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白这般配合,不但没有插手地方政务的意思,更是大力支持,将缴获的大批财物主动送到了府衙的仓库中,无疑是向朝廷表明了忠心。
但凡叶白有别样的心思,不光是会插手地方政务,缴获的战利品也不会上交,虽然大秦王国并不缺这点东西,武安郡的府库就算空荡荡的,也能够从其他郡调集大批钱粮支援,根本就造不成什么影响。
可叶白这等行为,无疑是让很多人放心的,包括一些之前在朝堂上极力反对叶白封侯的官员们,在得知这个消息以后,也变得有些沉默了。
至少从目前而言,叶白并没有表现出什么不忠,对于朝廷的命令也是没有含糊,各地官员上呈的公文中,也是对叶白大加赞赏。
这个主意自然是刘伯温出的,本以为叶白会有些舍不得,谁知道叶白竟然连眼睛都没有眨一下。
上交的物资当中,粮草辎重什么的自然不多,20多万蜀军在金林府折腾数月之久,早就将储存的粮草消耗得差不多了,叶白也没有能够缴获多少,还要供应龙武卫,自然给不了太多,主要是一些金银、地契、房契、田契什么的。
每一座被收复的县城,都会有一场大规模的杀戮,那些为蜀军提供便利,甚至直接投靠蜀军的家族、商人们可是倒了大霉,被叶白杀了个干净。
叶白本就出身寒门,被那些世家门阀、将门世家当成了敌人,屡次设局坑害他,在朝堂上诋毁乃至弹劾他的也是这些人,双方属于的立场、利益不同,很难融洽。
既然对方多次出招,想要置他于死地,叶白自然不会坐以待毙,也没有想着与他们和解,作为一个挂逼来说,有时候做事完全可以激进一些,所以叶白是半点面子都没有给这些人,统统杀光,还将他们的罪行公之于众,换来了百姓们的支持和拥护。
因为叛军的缘故,元石县闹出了一场灾难,但凡有钱一点的家庭都被叛军攻破,薛仁贵进城之后,不但剿灭了叛军,更是将叛军劫掠的战利品都缴获了下来。
按照叶白的吩咐,这些东西,薛仁贵一件都没有留,全部上交,落到了新任县令,也就是融合魏冉文臣卡的人手中,等于是左手换右手。
不光是元石县,其他县城也是同样的道理,其实叶白是半点都不亏,所谓的上交战利品,本就是交到了自己人的手中,更有兵将卡牌系统给与的奖励,赚大发了,也是他听到刘伯温的建议和理由之后,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下来。
至于刘伯温的理由,那倒也简单,一来是向朝廷展现忠心,证明自己没有野心。
朝堂上的大佬乃至皇室,不断设局,想要坑杀叶白,除了世家与寒门之间的立场和利益之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对于叶白缺乏足够的了解。
仅仅是从兵部的档案中,知晓了叶白的身世、年龄而已,对于他的能力、性格等等几乎可以说是一无所知,甚至连面都没有见过。
在什么都不知晓的情况下,如何能够放心让叶白成为侯爷,转给掌控20万大军,这要是叶白造反,那后果比蜀国、草原骑兵入侵还要可怕。
这些动作,自然是不可能彻底打消皇室和某些大臣们心中的担忧,可却会影响他们的判断,只要他们心生疑虑,就不会选择一棍子将叶白打死。
尤其是皇室,或者说那些企图争夺皇位的皇子们,叶白这样一个能打,手中握有战力强悍大军的侯爷,无疑是一个有力的支持者,若是能够拉拢过来,他们夺取皇位的机会就会大增。
刘伯温的目的,就是想要改变有些人心中的看法,用一些钱财换取支持,改变叶白的处境。
虽然到目前为止,来自各方势力的阴谋,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对叶白造成什么损失和伤害,反倒是给他创造了机遇,让他占到了便宜。
可作为一名智谋属性达到100点满值的绝世文臣,考虑事情的时候无疑会全面许多,向来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
那些世家门阀、将门家族在大秦王国传承那么多年,底蕴深厚,有什么样的手段,谁都不清楚,他们真要齐心协力地谋害某个人,估计连皇室都未必能够保得住。
再加之之前的谋划全部失败,也是因为他们对叶白缺乏足够的认知和了解,尤其是对叶白的实力出现了误判,以为是一个幸运的小子,随手就可以拍死的那种,压根就没有太过认真地出招。
随着时间的推移,叶白暴露的实力会越来越多,手里没有了更多的底牌,那些人的谋划将会更加完善一些,稍有不慎就会落入陷阱之中,甚至万劫不复。
立下一个“忠心”的人设,世家门阀和将门家族的立场是否会发生改变,有些不太好说,可皇室那边的态度肯定会发生变化,不需要皇室做太多,只要稍微透露一点风声,或者有些举动,其他人就会略微收敛一些,叶白的处境也就会更加安全。
这只是其一,还有另外一点,蜀国入侵,金林府、西城府的各个家族、商人可谓是损失惨重,既有被蜀国屠杀劫掠的,也有被叶白斩杀的,这些人的确是一些小角色,但他们背后的关系却是相当复杂。
多方势力都出现了损失,不可能没有什么反应,肯定会有所动作,别的不用提,只要等两府之地稳定下来,必然会有人打着遗孤的旗号找上门来,想要拿回属于自己的家产。
被蜀国杀害的家族,幸存者重新要回家产,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光靠他们自然是不可能,可若是背后有人推波助澜,情况就不一样了。
叶白若是选择独吞,必然要独立承担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小部分家族,他或许不用在意,毕竟手握重兵,一般人也没有这个胆子前来讨要。
可背后的势力太多,叶白可就未必能够扛得住了,真要是全部拒绝,那就等于是与大秦王国近乎九成的势力全部撕破脸皮,在王国内部寸步难行。
现在将大部分的财物,尤其是不动产全部上缴各地衙门,就等于是将这些官员们拉下了水,连同他们背后的势力也不可能置身事外。
正所谓财帛动人心,各地官员中饱私囊的事情在大秦王国内部向来都不罕见,区别只在于贪心与否而已,有些人心太贪,结果被推出去当了替罪羔羊,有些人做事有度,自然就青云直上。
往日里要想贪腐还有些麻烦,要打点的环节太多,账目更是要清楚,还要防备有人细细调查,到手的其实不多。
可眼下就不一样了,叶白上缴给各地衙门的大多都是不动产,金银只有很少的数量。
这些产业对于各地衙门来说,也没有太大的意义,毕竟他们也不能自己去经营吧,所能够做的无非就是转手卖给其他人,换取金银罢了。
懂的都懂,处理这些资产的过程中,可以操作的地方就太多了,不管是低价购买优质资产,还是把资产卖给自己人等等,都是分蛋糕的一个过程。
这么多的资产,眼红的人可不少,那些高高在上的大人物们或许看不上,可他们手下的人呢,家族的后辈子侄们呢,不可能不出手。
只要他们伸手,就等于被拖下了水,无法置身事外了,面对苦主的讨要,都不需要叶白出手,这些既得利益者就会出动出力,解决这些事情,毕竟真要将产业交还回去,损失的可是他们,跟叶白没有半点关系。
舍弃一些不动产,就大大改变了叶白的处境,甚至祸水东引,引起了某些世家门阀、将门家族的内斗,转移了矛盾,一石二鸟之计相当之高明,只能说不愧是刘伯温。
当然了,这背后的内情,叶白一开始是不知道的,以他的脑子也想不到这么深层次的东西,还是刘伯温担心叶白不同意,主动解释了一番。
听得叶白深感佩服的同时,也是感觉有些好笑,他承认刘伯温是好意,更是千古智者,可却忽视了叶白的成长速度。
不管其他人如何搜集他的情报,得到的永远都是过时的情报,就眼下的局势,几乎每一天,叶白的实力都会发生变化,换言之底牌永远不会失去,用掉一张,还有好几张,永远都会让人捉摸不透。
此外,要改变某些人的态度,他有着更加简单的办法,那就是直接融合卡牌,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问题,根本就用不着舍弃任何利益。
心中虽然有底气,但叶白却也没有拒绝刘伯温的建议,这个计策本就精妙,成功的几率几乎是百分百,没有理由拒绝。
而且有足够的应对之法是一回事,可纵容别人设局坑害自己,那又是另外一回事,谁也不会有这等癖好。
此外还有一点,刘伯温的计划刚刚实施,原本几乎一日一封的催促公文就再也看不见了,已经说明了刘伯温的谋划成功了,乐得清闲的叶白,自然不会去打破这份安宁。
为了奖励,他也想要尽快西进,与草原骑兵开战,可却也不能太过急切,需要一些时间做好更充分的准备,刘伯温能够帮他争取时间,他又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