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姥姥才不信邹老头儿有这个本事呢。
“你去呀!有本事你现在就去!我呸!坏了良心的王八羔子!这个家要是没有我,早就散了!”
“我掐死那个傻子和赔钱货,还不是为了咱们家好?给我娘家兄弟钱,那是为了巴结人家,叫人家好好帮扶咱们家!”
“你倒好,竟然还有脸去要钱!”
邹老头儿气得胸口疼,半晌才缓过劲儿:“我怎么就不能去要钱了!那可是我的钱!我凭啥不能去要!”
“给出去的钱,你凭啥去要回来!”
邹姥姥半点不肯让步,缠着邹老头儿大吵大闹。
幸好郑妈妈给他们一家子安排在第二条巷子的最里面那户人家,旁边没啥邻居,不然,就要让人听见了。
且说邹姥姥走了之后,琇莹才捡起一块点心小口小口地吃着:“嫂嫂,这个姥姥是从哪里来的?说话一点都不中听。”
山桃有些稀奇。
琇莹这孩子,从来不会挑这些无关紧要的人的刺儿,都是当场发作。
今儿个却在背后说一个老太太,可见是真的很生气了。
贾老太也开口附和:“别怪莹莹生气,我也不耐烦听她说话。”
山桃嘴角微扬,笑眯眯地乜斜着贾老太:“奶,你刚刚不是还说,想要把这邹姥姥一家子留下来吗?怎么现在又不耐烦听人家说话了?”
贾老太拍着大腿感叹:“我这不是看她是从乡下来的吗?我在这城里住着,平常就一个洪嬷嬷跑来跟我说说话,可洪嬷嬷许久不在乡下住,有些话,我跟她也说不上来。”
“这好不容易来了一个乡下老姐妹,我跟她多聊聊,不是挺好的吗?谁知道她这张嘴什么都往外说,什么她村里地主家的儿子……听听,这都是说的什么话!就是在咱们村里说媒,还知道避讳些,可没有当着大闺女的面儿说的。”
王素芬则是因为别的缘故不喜欢邹姥姥。
“大过年的,跑到别人家里来诉苦,给人家心里头添堵,知道她家里过得苦,说上一二遍不就行了?怎么还要说第三遍第四遍?听得人心里腻味,桃儿,明儿个多给她家里一些东西,我瞧着她家里确实过得不容易,叫他们好好回家过日子,以后别来了。”
山桃答应下来。
心中却暗自思忖,这可不是她主动赶走邹姥姥的,是那邹姥姥自己不会说话,把家里的人都得罪光了。
若是贾老太和王素芬知道邹姥姥竟然骂她小贱人,估摸着婆媳俩能气炸了,连东西都不让给了。
外头的风雪越来越大,齐茗是冒着风雪进的家门,说是酒楼那边还在吃喝,估摸着得等到半夜了。
山桃一听就气炸了。
这都是请的什么席面!
还得吃到半夜去!
可毕竟是开工头一日,又到了年底,纵使心中有一肚子的火气,山桃也只能忍下去。
“齐茗,你到账上支五十两银子,多穿点,带上手炉,辛苦跑一趟,拿着银钱给那酒楼的掌柜,就说今儿个外头下了大雪,爷们儿们要吃酒,怕是要到半夜才吃好,麻烦掌柜的收拾出几间房,叫老爷和我爹并那些管事伙计们,今儿个都在酒楼住下吧。”
风雪天,又是吃多了酒,夜里来回跑,容易出事。
嘱咐了齐茗,再回到正院时,贾老太和王素芬正商量着要给张春兰的龙凤胎起名字呢。
“莹莹读书多,叫莹莹起。”
因知道这两个孩子不是徐光宗的,王素芬就对这两个孩子越看越喜欢,反倒对躺在一边的小狗子看都不看一眼。
福哥儿见王素芬和贾老太都稀罕新来的小孩儿了,便嚷嚷着,叫琇莹给小狗子也起个名儿。
“总是小狗子小狗子地叫,多难听呀,莹莹姐姐,你也给小狗子起个大名儿,我跟一样的大名儿,上学要用到的。”
贾老太和王素芬就对视了一眼。
若是给小狗子起了大名儿,那就说明要把小狗子养下了。
王素芬便立刻开口:“福哥儿,小狗子现在还小着呢,等他要上学了,再给他起大名儿,也来得及,现在叫他小狗子,是因为他是早产,起个贱名儿好养活。”
福哥儿这才放过了琇莹,又催着琇莹给新来的小孩儿起名字。
琇莹一脸苦笑:“我哪里会起名字?连我的名字都是哥哥起的呢,还是让贾奶奶起吧,贾奶奶是有福气的老人家,起的名字也有福气,能压得住小孩儿家的魂儿。”
贾老太稀奇地看了琇莹一眼:“你一个小孩儿家家的,是从哪儿知道能压住小孩儿家魂儿的这种说法的?”
“今儿个出去玩儿,在街上听说书的说的,什么镇魂儿收鬼的,说得好生热闹,只是我们去得迟了,听得没头没尾的,没什么意思,我就让孙德记下了那说书先生的号儿,等过了年,咱们请那说书先生回家说一场,也热闹热闹。”
贾老太笑着点点头:“还是莹莹孝顺,那我就给这起一个。”
她想了半天,才斟酌着开口。
“这俩孩子活下来不容易,名字起得大气一些,将来日子也好过,就叫贵哥儿贵姐儿吧。”
山桃低声念了两遍:“张贵哥儿,张贵姐儿,好名字,就这么定了吧。”
“怎么姓张呀?”贾老太白了山桃一眼,“姓徐!”
“奶,你怎么忘了?这俩孩子不是……”
“就是,就是他徐光宗的孩子!”
贾老太招呼着小狗子的奶娘,叫奶娘领着丫头,把三个孩子抱下去。
家里一下子多了两个奶孩子,这人手配置上就有些不大够用。
山桃想了想,把周瑞媳妇儿叫了来,让周瑞媳妇儿领着先前给韩金枝的两个丫头,和原先要拨给照庆使唤的金瓶银瓶宝瓶玉瓶几个丫头,跟着去伺候贵哥儿贵姐儿,小狗子的奶娘就辛苦一些,这两天奶三个孩子,过了年,方嬷嬷会立马找人牙子买奶娘。
郑妈妈代替山桃提点了周瑞媳妇儿和几个丫头一声,就让她们带着孩子们出去了,先暂时住在宁寿院的西厢房。
福哥儿也被金钏伺候着回宁寿院了。
贾老太就赶琇莹和照庆:“你们两个也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