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这两只大雁是要拿去放,就不能像待宰的鸡鸭一样拎着了,李俊业特意吩咐,万不可伤了他们,两个亲兵,立马将大雁的绳索解去,只困两只脚,像抱自己家小婴儿一样温柔,将两只大雁,分别抱在怀中。
于是这行人以一种奇怪的方式,带着大量的礼品,又抱着两只活蹦乱跳的大雁,来到了王永坚家门口。
就在李俊业等人下马时,忽然,一娉婷的俏影,从门口一闪而入。
原来是碧环正好出去采买女工针线回来,刚好在门口遇见了李俊业,赶紧吓的早她一步闪入门内。
王家就一对老仆,守门的老奴和李俊业相识,打完招呼之后,就入内去通知王永坚去了。
王家宅邸并不大,与其他品阶相当的官员比起来,就要显得寒酸多了,进门就是一个小小的庭院,庭院内有一株枇杷,亭亭如盖。
左厢房有三间,住着老仆夫妻两人,一间放杂物,另一间做火房,右厢则是马厩,马厩虽大,只不过是养着一匹孤零零的老马,王永坚在时,马厩内就有马,王永坚不在时,马厩内就空荡荡的了,王家仅有一匹马而已,王家女眷出行,一般都是出去雇车。
王永坚本在家中养病,已经在登州好几天了,因是腿疾,寸步难迈,来登州这么久,就没出过一次门,说是养病,其实跟坐牢没什么两样。
正在百般无聊之际,忽闻李俊业亲自到访,激动着差点跳了起来,连忙柱了根拐杖,叫老仆搀扶着他亲自去门口迎接李俊业。
“俊业,您怎么来了。”门口见到李俊业,王永坚就跟是见到自己儿子一样,脸上满是笑容,心中比吃了蜜还甜。
“此番出征日久,这次回来,还未来得及到王大人府上拜见,今日得了闲,自然是要来了。”
虽然李俊业只口不提,多谢王永坚这段时间帮助,他来感谢的事,但王永坚看见了李俊业带来的这么多礼物,心中就已经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了。
只不过在王永坚站在门口侧身招呼他们进去的时候,蓦然发现两个亲兵小心翼翼地抱着两只大雁站在门外,心中顿感诧异,又不好问,便像装作没事一样,随着李俊业的身影入了院内。
“小姐,小姐,李俊业来了。”
碧环闪进院后,一阵小跑,连忙神采奕奕地将这个好消息带给王瑞兰。
女人的心思,就跟夏天的天空一样,说变就变,这几日王瑞兰正在生李俊业的气呢!
听到李俊业三个字,顿觉心中不悦,嗔怒道:“他来就来了,与我何相关。”
说完自顾生气的扭过头去,王瑞兰心里也很清楚,李俊业来肯定不是来找他的。
“小姐,这次李俊业来还带了好多礼物来,好几个人都拿不过来呢?”碧环补充道。
“那是来看我爹的,肯定是感谢我爹最近这段时间,对他家的帮助,又不是送给我的,你激动个什么劲。”
王瑞兰没好脸色的白了碧环一眼,又轻“哼”了一声。
“不是这样的,李俊业这次还带了一对大雁来!”碧环再次耐心的解释。
“谁家送礼物,送大雁的,这李俊业还真是一个奇葩!”王瑞兰顿觉又恼又好笑,“噗嗤”一声,一个不留神,竟然笑出声来。
场面顿时尴尬了,王瑞兰当即像做贼了一样,心虚的低下了头。
碧环再次耐心地解释道:“小姐,你有所不知,大雁乃是信鸟,不是没人送礼物送大雁,是在定亲的时候送大雁。”
“啊!你是说俊业哥到我家来提亲了。”
王瑞兰一蹦三尺高,原本的大家闺秀模样,荡然无存。
她高兴极了,双眸瞬间明亮了起来,宛如夜空中闪烁的繁星,脸颊上染起了如晚霞般绚丽的红晕,嘴角高高翘起,露出洁白如玉的白齿,两手紧紧的攥住自己的裙裾,身体微微颤抖着。
她似乎一直在等这一天,等了太久。
“是不是,婢子也说不清,小姐若是想知道答案,不如小姐亲自去内堂偷听一下,就知晓了!”
碧环满怀期待,王瑞兰则是鬼迷了心窍,两人就这样蹑手蹑脚来到内堂的一侧门偷听。
谁料占了快一炷香的时间了,却见李俊业和王永坚两人,只字未提提亲之事,聊的都是日常工作生活的琐碎。
最后听到了李俊业邀请王永坚去他那里帮忙,王永坚也欣然愿意,只不过王永坚人事还是在登州卫这边,需要走完调动手续流程,方才能过去。
一提到走流程,王永坚顿时又想到了登州卫上下被撸了个遍的惨状,不觉心中戚戚然。
王瑞兰站了这么久,听的也就这些,终于知道了实情,早已恨的牙痒痒,气不打一处来。
两人好久没有这样聊过,畅谈无间,不知不觉日已西斜,王永坚还坚持留李俊业在他家吃饭,李俊业费了好大一番劲,方才推辞掉。
离开王家府邸之后,李俊业便带着一行人,来到登州野外的一处路口,命人将两只大雁松了绑,放声掉。
两只大雁迫不及待的离开人群,逃命一般窜上天空,在天空徘徊哀鸣了好久之后,方才离去。
傍晚时分,李俊业回到了自己家中,今天是李俊秀第一天的课后补习时间,按照礼数,两位县学训导先生,应该到李家来拜见东家。
李俊秀下了学,这两个先生,便跟着他一起回来了,只不过未见李俊业人影,在李家吃了饭后,李俊业才匆匆回家。
“在下简绍……”
“在下刘文光……”
“拜见李将军。”
见到了李俊业后,两位训导不卑不亢的给李俊业行了礼,李俊业开心的又给了两人一人一个利是,又说了一些劝诫好听的话,简单的见面礼,就算是完了。
每个利是里面,都是五两上好的松江银,李俊业出手就是阔绰,不禁让二位训导心花怒放。
做完这一切之后,李俊秀第一天的补习功课,就算是开始了,两位训导并未上来直接讲课,先咨询了一下李俊秀何处不明,何处不晓,何书何经落下较多,以对李俊秀的基本情况有一个清晰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