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半城去找港督柏立基,按照何雨柱说的那样,安保公司的人员跟港城警察合作,一起来维护港城的治安。
而且这些安保人员还有一定的军事专业素养,但是不持械,就持其他管制工具,港城的警察每个月是300港元,他们就只要每个人每月200港元,还不要其他的福利。
也不需要港英帮他们配备装备,这得到了柏立基的认可,加上娄半城还承诺,每年的这些安保费用有一半会汇款到柏立基在瑞士银行账户。
柏立基没有拒绝的理由,刚好他也需要有一支队伍来洗刷洗刷港城警队风气,这对自己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他没有理由不答应。
至于赤柱的那块地,之前虽然是英吉利驻军的驻扎地,但如今,英吉利驻军很少了,用不了这么多的土地。
干脆,柏立基就以港府的名义把那块地卖给娄半城,价格也开的很便宜。
还是柏立基帮忙从汇丰银行办下来的贷款买的,这笔贷款第一笔还款期限是三年后,完全保证了娄氏集团的资金。
对于《明报》的收购也有了结果。
查良庸和沈宝新特地来到娄氏集团总公司商量敲定这件事。
“很高兴你们能想通这件事,让我不至于错过两位大才。”何雨柱笑道。
“承蒙何生你关照,我们愿意让出《明报》百分之50的股权,现在的资产是30万港元,你们给我们15万港元就好了。”
“而我的那些小说版权,你们就作价10万港元就好了,如何?”查良庸开口道。
何雨柱既然要把这两份报刊都交给他们总编,还给他出钱收购他的小说,如今重金之下,查良庸也不能不动心。
何雨柱摇摇头,“查生,百分之50股权太少了,起码要有百分之80,我允许你和沈生每人依旧是持股百分之10,可以通过这个还额外获得分红。”
“我收购《明报》是要让他完完全全控制在我们世纪传媒。”
这让查良庸有些愣住了,本来以为自己能让出百分之50,已经是很大的让步,没想到这位何生想要的还更多。
但他已经想通了,想着尽快把这件事敲定下来,“好,那就按照何生你说的,我们就这么办吧,你要百分之80,就80,价格可不能变。”
“还有你答应我的那些条件,以及我那些小说版权。”
何雨柱点点头,笑道:“当然,就按照你说的办,如果以后你还在《港城商报》和《明报》上面发表小说的话,我们都可以按照每年10万港元收购你所有版权。”
“而且,之后我会额外给你们拨50万港元,作为世纪传媒的报刊发展资金,这笔钱,随笔那你们怎么处置,就算是想要收购小报社,把他们有水平编辑放到我们世纪传媒也好。”
“最重要的是能够为我们世纪传媒招兵买马。”
现在其实正是《明报》生意很惨淡的时候,就靠着查良庸的那些侠义小说才活着。
但在1962年“难民潮”事件报道社论,才让查良庸有了出头之日。
查良庸也就是靠着点评这次的事件才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和定论,从一份侧重武侠小说,煽情新闻和马经的“小市民报章”提升为一份读书人,知识分子接受的报章。
销量才开始慢慢提升,等到了63年的时候才完全摆脱财务窘境,让何雨柱捡了个便宜。
光是金庸的这些武侠小说,不断的翻拍成以后的电影,电视剧,就不知道能让何雨柱赚多少钱。
所以何雨柱现在的10万港元每年稿费看着大方,对比起以后的收益,不过是九牛一毛。
“那就按照何生你说的,我们就请律师拟定条约,再去进行公证,之后,《明报》百分之80股权就归属世纪传媒。”
“我们也是世纪传媒的人了。”查良庸点点头道。
把这两个人才收入囊中,何雨柱心里也很是开心,有了他们俩的加入,世纪传媒的报刊影响力一定会越来越大。
何雨柱又跟查良庸和沈保新商量了世纪传媒未来发展,他的想法是要快速在大陆之外的亚洲多个地方都设立世纪传媒分部,比如在汉城,东京,曼谷,台省等地方。
他们世纪传媒要做亚洲有权威,有影响力的传媒公司,对于经营方面,何雨柱觉得需要进行改变。
“查生,沈生,你们也知道,港城就这么点人口,何是礼先生能这么爽快就把《港城商报》的代理权给我,也是因为已现颓势,如果不做出改变。”
“到了我们手上,恐怕也会很快就面临困境。”
查良庸点点头,“何生,我们也是有这样想法,原本就想跟你今天商量商量这个事,《港城商报》现在是因为老牌报刊,所以有影响力。”
“既然这个是商报,我们是不是应该加入些商业内容,比如说加上股票分析,港城各大公司的商业分析粘结度,还有港府的各种商业政策,以及对港城海运和贸易,房价预判。”
“再加上一些数据和民意调查,我相信这样能扩大到您之前说过的影响力和权威。”
何雨柱点点头,“查生果然是大才,一鸣惊人,不过我还有些想法,我们还可以开辟一个杂质,叫做《港城商刊》,不但写了企业发展,还要写企业掌舵人。”
“还可以面向社会募集征稿,谁都可以在这上面表达对港城金融,贸易,实业,地产,工业等各方面的投资文章,只要来稿,一经征用,我们会给予稿费。”
“就算不录用,我们也会退回,不退回保留的稿件,我们也会给一定的稿费,等发表,我们会补充稿费。”
“我希望能够在《港城商刊》弄一个富豪榜,榜单上要有亚洲各地的龙头企业,还有港城前十的企业和港城华人前十的企业,甚至还要计算出各银行实力和放贷分析。”
“把那些富豪他们的企业和银行股票各种资产信息收集,再用《港城商刊》发布出去,跟《港城商报》的内容进行呼应,提高了销量。”
何雨柱说的这些都是在梦里面听说过的,何晓就跟他说过,娄家有一次还上了港城的华人十大家族名单,最后是娄母花钱撤下来。
说如果不撤下来的话,很容易被人盯上了,还把那份杂志拿过来给他看,里面写的都是一些有钱人新闻报道。
所以何雨柱也就依稀记得。
查良庸本来只是想问问何雨柱有什么想法,到时候自己也综合考虑考虑,没想到能得到这么实用的意见。
他赶紧用笔把何雨柱说的这些话都给记下来,写字的速度极快,何雨柱一边说,他一边负责记。
很快,他就记录了几页纸。
“何生,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相信以后这份《港城商刊》一定能卖爆全港,那些老百姓对富豪们的事情最是追捧了,这一定能引起他们兴趣。”查良庸笑道。
何雨柱点点头,“那你们准备准备,先印刷一期,看看卖的怎么样,如果后续效果好,我们就半个月出一期,等世纪传媒发展起来,还要在其他地方也发行我们杂志。”
何雨柱不知道,自己借助的是后世大名鼎鼎的《福布斯》。
这份榜单还是在1982年才推出,推出后就在全世界引起强大的反响。
《福布斯》刚开始针对的还只是美丽坚那边富豪,后来就慢慢发展到全球。
何雨柱继续说,查良庸又继续记。
好半天以后,看着自己记下来这些东西,查良庸兴奋道:“加上这些榜单了,我估计全港人手一份《港城商刊》都不过分了,我回去马上让他们收集资料去把这件事安排好。”
“何生,你看我们第一期杂志,印多少万册比较好?”
何雨柱毫不犹豫道:“十万册,印吧,不过,你们这些名单编辑好以后,不要急着发,我们可以去找那些有钱人谈谈,如果他们想要低调些,我们可以辛苦些删除。”
他这也是灵机一动,觉得还可以跟那些有钱人要一笔钱。
那些《福布斯》《胡润》富豪榜都说自己是专业的,其实很多有钱人都在背地里花钱买断了,并不愿意让公众关注自己。
他们能想到的,何雨柱现在自然也是能想到。
查良庸笑道:“何生,怪不得你们能在港城这么快就打开市场做生意,你还真是够坏。”
何雨柱摆摆手道:“怎么能这么说话,我们是给他们机会选择,有些人想要提高自己名气,巴不得能够上榜,有些人想要低调,总要让人家自己选吧。”
查良庸只是笑笑不再说话,拿了那个本子看了下,又找了几个问题问了何雨柱具体意见。
两个人经过商量后,查良庸跟何雨柱保证,肯定会把第一期商刊给办好,还是亲自执笔。
“对了,何生,你们娄家要不要写上榜,这样也能提高提高你们名气。”查良庸还是问了他。
何雨柱摇摇头,“不,这些商刊的内容尽量不要提娄家,如果需要提,我会提前跟你说。”
查良庸点点头,老板怎么说,他们就怎么做。
现在娄家在港城可以说是声名日渐,如果太过了,那就会是烈火烹油,完全没必要。
何雨柱一声令下,世纪传媒就开始大刀阔斧的忙起来,所有人都像是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忙得团团转。
查良庸和沈宝新刚上任,自然也想用这份《港城商刊》来展示自己的实力。
他们先是负责对《港城商报》进行改版把原本的那些平平淡淡内容,改成了和股市相关内容以及各大公司的商业行为这些。
让《港城商报》再次赢得港城老百姓的心,引起了一片讨论,销量也有所提升。
从股市历年来的交易额就能算出各大企业的营业额,再根据持股数就能算出富豪的身家大概了。
这一下子又过去了一个月的时间,各方面相关的人才,查良庸已经招聘到位,以后就可以按照何雨柱需要的,半个月出一期杂志。
为了能够把第一期杂志办好,查良庸深思后,用犀利文笔给出独特的观点给首刊加注。
完成后,还是用富豪大亨的照片来做封面,随时都可以进行发表。
………
太平山豪宅内,港城四大家族之一的嘉道理家族豪宅。
嘉道理家族的主要产业是半岛酒店和中华电力。
半岛酒店是港城历史最悠久,最高档的酒店,港城的名流都喜欢在那里用餐和下午茶,各地来往的商人,也喜欢下榻在半岛酒店。
中华电力更是在港城有三座发电厂,红磡漆咸道发电厂,鹤园发电厂,青衣燃油发电厂。
这两份产业,尤其是后者,几乎是嘉道理家族的印钞机,源源不断给家族增加财富。
别墅富丽堂皇,园林设计典雅大气,错落有致的绿植,无一不彰显着设计的别出心裁,喷泉,雕塑一起点缀着这座豪宅。
豪宅内还有泳池和高尔夫球场,网球场,占地面积极大。
嘉道理家族的继承人迈可嘉道理正在园子里接待由管家带进来的沈保新。
迈可嘉道理翘着二郎腿看完了编辑稿,一脸高傲睥睨的看着沈保新,“这就是你们的杂志吗?你们算的很准确,确实是我们家族的主要产业,也确实很赚钱。”
“迈可先生,这不过是一些报道而已,港城每天新鲜事很多,如果您不喜欢的话,我可以不写进去就是,只是……”沈保新清了清嗓子。
在这些榜单出来后,他就负责拿着这些榜单来找这些富豪了。
嘉道理家族这么有钱,港城的电价都是他们家说了算,怎么能不敲一笔?
“好吧,沈生,听说你们背后是娄氏集团,如果我不愿意让我的家族上榜,你要多少钱?”迈可嘉道理有些不耐烦道。
“30万港元每年。”沈保新半点也没有客气。
“如果你们给了钱,今年你们的信息就不会上榜,如果不给钱的话,下一年或许会……”沈保新也点到即止。
30万港元如果可以买断就算了,这还是一年的。
迈可嘉道理也不是傻子,说什么也不能答应,“贪心,你实在是太贪心了,30万港元每年,我们是有钱,但也不是冤大头,30万港元我都可以收购很多家杂志。”
“我劝你还是说个理智的数字,你们不值这么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