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别看吴璃只有十九岁,毕竟已经登基快一年了。
身为皇帝,每次上朝都要面对一众老奸巨猾之辈,要跟这群人勾心斗角,心性城府早就得到了极强的锻炼。
因此看着苏清和开始解释,吴璃仅仅是摆出了倾听的架势,不光表情没有任何变化,连眼神都古井无波,让人瞧不出丁点反应。
苏清和没办法,只能按照自己想好的方式,接着说道:“臣完全不记得郭府被灭门之前的事情了,之所以能将潜伏在东武城内的那只甲等大妖揪出来,实话实说……运气占据了很大的因素。
至于臣为何能在短短的三个多月里,就从普通人一路近乎于飞升般的突破至乙等境界,这其实和一件法宝有关。不过这件法宝目前已经和臣彻底融为一体,因此臣没办法将其展示给陛下看。
根据臣的推测,妖魔一方之所以要将郭府灭门、之所以要在东武城安排一只甲等的大妖潜伏,目地应该都是为了这件跟臣融为一体的法宝。但妖魔的计划明显出了岔子,以至于最终失败。
臣不清楚妖魔一方失败的具体原因,按照事后的结果反推,很可能是妖魔一方在灭门郭府后,不慎激活了法宝,结果法宝却意外跟臣融合,导致妖魔一方功败垂成。当然,这只是推测罢了。
究竟真实的情况如何,这里面又到底发生了哪些偶然或者巧合,臣也一无所知。臣唯一能确定的,就是发生在臣身上的这些匪夷所思之事,肯定都跟融入臣身体的法宝密切相关!”
苏清和说话的同时,注意力一直集中在吴璃的身上。
他之前便非常怀疑,大周官方很可能并不知晓‘炼妖壶’已经出世。
所以说的模糊一些,可以看看吴璃会不会产生类似的联想。
至于法宝和身体彻底融合的解释,则属于实话实说。
苏清和大致思索了一番后,认为在这件事情上对吴璃坦白,应该不会有什么危险。
既然吴璃很可能是余震的最大靠山,那他的很多事情,对于吴璃来说都不会是秘密。
吴璃真正不了解的,就只能是跟‘炼妖壶’有关的一切信息。
考虑到‘炼妖壶’确实已经跟他融为了一体,这无疑极大的提升了其他人抢夺‘炼妖壶’的难度。
人族这边跟妖魔存在着巨大的差别。
如果是妖魔一方知道了‘炼妖壶’跟他融为一体的消息,那么肯定会优先想要抢夺‘炼妖壶’。
实在做不到的话,把他物理毁灭,让‘炼妖壶’跟着他一起烟消云散,照样符合妖魔一方的利益需求。
人族就不一样了。
先不提吴璃应该还不清楚‘炼妖壶’出世的消息。
哪怕吴璃知道了,眼下‘炼妖壶’都已经和他融为一体了,那么从人族的整体利益角度出发,保护他的安全、让他能够迅速成长,进而以后彻底的发挥出‘炼妖壶’的威力,显然要远比杀了他有用的多!
前提是……和他融为一体的‘炼妖壶’,很难再从他的身体里分离出去!
苏清和目前对于这方面的了解基本为零,不清楚‘炼妖壶’还能不能从他的体内分离。
不过想来即便是有办法进行分离,估摸着也肯定得付出相当惨重的代价,否则根本不符合客观规律。
综合以上这些判断,苏清和认为有限度的暴露一些,或许反而会有一些好处。
果然,听完了他这番相当模糊的解释,吴璃没有立刻开口,而是陷入到了沉思之中。
半晌,吴璃忽然问道:“朕听说,你在抵达神都的第一天,就被潜伏在神都的妖魔密谍盯上,并对你发起了袭击。这件事情,跟你融入体内的那件法宝有没有关系?”
苏清和怔了下,迟疑道:“臣……不清楚,但臣以为,有关系的可能性不大。妖魔一方仅仅安排了一只乙等层次的妖魔来袭击臣,这意味着在妖魔密谍的评估中,臣的危险程度并没有那么大。
可之前在东武城的时候,为了抢夺融于臣体内的那件法宝,妖魔一方是有安排甲等大妖参与行动的。如果针对臣的袭击也和那件法宝有关,不管怎么看,妖魔密谍都应该安排甲等大妖执行吧?”
吴璃缓缓点头道:“有道理,你体内融合的法宝是什么?朕此前还从未听说过有什么法宝能让人的修炼速度变得如此夸张,是后天炼制的?还是先天法宝?起码在皇室的卷宗库里,关于法宝的所有相关卷宗之中,绝对没有记录过有这种特殊功效的法宝。”
苏清和有些意外于吴璃的坦诚。
皇室的卷宗库里都记载了什么样的法宝,这应该也属于机密的范畴吧?
若是换成那种心思深沉之辈,这时候肯定不会主动暴露自身究竟知道些什么,只会不断的旁敲侧击、尝试打探才对。
注意到了苏清和的表情变化,吴璃那双漂亮的眼睛仿佛能够洞察人心。
不用苏清和主动开口相询,便直接解释道:“朕用喜好诗词、欣赏那首‘一蓑烟雨任平生’的理由宣召你入宫,不过是为了掩人耳目罢了。朕其实对诗词一点都不感兴趣,因为诗词对治国根本毫无用处。
当然,优秀诗词本身对于意境的凝练是值得夸赞的,一旦能直指本心,那么往往可以触动到正处于瓶颈期的修士,让修士借着诗词凝练的意境,更简单的去勾连天地,可能做到这一点的,毕竟是极少数。
朕若不是皇帝,那或许会钟情于诗词,可朕既然当了皇帝,自然不可能再倾心于此等小道。只是除了这样一个理由外,朕着实找不到其他更好的借口,能看起来不算突兀的将你一起传召入宫。”
苏清和心头微动。
虽然吴璃还没有说到关键处,可他已经从这些话语中听出了隐含的意思。
目光转而落到了余震的身上,眼神很是玩味。
吴璃点头道:“没错,余震是朕的人。他顶替九江王的身份入神都,也经过了朕的同意。既然他在来神都的路上遇到了你,并且认为你可以信赖,那朕便相信他,将你也看成是自己人。
面对自己人,朕不想用什么手段,大家有什么说什么,无需互相藏心思。今天的朝堂上,你应该看的出来,朕可以用的人很少,那帮老大人们听命的是朕坐着的那把椅子,而不是朕。
如果朕是男儿身,那即便此时年纪尚轻,照样不会有任何问题。可就因为朕是女儿身,老大人们嘴上不说,做事时却总会有意无意的忽略朕。或者说……老大人们会替朕做决定!
所以朕得有自己能用的人,不然大周这一副行将就木的局面,如何才能改变?老大人们确实经验丰富,处理政务的能力很强,可他们若是能改变局面,大周……也就不至于此了。”
听着吴璃这确实是在推心置腹,苏清和略一沉默后,开口道:“陛下,臣体内融合的应该是先天法宝,但具体法宝叫什么名字……恕臣暂时不能说。
不是不信任陛下,而是臣对于这件法宝……其实也还是有些顾虑。就像陛下所说的那样,得到法宝至今不过三个多月而已,臣却已经是乙等境界了。
如此惊人的境界提升速度,到底意味着什么,臣自己还拿不准。再加上法宝和臣已经算是共生之体,臣得对法宝有真正了解之后,才能描述一二。”
这番话其实还是颇有推脱之意的。
谁曾想,吴璃丝毫没有因此而不高兴,反倒是一脸赞同的点头道:“能惹得妖魔一方如此重视,甚至不惜派遣甲等大妖潜伏的法宝,慎重一些也是应该的。
既然你有拿不准的地方,那朕便将皇室卷宗库里专门用来存放法宝卷宗的库房对你开放好了,里面对法宝的记载算是非常齐全,这或许能对你有一些帮助。
等什么时候你认为时机成熟了,愿意将你体内所融合的法宝情况跟朕讲了,就什么时候跟朕说。不过……朕忽然想到一个问题……”
苏清和完全没料到吴璃这位女帝竟然会如此的好商议,稍稍愣了下后,这才反应过来,赶忙拱手道:“多谢陛下,如果方便的话,臣还真想看一看皇室对于法宝的记录。额……不知陛下忽然间想到的问题是什么?”
吴璃皱眉道:“朕忽然想到,如果你的猜测没错,妖魔之所以将东武城的郭府灭门,是冲着已经融于你体内的那件法宝去的,而那件法宝和你融合后,让你只用了三个多月,便从普通人一路飞升突破到了乙等境界。
这些都足以证明,跟你融合的那件法宝,品级极高,怕是不下于顶级法宝。这样等级的法宝,出现在咱们大周境内,连妖魔一方都得知了线索、并摸了上去,并且差点得手,可朕这边……竟是一点消息都没听过!”
苏清和顿时恍然。
目前来看,大周朝廷确实是不知道‘炼妖壶’出世的情况。
可这种‘不知道’,究竟是真的没有得到过一点消息,还是得到过一定的线索,却在某些关键的环节上被卡住了?
内阁之中很可能有人在充当妖魔的内应,那么不露痕迹的将一些消息卡住,想来不会特别困难吧?
吴璃明显也猜到了这样的可能,脸上的怒意一闪而逝,紧接着迅速恢复了平静之色。
冷笑道:“还真是内忧外患,相比于妖魔,咱们人族其实整体上要更加聪明,可很多事情,偏偏坏就坏在了这份聪明劲儿上。妖魔那边,上等妖魔拥有着不下于咱们人族的智慧,但下等妖魔根本没有脑子。
极度的愚蠢让那些下等妖魔反而成了最合格的底层战士,它们一旦发起狂来,甚至会将对死亡的恐惧都抛在脑后。无论如何,咱们人族也做不到这一点。除非拥有值得守护的东西,才能让咱们人族悍不畏死!
算了,不说这个了,今天就先到这儿吧。尽管有朕给你撑腰,可你需要暗中进行的调查,仍然必须无比小心才是。如你所见,朕面临的压力极大,若是被抓到了把柄,朕面对那些老大人们,也得妥协。”
苏清和立刻拱手应是。
吴璃略显疲惫的摆手道:“下去吧,朕会给你一块专门的通行腰牌,你什么时候想来皇宫内的库房翻阅卷宗,那就什么时候来宫外出示腰牌。
今天召见你的目地很简单,让你大概了解一些情况,不用自己胡乱去猜测。你和余震要在神都待上不短的时日,希望你能成为朕的左膀右臂。”
苏清和再次应是,旋即跟着余震一起,转身离开了御书房。
吴璃则是坐回了御书房内的龙椅上,身子有些不着力的斜靠住椅背,双目无神的看着房梁,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少顷,一名看起来大概四十岁左右的中年男子,未经通传便步入了御书房中。
径直走到了御案前,稍稍前倾身子,算是给吴璃行了一礼。
“舅舅对这件事情是什么想法?能和人融为一体的法宝,并且还让被融入者的修炼速度变得这么夸张,舅舅觉得……是真的吗?”
吴璃依旧双目无神的看着房梁,姿态随意,显然跟走进来的这名中年人关系极为亲近。
如果此时有其他人站在御书房内,那一定会对中年人的出现感到大吃一惊。
因为这名中年人正是号称大周最强甲等、如今天榜第一的‘截天剑’闻千古!
一直以来,在天榜的描述和世人的认知当中,‘截天剑’闻千古都以散修的形象示人。
没有什么深厚的背景,也并非出自世家豪门,纯粹凭借着自身超绝的天赋和惊人的意志,一路扶摇直上,摧枯拉朽的成为大周天榜第一。
不夸张的说,大周上下所有出身贫寒的散修,基本上都以闻千古作为最崇拜的目标。
却不曾想,新登基的大周圣神皇帝,居然会称呼闻千古为‘舅舅’……
如果这一幕流传开来,不知道多少努力奋进、用闻千古来激励自身的散修会因此而道心破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