦,不辛苦啊!”
“我们村里这段时间出生的孩子都乖得很,也不折腾当娘的,一会儿就出来了。”
马婆婆二十多岁开始学接生,这大半辈子过去了,她还没遇到过如此顺畅的接生。
这也间接证明,他们的村子的确是一片有福气的地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