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可不是失望么?
墨伊心里又舒服了一些。然后有些脸红的想:看到别人的错,就比较容易原谅自己的错。
又感叹:在与墨纹恩断义绝之后。跟墨媛,也终于走到了这一步。
在闺中被她们气得抓狂之时,也曾有过:出嫁后就老死不相往来的念头。
不想现在,竟以另一种形式实现了……
她在乱想,冯侧妃在痛哭流涕,“王爷……请饶恕妾身吧,真不是您说的那样……”
“冯氏。”李倞语气突然变得平静,“你还做了什么,需要跟本王坦白的?想好了再说……”
冯侧妃心里一颤,抬头看李倞。
他眼里的深沉,是她从未见过的……
“你在本王身边几年,情谊嘛,多少会有些。不管家管的如何,也确实辛苦了几年。尤其,你还为本王生下了长子……有的错,虽然不能原谅,但可以着轻处罚。你仔细想想:有,还是没有……”
冯侧妃心中翻江搅海,他知道了什么?
难道,赵嬷嬷去那边,发现永乐的真正死因了?
她一下明白了,肯定是这样……
怪不得赵婆子回来的第二天,就进府查账了呢。(她根本就没往周王妃身上想)
这个没用的万道平!上千里地出去了,连这点事都做不净?还真是高看他了……
同时又后悔不迭,我为什么非要做那件事?
没直接好处,却有可能出错。典型的损人不利己……
恨不得给自己两个嘴巴。
现在怎么办?
不过……她迅速分析着:他们用查账的手法,而不是直接问到我头上,就就说明……
有怀疑,没证据!
对!就是这样!
那我肯定不能自认啊!这事儿哪能认?
“王爷,妾身……就做错这一件事。但真的不是想损害您的利益。妾身利益与您是一起的啊!这也是为了王府好!还是为了绍哥儿……”
她跪着,不敢深想,只呜呜的哭着服软,“绍哥只是一个庶子,将来……要做事要成家,虽然您不会亏待他。但哪个当娘的,不是为了儿子呕心沥血?王爷……妾置办的这些东西,都交到王府账上。管家权也交给王妃。妾以后只照顾绍哥儿,什么也不做了。您就饶了妾身吧……”
“好。”李倞点点头。
机会,自己已经给过了……
“你先回去,等候发落。赵慧,家里的事你最熟悉……先接过去,也带带王妃!”
冯丽娘猛的抬起一张满是泪痕的脸,她的管家之权,真就没了。
这就算完事了吗?她都晕了。
那边,冯侧妃的表妹和表妹夫,正在家里焦急的等信儿。
突然王府来了人,还挺客气的:“王爷请二位过去一趟,有些事情,还需要去做个鉴证。”
夫妻二人对视一眼,心中害怕,但又不敢不从。
跟着上了车,到了王府。
接待他们的,是孟三。
一见孟三,二人就感觉后背的汗毛都竖起来了。
“二位。”孟三感觉自己,今天摆的,是副和蔼可亲的神态。
“府里查账,银钱少了不少。这么一问哪,我们侧妃娘娘说:银子都让你们夫妻二人给诓骗走了。这就有些不厚道了吧?你们可是指着我们王府吃饭呢,怎么还带坑银子的呢?”
“啊?这,这位爷,这可是冤枉了……”那位妹夫急着辩驳。
孟三抬手,制止他说话。“我没功夫跟你绕圈子。事发了,那么多银子,可不是凭你瞎解释,就能过得去的。接下来,有两条路。一是,我打得你们说实话。另一个,以欺骗偷盗为名送到官府。你们想要哪样?”
两口子傻眼了:都不想要,没第三条路吗?
那么美好生活,怎么一下就戛然而止了呢……
……
冯侧妃回到自己院子,就没能再跨出院门。
吃喝不缺,但消息不能进出。人也是。
平日里她管家,早晨要叫人来安排今天的事。晚上还要叫人来回话。
有的时候,也没有特别必要,但她很享受这个过程。
所以,她被关的当天还不算明显。
第二天一早,全府就面临了冯侧妃不再是管家的人情景。
她的心腹、靠她提拔上来的、为她马首是瞻的,全站在那里瑟瑟发抖。
赵嬷嬷坐在长岚阁。
墨伊也来了,只不过她坐在一边旁听。
赵嬷嬷态度一如既往的沉静,跟几个重要的管事说:“冯侧妃因故暂停管家之职。王爷交给王妃了。只是王妃还不大熟悉府内事务,所以,我来协管。目前,大家按部就班,该做什么继续做什么。”
“虽然我有几年不在府里管事了,但看着,你们基本都还都府里老人。新提起来的,家生子也居多。所以,不用我多说吧?
这是王府。真正的主子是王爷和王妃。大家可都别会错了意。”
她神情虽然并不严肃,但大家都很紧张,点头应是。
心里却在想,冯侧妃到底是赵嬷嬷的亲传弟子,两个人的表情都差不多的……
“我做事,只看事,不看人。所以,不管是谁提拔上来的,只要踏实做事,就不必担心。但如果,有想趁乱使坏的……不妨想想,冯侧妃都自身难保了。”
“不敢,赵嬷嬷,我们都是一家人跟着王爷的,只听王爷的。”
“是啊赵嬷嬷,邪的歪的,我们是不做的。身家性命都是王爷的,还有王妃娘娘……”
挨个的表完忠心,赵嬷嬷点头:“嗯。王爷还吩咐,谁知道什么事,需要跟王爷说的……可以跟我说,也可以跟咱们王妃娘娘说。如果说的事情,为王府挽回了损失,王爷是有赏的。”
大家应了,各自去做事。
虽然赵嬷嬷是这么说,但很多人心里还是很不踏实的。
他们之中,一半都是冯侧妃提拨的,还给了很优厚的待遇。
平日里,冯侧妃对人和气,少有责罚。所以,实话实说:跟着她,是落了好处的。
麻利的做完手里的事,就三两交好的躲在角落里议论,颇有些动荡不安。
赵嬷嬷跟墨伊说:“通过查账,发现冯侧妃对府里人,还是相当的优待的。娘娘,京城人家,基本上都会分等。什么等级的人家,奴仆便是什么待遇。比如王府和王府之间,是差不多的。
就算单独建府多年,也会有些老仆之间还有通气。那你拿多少,我拿多少,大家就有个比较。除了某些人,会单独得主子的赏赐,像这样大规模的提高,并不合规矩。但现在若是降,也不大妥当……”
墨伊心里想:她这是慷他人之慨啊。反正不用,也不能直接落到她口袋里。
她赏了下去,下头再孝敬上来,可就落袋为安了……
墨伊无奈的笑笑,“这个还真是有些棘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