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通天,本座已经忍你许久了!只要一见面,你就对本座冷嘲热讽,真莫不以为本座怕了你不成!”元始天尊怒气值直接拉满,脸色铁青,手中的玉如意微微颤动,显然已经怒不可遏。
他冷冷地盯着通天教主,语气中带着毫不掩饰的愤怒与不屑。“你是不是觉得本座的盘古幡不利否?还是以为,没了诛仙四剑,本座就拿你没办法了?”
通天教主闻言,冷笑一声,手中的青萍剑微微扬起,剑锋之上寒光闪烁。
他毫不退让,语气中带着讥讽:“元始,你少在这里装腔作势!当年你们联合外人破我诛仙剑阵,夺我四剑,这笔账本座还没跟你算清楚呢!今日你若不服,大可再做过一场!”
眼看两人剑拔弩张,气氛瞬间紧张到了极点。鸿钧老祖眉头微皱,一挥拂尘,身形一闪,已然站在元始天尊与通天教主之间。
他的声音低沉而威严,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好了,元始,通天!你们二人皆是本座弟子,何必如此针锋相对?”
“元始,”鸿钧老祖目光转向元始天尊,语气中带着一丝劝解,“你将诛仙四剑归还于通天。封神之事的过往,就此作罢吧。”
元始天尊闻言,脸色微微一变,显然有些不情愿。他犹豫片刻,低声说道:“师尊,这诛仙四剑乃是截教的气运之物,若是归还,恐怕……”
“元始,”鸿钧老祖打断了他的话,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你们是同门师兄,你又是通天的二兄。荷花白藕青荷叶,三教原来是一家。何必一定要争个输赢?”
太上道德天尊也上前一步,缓缓说道:“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他的声音温和而深沉,仿佛在提醒二人,同门之情不可忘。
通天教主冷哼一声,语气中带着讥讽:“哼,太上、元始,你们也是说得好听!但你们干的事?当年封神量劫,你们联合外人破我诛仙剑阵,杀我截教弟子,如今却在这里假惺惺地说什么同门之情?”
鸿钧老祖闻言,目光一冷,语气中带着一丝威严:“通天,是非自有曲直,过去之事,无需再提。今日,诛仙四剑归还于你。但若你以后再以诛仙四剑之利逞能,本座必不饶你!”
说罢,鸿钧老祖手中的拂尘轻轻一点,四道寒光从元始天尊身后飞出,正是诛仙四剑——诛仙剑、戮仙剑、陷仙剑、绝仙剑。四剑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稳稳地落在通天教主面前。
通天教主见状,眼中闪过一丝喜色。他伸手一挥,将四剑收入袖中,随后向鸿钧老祖拱手行礼:“是,师尊!弟子谨遵教诲。”
元始天尊脸色难看,显然对鸿钧老祖的决定极为不满,他张了张嘴,似乎还想说什么,却被鸿钧老祖抬手制止。
“好了,元始,不必再说了。”鸿钧老祖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还是说一说神碑之事吧。你们二人如此纠缠,实为不雅,让外人看了笑话。”
他说罢,目光冷冷地扫了一眼站在一旁的准提圣人与接引圣人,语气中带着一丝警告:“往日之事,终成因果,会有了结的一天。”
准提圣人与接引圣人闻言,脸色微微一变,连忙低下头,不敢多言。
他们心中清楚,鸿钧老祖这番话,不仅是对元始天尊与通天教主的警告,也是对他们二人的敲打。
鸿钧老祖见众人不再争执,微微点头,语气中带着一丝凝重:“神碑之事,事关重大。诸位需齐心协力,不可再因私怨误了大事。”
他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圣人,最终停留在那七十二座神碑之上,眼中闪过一丝深邃的光芒。
这些神碑,高亿万丈,屹立于混沌的深处,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某种古老的秘密。
“本座观这神碑,每次量劫必有异动。”鸿钧老祖缓缓说道,声音中带着一丝思索,“似乎这些神碑与洪荒的量劫有着某种不可分割的联系。”
“是的,本座也发现了。”后土娘娘接过话头,语气沉稳而厚重,“每次洪荒量劫之时,这神碑都会发出异动,不仅如此,神碑下方的土地也会发生一些变化。
这些变化,似乎与神碑的力量息息相关。”
“那绝对不是墓碑!”太上道德天尊摇了摇头,语气中带着一丝笃定,“依本座看来,这些碑文更像是某种功法,或者是某种古老的传承。它们的排列方式与文字结构,与墓碑的格式完全不同。”
“对,不可能是墓碑。”通天教主附和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屑,“首先,墓碑的格式与这些神碑完全不同;其次,这些神碑的排列方式也过于密集,根本不符合墓碑的常理。”
“应该是墓碑。”后土娘娘依旧坚持自己的观点,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坚定,“这碑上的文字,就是墓志铭。本座还研究出了一些字,虽然无法完全解读,但有两个字我们可以肯定,就是‘鸿蒙’二字!”
说罢,后土娘娘一挥手,两个古老的文字浮现在众人面前。这两个字形态古朴,笔画复杂,仿佛蕴含着无尽的玄奥。然而,在场的众人却看得一头雾水,显然无法将这两个字与“鸿蒙”联系起来。
孙刑者远远看着,心中暗自嘀咕:“这两个字后土是怎么和‘鸿蒙’联系到一起的?明明没有一点关系好吗?”
“不可能是墓碑。”太上道德天尊再次反驳,语气中带着一丝不耐,“墓碑没有这样的样式。现在唯一可以确定的有几点:第一,这些神碑共发现七十二块,每块高亿万丈,屹立于混沌与洪荒的交界之处。”
“第二,这些神碑由一个阵法组成,平时微微发热,仿佛在积蓄某种力量。”
“第三,每当洪荒有量劫之时,这神碑都会有异动,似乎与量劫的因果息息相关。”
“第四,神碑上的文字一定记录着某种重要的事情,但与墓碑无关。这一点还需要我们继续努力研究。”
“第五,关于神碑的阵法与材料,目前我们还没有一点头绪。这些神碑的材料,既非混沌之物,也非洪荒之物,仿佛来自另一个世界。”
鸿钧老祖听着众人的讨论,眉头微微皱起,目光中闪过一丝思索之色。
他缓缓说道:“诸位所言皆有道理,但这些神碑的真正秘密,恐怕远非我们所能想象。或许,这些神碑与盘古开天之前的混沌有关,甚至可能与大道有关。”
“研究这些碑文的确可以感悟大道!”太上道德天尊点了点头,语气中带着一丝赞同。成圣亿万年,混元大罗金仙一步一重天,每一重天所需的法则之力都是前一重的一倍多。研究这些神碑,虽然深奥难懂,却是比苦修来得更快一些。这也是为何他们八位圣人一直在此研究神碑的原因。
就连西方二圣的修为也有所长进,虽然圣位依旧没有精进,但他们对大道的感悟却更加深刻了。
“此外,本座觉得,这七十二座神碑,或许只是冰山一角。”鸿钧老祖缓缓说道,目光中带着一丝深邃,“这迷雾之后,可能还有更多神碑。总之,这些神碑似乎与混沌、洪荒有着诸多关联。也许,只有掌握了这些秘密,我们才能更进一步,甚至超越天道,触及大道的真谛。”
“是的,道祖。”太上道德天尊微微颔首,语气中带着一丝思索,“这些神碑的奥秘,或许正是我们突破当前境界的关键。”
然而,就在此时,接引圣人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鼓起勇气开口说道:“道祖,当下洪荒之事似乎有变数,贫僧二人想回洪荒一趟,不知可否?”
鸿钧老祖闻言,眉头微皱,目光冷冷地扫向接引圣人,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满:“没有变数。洪荒之事,一切皆在天道掌控之中,你们不必多虑。”
接引圣人被鸿钧老祖的目光所慑,心中不由得一紧,但他还是硬着头皮继续说道:“道祖,西游量劫为何改为佛法东渡?还有这末世量劫,似乎与设定好的有所不同,还请道祖明示……”
鸿钧老祖冷哼一声,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大势不可逆,小势可改。至于是西游还是佛法东渡,只要达到天道兴佛门的目的即可。大兴是兴,小兴也是兴。至于此次末世量劫,量劫之后,洪荒将彻底结束人、神、仙、魔混居的时代。天道大势如此,你们不必担心。”
接引圣人闻言,心中虽有不甘,却也不敢再多言。他知道,鸿钧老祖的决定不容置疑,更何况,天道大势的确不是他们能够轻易改变的。
准提圣人见状,连忙上前一步,恭敬地说道:“道祖明鉴,贫僧二人只是担心洪荒之事有所变故,既然道祖已有安排,贫僧二人自当遵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