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六人定律呀!也叫六度分隔理论。这个定律指出,任何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最多六个中间人建立联系。具体点来说,两个陌生人之间,最多通过六个人就可以建立联系。?
六人定律是由社会网络研究提出的,它基于这样的一个事实:虽然世界各地的人们生活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但通过不断扩展的人际关系网络,最终可以通过六个人与任何其他人建立联系。这个理论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连接性和社交网络的复杂性。
六人定律不仅在理论上解释了社交网络的连通性,还在实际应用中有许多有趣的例子。例如,通过六个人可以联系到任何一位名人,或者通过六个人可以找到几乎任何你想要的信息或资源。此外,六人定律也被用于社交媒体和网络社区的研究中,帮助理解信息传播和人际关系的动态。
现在说得直白一点,就是我之前说的人找人。我们可以通过朋友的朋友,再通过朋友的朋友,以次类推,最多扩散十次,不超过一个礼拜,就能达到你想要的结果。”
“呃!被你这样一说,还真是的哈,看来也不是没有道理。”李珍眼冒小星星,用佩服至极的眼神看着陆阳。
“这不是我说的,这是有科学依据的,叫人与人之间关系定律,这里面有四大定律,分别是,相互依存定律,相互影响定律,相互尊重定律,相互信任定律。”陆阳向二人解释起来。
“这读书多的人就是不一样,死的都给你说成活的了。”毛剑青干笑两声,嘴上不承认,其实心里也是对陆阳佩服不已。
“好了,不说这个了,一会儿越说越远。我还有一件事和你们商量一下,我打算把食材的采购收回来自己人做。我们现在的店多了,再交给别人做我不放心,而且以后满城都是店,体量太大,别的一家人也做不下来。
越往以后走,用量只会增加,不会减少。我们早晚得有自己的采购团队,所有,我现在就想组建这么一个队伍,把食材掌握在自己手中,避免类似今天发生的事再度出现。”
“这个可以实行,我早想和你说这事了,一直没想好该怎么给你说。”毛剑青直接就表达出自己的意见来。
“我说你就是矫情,还不知道怎么说,这里就我们三人,店里目前能主事的也就咱三人,你怕什么呀?真不明白你是怎么想的。”陆阳埋怨毛剑青一句。
“这不事关重大吗,我不想好了怎么说,再说了,我也没你脑瓜子活泛,自然要认真思考嘛。”
“这个事明天就开始选拔人才,你们两人也上点心。要求就两点,业务精湛,人品过硬,里面的意思你们自己体会,有合适的人选可以推荐。同样的经过培训,合格后上岗,先从食材这一块开始,慢慢的过渡到耗材,以后所有店里所需要的东西都自己采购。
还有最后一点,现在店面开始多起来了,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一套完整的工作制度。这不行,因为每一个人的性格不一样,做事的风格也就不一样。胆大的,喜欢冒进,可能有冲动行事的风险;胆小的,谨言慎行,放不开手脚,做事又过于保守。
所以,我们要有一套完整的制度,用制度来教他们做事,也是监督他们怎样做事。避免店面多了,下面的人各自为事,做出许多不同的事来,现在我们才几个店,以后到了几十,几百个店,不得更是如此,那不得天下大乱。
今晚,你们也想一想,你们认为对店里有用的,可行的,合理的一些东西都过一过脑子。要求也只有三点,一是有利于统一管理,有利于长远发展需求;二是避利驱害,防伪杜渐,把一切负面的东西考虑进去;三是奖罚分明,有奖有罚,做到有功必奖,有过必罚,至于奖罚的标准和依据,也一同写进去。
今晚我也回去想一想,明天晚上我们再碰个头,把意见汇总在一起,然后打印成册,分发到每个分店去,让每一个人都知道,再然后,按照这个去自我要求,实现统一标准,统一作业,统一管理。”
“这么艰难的任务你交给我们去做,你还有没有人性,你以为我们都像你,脑瓜子贼灵贼灵的。”毛剑青听陆阳说完,第一个就表示不干,这比让他炒几十份火锅底料还难。
“这不是一人计短,两人计长吗?又不是让你一个人搞定这所有的一切,只是让你根据店里的实际需要,以及结合你这么多年的工作经验,把一些好的还有容易经常犯错的东西写下来。就算你写不出来,你在脑袋里理一理,有一个慨念也行啊,你把它们理出来,我来负责整理汇总,这不为难吧?”
陆阳知道毛剑青读书不算多,这东西要让他写的话,还真不可能实现,也确实是强人所难,这才给出一个折中的说法。
人嘛,各有所长,有人善谋,有人善伐,这就考验用人者的智慧和决心了,尽可能的做到知人善用才是一个合格的管理者。
毛剑青的长处不在管理上,他最好的位置就是厨房,这也是陆阳要培养毛剑青这方面技能的原因。
“今晚和你们说这么多,能明天执行的,明天就马上执行,需要时间的,也马上安排,尽快的做起来,我们必须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去完成这些,后面还有大仗要打,最少五年以后,我们才有喘气的机会,到那时,你们也是一方大员了,也就没有现在这么辛苦了。”
陆阳把自己近期的工作计划全安排下去,心里才觉得舒服一些,没有了在百花路火锅店的暴躁。
“对了,忘问你们,都会骑车不?你们以后也应该有出行的工具才行,我准备为你们一人配一辆摩托车,方便以后出行。”
“不会?”毛剑青尴尬一笑,直接说出来。
“我只会骑自行车,摩托车没骑过。”李珍也笑了。
“这不行,得马上学会,尤其是师兄,先整一辆自行车自己学一学,给你七天的时间,必须熟练掌握,会了之后马上安排摩托车。李姐这边,明后两天空了,陪我一起去看车,选一辆木兰系的女士车吧,使用权是你们的,所有权是我的,燃油费店里出。”
“你现在买下来,我也不会骑呀!总不能让我推着走吧!这样也好,连燃油费也省了。”李珍半认真半开玩笑的说道。
“你不是会骑自行车吗?这有什么难的!一个用脚蹬踏板,一个用手拧油门,其他不都一样吗,当初我学骑摩托车的时候,也就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也没见它有多难啊。”
“你以为谁都是你,和你一样是聪明人。”李珍拧不过陆阳,只得认怂,但嘴上却不服输的来了这么一句。
“好了,不说了,就这么定下来了,回头我空了带你去,等我安排行了。”
骑车回到水碾河家里,已经是十二点多钟。洗完澡之后,不知道是因为喝酒了,还是心里忧着店里的事,陆阳一点睡意也没有。
既然睡不着,陆阳趁着思路清晰,坐在书桌上拿起笔,开始制定起店里的工作制度。
凌晨三点半,陆阳仔细的从头到尾看了一遍自己刚刚起草的工作制度,觉得已然概括了自己所有的思想,这才满意的合上记录本,躺上床,沉沉的睡过去。
上午八点多,窗外的一抹朝阳斜射进房间,陆阳揉揉双眼,双手十指交叉举过头顶,伸了个懒腰,这才意犹未尽的起床。
匆匆的吃过早饭,陆阳骑车往双桥路驶去。说是早饭,其实也就是一碗清水挂面,从四月份爷爷奶奶回乡下老家后,陆阳就没有真正意义的吃过早饭。
火锅店门口,陆阳停下车,此时,田玉芳正在记录今天到店的食材账单。
“小田!记录完了之后,你过来找我一下,我有事和你说。”陆阳看了一眼田玉芳,这才开口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