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177章 风起长京(下)

天下大势,浩浩荡荡。

隆武元年八月二十五日,隆武帝于长京城奉天殿内召开朝会,在京内阁大臣、各部主贰官员、都察院、大都督府留守官将、各司监大员等文武百官,均列于其中。

甫一开始,皇帝即颁发诏谕,于长京城外重建五军、三千、神机三营,“京军”三大营重新担负起了戍守京师的重任。此外,隆武帝又将先前护卫长京安全的效国军,转戍皇宫,一仗未打的效国军,却由此成为了“禁军”。

在重建“京军”与“禁军”的同时,隆武朝廷的政治格局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皇帝为了加强自己对朝政的掌控力和巩固皇权,便趁此机会,对自己的亲信重臣进行了一番“微调”。

他先是加堵胤锡为太子少保衔,然后又任命其为川鄂豫三省督师,让其以内阁大臣加太子少保的头衔,总督三省军政大事。堵胤锡是忠直之臣,隆武帝向来对他信任有加,而将其外放三省督师,皇帝为的就是加强自己在外的军事力量,防止将来出现“孤掌难鸣”之境遇。

至于堵胤锡离开中枢后,空缺出来的兵部尚书一职,隆武帝属意张同敞继任。张同敝是名臣张居正的曾孙,其家世于两湖之地赫赫有名,适逢其又赋闲于老家江陵,隆武帝遂大胆重用张同敝为兵部尚书,以期望其奉曾祖父之余烈,重振大明国势,同时也是希望借用其家族势力,为皇帝所用。

一内一外,相辅相成。

隆武帝将此谕下达后,顺势将他苦思已久的另外一件关乎国本的大事,明发天下。

从朱聿键坐上大宝之位开始,他便苦于自己班底不足,而处处受制于人,所以他才会重用孙稷侠、堵胤锡、张同敝等人,想要借助他们的势力来中兴大明,这种做法在短期内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终究是只可解燃眉之急,不是长远之计。

而要想真正充实自己的班底,只能走一条路径——重开科举。

科举是一个国家得以延续的基础,也是关系到皇明再兴的千秋大业,隆武帝对此极为重视,先前由于朝廷还处于危急存亡之秋,不适宜推行,现在既然国家暂时平稳了下来,正好推行这件大事。

隆武帝下谕,他先是决定在长京重设国子监,然后又将素有大儒之称的朱天麟,擢为詹事府少詹事,兼任国子监祭酒;最后敕令礼部于九月举行“秋闱”之试,将大明朝的科举制度逐步恢复起来。

对于皇帝要恢复科举之事,奉天殿内的文官集团尽皆支持,他们都是从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这才走上大明朝的权力中枢的,因此对此事都极为重视和热切。于公来说,这关系到隆武朝廷的选官任官制度走上正轨;于私来说,这也事关在场衮衮诸公的家族利益,谁不希望自己的家族子弟能进士及第、入朝为官呢?

反倒是武夫们,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他们更在意的是,有功将士的封赏问题。

对此,皇帝当然心知肚明,他看向了武官班列。

当先一人,三品绯红大袍,衣袂飘飘,正是易政道易司马。

大都督孙稷侠征战在外,留守大都督府的左司马易政道就担负起了入朝的重任。他也不含糊,当即向皇帝呈递了第一份东征功臣名单,这是三日前,孙稷侠着急脚递急送至大都督府的,易政道正好趁此机会亲呈御前。

秉笔太监陆乾将这份名单从易政道手中接过,然后小心翼翼转呈隆武帝手中。

皇帝将名单展开一看,上面的人名不多,但每个人的名字后面都列好了其功勋战绩,以及拟拔擢的官职。

隆武帝仅是过了一道目后,便将这份孙稷侠亲笔写就的恩赏名单,全部同意。

其中,项戈就任浙江巡抚,杜怀仁为浙江总兵官;

李定国任安徽总兵官,暂领江北军政诸事。

福建方面,免去郑芝龙的总兵官职,以其子郑森继任,并任命吴闻礼为福建巡抚。除此之外,隆武帝还特地赐名郑森“成功”二字,以彰其徳。

眼见皇帝这么爽快同意,易政道倒是松了一口气,他还真怕卡壳,毕竟这些日子他一直在观察朝廷的风向标,对皇帝的心思,亦进行了一番揣测。

易政道却是想岔了,谁是谁非,隆武帝心中自有一杆秤。况且孙稷侠呈递上来的这份拔擢名单,名为恩赏,实为契合东南方战局之需要,皇帝当不至于耽误正事。

朝会进行至此,无论是组建京军、微调部阁大臣,还是重开科举、封赏有功将士名单,四大事项推进的都很顺利,内阁首辅何腾蛟、都察院左都御史张慎言等重臣都没有站出来反对,隆武帝心情一时大好,这林林总总一大堆,算是将他旬月以来积累的政务做了个了结。

何太师当然不会反对上述事项,除了封赏一事,其他三大事项都和自己的利益没有根本冲突,其中组建京军之事,甚至都是自己提出来的,他乐见其成。至于孙稷侠提出来的那几名大员拔擢之事,何太师现在也不必要去反对,因为东南疆域如今都还是隆武朝的前线,他去反对作甚?

最重要的是,这还只是个开始,因为谁都知道大菜还没端上来呢,那就是关于楚国公孙稷侠的封赏问题。

单从爵位上来考虑的话,孙稷侠现在已经是国公之爵,再要往上走,那可就是封王了。

按照太祖皇帝定下的规矩,国公之爵,已经是对有功之臣的最高酬赏了,即使是开国功臣常遇春、徐达等人也不过如此。当然了,国朝也不是没有异姓封王的先例,不过无一例外都是追封,还没有人可以活着封异姓王。

可人家孙稷侠确实创下了近几十年以来明军战绩之最,无论是歼灭八万清军,亦或是复土三千里,都是提振民心士气、扬我国威的大功之事。虽然说明军暂时无力收复南京,但任何人都无法抹去孙稷侠那璀璨夺目的光辉,在如今长京的士绅官民中,孙稷侠已经有“气吞十万鞑虏”、“大明军神”等诸多美誉和头衔,备受世人推崇。

从这一方面来说,孙稷侠封王,那也无可厚非了。

只是......现在就封王了,那等以后收复南京了怎么封赏?

要真有一天,他驱除鞑虏,收复神京了,又待如何?

所以在朝堂衮衮诸公看来,孙稷侠的封赏问题,实则是一件烫手山芋,谁也不敢妄自开口,就连何太师都在三缄其口,这是一件关乎政治前途的敏感问题。一个不好,得罪的可不仅仅是孙稷侠等一干武夫,还极有可能会让皇帝陛下心生怨怼,这才是最为致命的。

何太师肯定是反对封王的,但现在皇帝都没有开口,他也不会傻到跳出去当这个“出头鸟”。

眼见臣子们都不敢接这个话茬子,隆武帝无奈只好暂搁此事,反正现在孙稷侠等东征大军,还远在千里之外,尚有时间从长计议。

这封赏之事,皇帝陛下也头疼呀~

CC读书推荐阅读:超凡农民大明最强皇太子封州王将军好凶猛类似小说玄武裂天大唐:从败家开始当地主三国:乱世第一枭雄医妃惊世三国小术士雷武三国:开局被曹操封护国瑞兽农家小子的古代上进日常帝王绝宠:不做帝王妃(完结)大明之最逍遥太子暗夜风声香炉通古今:我养成了大乾女帝!在下崇祯寒门帝路:从采花大盗开始邪龙狂兵在异界开医院没有那么难吧十月战败,看我李景隆逆风翻盘美漫丧钟超神特种兵王中兴之主南宋之霹雳风云红楼之挽天倾明末:边军不退直播:跟着后辈开开眼江海潜寻铁骨通古今:带国家队下场营救大将军啥!那小子竟然不想继承帝位?带着仓库去三国交锋越战的血世子世无双带着基地回大唐小生真不是书呆子嬴政:东巡假死,皇帝换人了?大清隐龙红楼大官人开天鸿蒙诀亮剑:开局战俘营,我带和尚打鬼子让你入京当质子,你登基为帝?大汉反王全家殉国变痴傻,清醒后我权倾朝野!医妃惊世(魅王宠妻:鬼医纨绔妃)期待在异世界大唐混子谍海孤雁
CC读书搜藏榜:西辽崛起:封死欧洲中世纪水浒汉窝囊废因为他们缺个好哥哥超神全能兵王回到三国做强者贞观造盛世东晋:从谢道韫咏絮开始无敌赘婿:只想咸鱼的我被迫营业逍遥世子爷猛卒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李炎道魂最强特种兵之龙王小军阀神话三国:我的词条无限提升驻马太行侧大唐:从败家开始当地主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三国:我是曹操外孙从勃兰登堡到神圣罗马帝国虚构三国系统:穿越,我用加特林反清复明帝国之鹰大唐:爱卿,您就出山吧!乱世边城一小兵烽火之烈焰兵锋新书开局盘点十大武将大明万户侯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历史:刷视频吐槽历朝历代汉末新玄德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白泽府除妖记大秦从抽卡系统开始白衣钟离传半缘修道半缘君(GL)最强狼兵血脉撒满世界倾世桃花之凤凰劫【完结】萌宝:咱家狐仙是情兽我都快成仙了,你说让我当太子?重生之大鄫皇子重生水浒我是西门庆穿越之农家医媳明末最强走私犯无限电影世界掠夺隋唐:开局杀隋文帝祭天东铎王朝女尊之倾城王女乱天下三国之太史子义萌后不乖,帝要掀桌
CC读书最新小说:烽火淞沪重生古代:从军户到一统山河!我,朱允熥带大明走向日不落,老朱直呼赢麻阿姐,我中举了!天命缉凶录抗战:开局一把枪,发展成列强百万铁骑踏龙城,你管这叫疯癫王?边军:从将门奴仆杀到九五至尊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穿越后,我靠种田称霸天下抗战之重生当新四军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李渊:捡到野生皇孙,李世民懵了听闻我要退婚,娘子瞬间红温穿越弃子:凡日月所照皆为汉土!长生:我在大唐当土豪的那些年都贬为庶人了,再搞事我就反杀了!宋辽争霸:御虚门传奇千门36天局大秦:始皇帝,我真不吃软饭啊!大明皇侄:开局逼朱元璋灭倭三国:开局一个碗,看吾三造大汉起兵谋反!你们真当朕沉迷修仙?我是袁术袁公路大明:开局向朱元璋索要皇位三岁就带妹妹和童养媳闯贞观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饥荒年,我靠拾荒当皇帝!强国,从清末开始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娘子别画大饼了,快给我和离钱逼我去草原和亲,大军临境你哭什么?我乃边军一小卒重生朱雄英,带着淮西一脉造反四合院之我命由我不由天把我推给女将军后,女帝悔疯了亮剑李云龙我来助你做大做强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开局就是狸猫换太子最强毒士:女帝让我收着点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我,大奸臣!开局绑定女帝!大汉风云之少年王莽揭皇榜:我竟是太子大明:我是朱标他舅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暴君重生后,将原配妻子宠上天女帝送我去和亲,我奉天靖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