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言,朱由检便缓缓点了点头,随即回头看向随行跟过来的一众官员!
“今日朕带你们过来,就是让尔等都见识一番,朝廷过往至今的成果!”
闻言,群臣全都毕恭毕敬地朝着朱由检一拜。
现如今在一众文官眼中,朱由检现在就像是神一般的存在。
现在朱由检让他们往东,他们绝不敢往西!
“全凭陛下吩咐!”
随即,朱由检便看向范景文:
“先去火车作坊看看!”
这火车还有铁轨,现在也都是西山炼铁厂在打造。
闻言,范景文当即道:
“陛下,这火车的作坊前几日才新建完成,今日既然诸位大臣都来了,正好前去一探究竟!”
在范景文的引领下,一行人穿过繁忙的厂区,来到了新落成的火车作坊前。
工坊内,工人们正忙碌地组装着火车的各种部件,巨大的车间内充满了金属碰撞的清脆声响和蒸汽机轻微的轰鸣。
硕大的零件在铰链机的挂钩上缓缓升起,最后进行组装,看得在场众人
“陛下请看,这便是火车最为核心的部分,蒸汽车头,之前已经在京城郊外实验过了,动力十分强劲。”
范景文指着一台即将组装完成的火车头,详细介绍着其内部构造和工作原理。
而跟在朱由检身后的文武百官对此也是啧啧称奇。
“陛下,如此庞然大物,命名为火车,难不成这东西也会像蒸汽四轮车一般,驰骋四方?”
“对啊陛下,这东西叫做火车,莫非能喷火不成?”
“这名叫火车的物件,车身狭长,若是遇到窄小的路段,又该如何行进?”
当即就有官员问出了心中的疑问。
毕竟在一众官员看来,这火车巨大无比,叫做车,便实在是匪夷所思!
闻言,范景文便给群臣介绍起这火车来。
“几位大人所言极是,不过,这火车之名,正是取其能如烈焰之车,疾驰于铁轨之上之意。”
“虽体型庞大,但其动力之强,速度之快,远超昔日之蒸汽四轮车。且火车不仅能载人,更能拉载重物,对于将来我大明粮草运输、大军调动皆有极大裨益。”
说着,他引领众人走近那即将完成的火车头,继续道:
“诸位大人请看,这蒸汽车头内置高效蒸汽机,通过燃烧煤炭产生蒸汽,推动活塞运动,进而驱动车轮旋转。”
“其构造精密,每一部件皆经过精心打造,确保运行稳定,安全可靠。”
群臣闻言,纷纷围拢过来,仔细端详着这代表着大明最新科技成果的火车头。
他们有的皱眉沉思,试图理解这复杂机械的工作原理;有的则面露惊叹,对这样一件前所未有的庞然大物感到震撼。
“范大人,这火车头既能拉动如此重的车身,那其耗煤量是否也极为惊人?”
一位老臣提出了自己的担忧。
范景文摇了摇头,笑道:
“这火车动力强劲,但其蒸汽动力极为巧妙,据测算,一列满载的火车,其转运粮草之成本,相较于传统马车运输亦或者漕运运输,能降低百倍!”
听到这里,群臣心中的疑虑逐渐消散,对火车的兴趣愈发浓厚。
便开始七嘴八舌地提出各种问题,从火车的运行速度到载重量,再到铁轨的铺设与维护,范景文一一耐心解答,场面热闹非凡。
朱由检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这一切。他深知,这火车与铁轨的出现,将会标志着大明正式进入工业时代!
随后,范景文又带着朱由检以及群臣,视察了农机、蒸汽车、铁甲舰零件等等诸多生产作坊。
这一趟下来,直接颠覆了文武百官对于所谓工业革命的看法。
毕竟对于他们而言,能够靠着火油就日行千里,转运百万斤粮草的火车,如有神力加持。
靠着火油便能在半个时辰之内开垦半亩良田的农机对于群臣更是匪夷所思的存在。
在离开之前,朱由检便又想着带群臣去看一看正在实验的火车。
“诸位爱卿既然方才已经看过了火车的生产作坊,不如趁着今日,再去看看京城东郊能够运转的火车?”
闻言,百官也都是来了劲。
虽然方才范景文已经给他们解释了火车的运作原理,但是群臣大多数也都是将信将疑。
听到皇帝要带他们去看能够动的火车,自然是欣然向往。
随后,朱由检便直接下令前往东郊。
一个时辰之后,朱由检在锦衣卫和群臣的簇拥下,来到京师东郊。
此刻,只见一列崭新的火车正静静地停靠在铁轨上,崭新的红漆反射出耀眼的光芒,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到震撼。
“诸位大人,这便是我们最新制造的火车,已经完成了多次实验,性能稳定可靠。”范景文一脸得意地向百官介绍。
朱由检微微点头,随即看向百官,示意范景文启动火车。
随着范景文一声令下,火车头喷出一股浓密的白烟,伴随着轰鸣的汽笛声,缓缓驶动起来。
随着蒸汽从烟囱中喷发,火车的速度越来越快。
在场的文武百官都被这一幕深深地震撼住了,全都屏气凝神地注视着缓缓行进的火车,眼中全是敬畏。
如此庞然大物,竟然能这般疾驰在钢轨之上,对于他们而言,简直不可思议。
火车在实验路段上往返行驶了几次后,缓缓停靠在众人面前。
一时间,百官全都啧啧称奇起来。
“陛下,今后我大明有了这等利器,江南各地的粮食转运,就能省去诸多麻烦!”
“别说是运江南的粮食了,日后就是去关外,也是须臾之间!”
“而且这火车,一来不像马匹需要休息,二来也不需人力,行动起来呼呼而动,不知疲倦,全是好处啊!”
“陛下能研制出此等神器,真乃我大明之福,天下之福!”
朱由检闻言,一脸平静,随后缓步走到众人身前:
“火车铁路,乃是我大明之未来,诸位爱卿当铭记今日所见,回去后好工部也好,户部也罢,都要好生思量一番,如何将这火车之利推广至我大明两京一十三省,乃至关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