舅舅他们刚离开,大堂哥他们就满面春风地回来了。他一见林东阳,就高兴地说道:“东阳,我们的活找好了!掌柜的让我们明天就上工,先干半个月试试。要是这半个月干得好,以后就常年用我们,一天还供中午和晚饭呢!一年能赚三两多银子!”
林东阳一听,心里也乐开了花。他知道,父亲他们在码头一年辛辛苦苦也只能赚七八两银子,而且工作又苦又累。现在大堂哥能找到这份一年能赚三两多银子的活计,已经多过农村一家人全年的收入了。
更何况,在镇上找到活计,也算是在这里站住脚了,今天真算得上双喜临门,在这里还得感慨一句,东明小弟的运气是真好。王大娘手里紧握着那份解决了她两年多麻烦的契约,心中满是欢喜。
她听到林东阳和大堂哥的对话,便走过来,笑容满面地说:“那你们今天就在这住吧。正好还剩下些柴火,我去把那屋的炕烧一烧,你们就可以用我老头子以前的铺盖了。”
林东阳感激地回应道:“大娘,真是太谢谢你了。不过我爹晚上应该会过来,到时候我们再商量看怎么安排。”
王大娘听后,点了点头,于是也不再多说什么,之后,王大娘便招呼林东阳几个人到西屋去收拾屋子,连厨房也一并清理了。大家忙忙碌碌的,但心情都格外愉悦,因为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落脚之地。
到了晚上,他们在王大娘家吃了一顿简单的晚饭。
吃过饭后,外面突然传来了喊声:“林东阳在吗?”林东阳心中一动,赶紧走过去打开大门。只见门外站着他的父亲、大伯和四叔,这才刚刚傍晚,林东阳注意到父亲林福清、大伯和四叔的面色,猜想他们可能还没吃晚饭就直接赶过来了。他连忙问道:“爹,你们吃饭了吗?”
林福清回答道:“我们还没吃呢,不过我让工棚里的工友给留饭了,一会儿回去吃。你不用操心我们,我和你大伯还有四叔过来看看情况。”
林东阳听后,赶紧把他们领进大门,并介绍了王大娘的情况。林福清等人听了之后,对王大娘的遭遇感慨不已,同时对林东阳提出打井,并让王大娘随便使用的想法表示赞赏,夸他想得周到、做得好。
接着,林福清等人四处走动,观察了一下周围的环境。他们告诉五个孩子,今晚上他们先去工棚挤一宿,晚上不在这里打扰王大娘了。因为王大娘毕竟是一个女人,尤其还有这样的坏邻居,而且这个邻居欺负王大娘时,其他的邻居并没有人帮王大娘的忙,想想也知道这些邻居是什么人,所以尽量不要落人口实。
林东阳等人听后,连忙表示赞同。林福清又安排林福水回码头,让他把留的饭带来,并把那些工友带过来几个。他们计划先把院子里的石头和杂草都规整一下,再到码头管事那里借几个火把,准备晚上多干点活。
林福清自己则走到旁边邻居那里,看了一下他们砌墙的进度。发现墙还有一大半没有砌完,他便告诉邻居家,一会儿他会带人过来帮他们把这个砌完,这时坏邻居,真是不敢再去抱怨,连忙表示感谢。
转身回来后,林福清跟王大娘说:“还是今天连夜把这个墙给他砌完吧,省得他们再来打扰你。”
王大娘听后,不由得连声感谢。她知道,有了林福清等人的帮助,她终于可以安心地住在这里了。王大娘连忙去烧水,想着一会儿人过来干活,可以喝点热水暖暖身子。这时,林东山走过来,告诉大伯林福仁一个好消息:他和老二还有一个堂弟在这里找到了活计,已经说好明天去上工。如果干得好,每年基本上能有三两多银子的收入。
林福仁听后高兴坏了,他没想到才进了两趟镇上,孩子们就能找到活计。他觉得这实在是幸运,于是来找林福清商量孩子的安排问题。
林福清听后,觉得都是一家人,住在一起就好了。毕竟这个地方也这么大,就算是把全家人搬过来也够住。于是,他把林东阳叫过来,说明天等老爷子过来,让他看着安排一家人怎么住、怎么建房。
然而,林东阳却直接拒绝了父亲的提议。他认真地说:“这个院子确实够我们一家人一起住,但是一家人都住在这里头,以后的生活并不容易。我们现在得考虑以后,所以我想把这块儿建成像你们现在住的工棚一样,租出去。老爹,你算一下,一个工人住在这里,一年交一两银子,30个就是30两。买房的钱就回本了,而且这么大的院子还可以做别的营生。咱们攒够了钱,到时候再买房子不更好吗?”当然,账不像林东阳算的那么简单,但架不住大伯和父亲好忽悠啊,
林福清和林福仁听后,瞠目结舌,但是细细思考后他们觉得林东阳的想法很有道理,但是大家都觉得林东阳三个月的租金要一两银子,太贵了,相当于村里一家人小半年的收入了。
毕竟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啊!他们担心没人愿意租用这么贵的地方。然而,林东阳却反问道:“你们想想,如果每年能多干三个月的活儿,只需付出一个月的工钱就能多挣两个月的工钱,谁会不愿意呢?”他接着说:“况且,我们这里不仅安全有保障,还都是乡里乡亲的,没有外人来,更不会发生丢东西、失窃等问题。”林福清等人一听林东阳的建议,都觉得十分有理。
在镇上,要想找一个安稳的住处确实不容易,不仅要面临被房东随时撵走的风险,还要担心自己的财物安全。就像林东阳所说的,有时候东西放在那里,会被人偷走,也没人给你看管。最主要的是没有人租短期的房子,人家都租长期一年的,那短期的租完之后,其他的时间就没有人租了,这也是为什么他们这几年虽然一直想在镇上租房,但始终没有租到的原因。
而且,如果他们确定要在这里租住的话,还可以雇一个人早晚烧水。这样,他们早上走的时候就能喝口热水,用热水洗把脸,晚上回来的时候也能喝点热水,再用热水烫个脚。这种待遇,在别的地方可是花钱也找不到的。
别忘了,在镇上,大部分人家是没有水井的。在镇上,仅有八口由县衙打的大水井是免费提供给镇上居民用水的。然而,镇上的人口众多,如果都去这八口井打水,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有钱的人家通常会在自己家里打井,以确保用水的方便和充足。
但是,大部分镇上居民是没有自家水井的。打井既需要金钱,又需要空地,他们只能依靠去别人家买水,或者等待附近的村子有人担水上镇来卖。
王大娘家没有打井的原因,确实是因为打井的费用不菲。一般来说,打一口井至少需要六两银子以上,如果是大井的话,更需要三四十两。这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无疑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再加上王大娘家旁边就有一条小河,他们便一直依赖着河水生活,从未考虑过打井的事情。
然而,世事难料。王大娘家突遭变故,导致现在吃水变得特别费劲。她不得不每天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河边取水,然后再提回来,
所以,听到林东阳提出打井的建议,并愿意承担打井的费用,王大娘心中充满了感激。她知道,一旦井打成,他们就可以随时随地用水,再也不用为吃水而发愁了,既省了钱,又省了事,所以王大娘才同意三十两就把房子卖了,因为这涉及到以后的生活,那才是长远的,
林福清等人听完也觉得有理,但还是要等明天老爷子来商量再说,这时,四叔领着他们的工友过来了。本来林福清只准备找几个人过来帮忙,但现在是淡季,并没有多少工作,大家正好也不累,所以就全都来了,一共27人。其中,林家村有20人,林东阳大舅的村子有十人包括大舅和小舅以及其他几个姥姥家的亲戚,这些人都在林福清的带领下工作。
在林东阳的指挥下,林福清也逐渐学会了与人打交道的本事,他见人敢说话,不怯场,这使得他们在码头上更加得心应手。这也正是林东阳的三舅给他们介绍这个工作的原因。如果没有一个好的领头人,这个活是很难干长远的。
现在,林福清跟码头上的张管事关系挺好的。张管事曾跟他说过,冬天的三个月虽然冷也累,但是收入确实不错。而且如果常年干的话,主家喜欢这样的伙计,也可以安排一些其他的活来干。但是因为冬天工棚太冷了,没法居住,所以这几年他们并没有太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