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五章 果冻
随着赔偿款顺利到账,建国食品厂在李松的引领下,稳步且有序地推进着恢复生产的各项工作。然而,李松心里明白,仅仅恢复生产远远不足以在竞争白热化的京都市场站稳脚跟,必须推出一款极具竞争力的新产品,才能开拓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李松将目光锁定在了果冻上。当下京都市场尚无同类产品,其酸酸甜甜的独特口感,对孩子们有着天然的吸引力。李松深知,只要能成功打开儿童市场,必将为食品厂带来可观的收益。
在厂务会议上,李松抛出这个想法,瞬间引发了热烈讨论。
“李厂长,啥是果冻啊?我们以前咋都没听说过呢。”副厂长赵西陈满脸疑惑地发问,其他人也纷纷点头,眼中满是好奇。
李松微笑着站起身,清了清嗓子解释道:“果冻呢,是一种口感和罐头略有相似的食品,它外观晶莹剔透,吃起来爽滑有弹性,酸酸甜甜的。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就像是把果汁凝固起来,里面还能添加各种果肉,咬起来qq弹弹的。”
众人听着李松的描述,脸上露出似懂非懂的神情。车间主任孙红雷小声嘀咕:“听起来倒是挺新奇,可这东西真能受到市场欢迎吗?”
李松目光在众人脸上一一扫过,他知道其他人心里的想法大概和孙红雷相似。
李松看出了大家的顾虑,继续说道:“我明白大家心里可能没底,但现在市场上压根没有这东西,咱们要是能抢先做出来,那可就是抢占了先机啊。”他目光坚定地环视众人,“至于做法,我就不多赘述了。因为我也只是知晓个大概。不过大家别担心,我已经安排厂子里经验丰富的师傅专门去研究研发了,相信很快就会有成果。”
听到李松这么说,大家心里稍感踏实。毕竟李松在经营管理方面一直颇具智慧,京都第九电子厂原本濒临倒闭,在他的带领下不仅起死回生,如今已然成为京都的明星企业。百花服装厂亦是如此,之前产品滞销,李松接手后,仅仅数月便让服装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每天在百花服装厂门口等着拿货的人都排起了长队,想来这次他也不会出错。
“李厂长既然都安排妥当了,我们肯定全力配合。只要能让厂子越来越好,我们绝无二话。”一车间主任黄一鸣站起身,语气激昂地说道。
“对,我们都听厂长的!”其他人也纷纷响应,会议室里的气氛从最初的疑虑转为斗志昂扬。李松看着大家,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深知,只要大家齐心协力,这款新产品必定能成功推出,食品厂也必将迎来崭新的发展契机。
“厂长,这果冻咱们之前从未做过,无论是设备还是工艺都得重新摸索,风险着实不小啊。”副厂长赵西陈眉头紧锁,满脸担忧地说道。他一边说着,一边下意识地用手轻轻敲打着桌面,眼神中透露出对涉足未知领域的深深忧虑。
李松微笑着看向赵西陈,胸有成竹地说道:“老赵啊,咱们食品厂若想发展壮大,就不能总是墨守成规。虽说做果冻存在风险,但不尝试又怎会知道行不行呢?眼下市场上没有这种产品,这不正是咱们的绝佳机会吗?”
这时,销售科的崔进科长也站起身发言:“厂长,果冻或许确实是个好产品,可推广却是个大难题啊。咱们究竟该如何让京都的老百姓知晓并且愿意掏钱购买咱们的果冻呢?”
紧接着,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纷纷提出各自的推广方案。有的提议在报纸上投放广告,有的建议邀请明星来进行宣传,还有人主张在热闹的集市上搭建摊位售卖。
李松认真倾听着每个人的发言,脸上始终保持着专注的神情,然而听完之后,他还是忍不住微微皱眉,这些提议都不太能让他满意。
“报纸广告的覆盖面有限,不一定能精准触达咱们的目标客户群体;邀请明星宣传的成本太高,咱们刚经历了之前的风波,资金并不充裕,不太现实;集市搭台售卖的话,推广速度又太慢了。”
众人听了李厂长的分析,都觉得在理,一时间会议室里陷入了沉默。
李松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眼中猛地一亮,“我有办法了!”
众人齐刷刷地看向李厂长,目光中满是殷切,等待着他继续说下去。
“果冻酸酸甜甜的味道,孩子们特别喜欢。所以,咱们让厂子里的工人都行动起来,前往各大学校门口免费让孩子们品尝。时间就定在每天放学的时候,那时人流量大,只要孩子们喜欢上这款新产品,还愁卖不出去吗?”
有了李松的思路指引,工人们很快便研发出了果冻配方。
李松听到这个好消息之后立即赶往车间,一进去便看到台上摆放着一排瓷碗。
里面的东西晶莹剔透,透明的质感,在车间的灯光下折射下现出透明的质感,仿佛内部藏着璀璨的星光,宛如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轻轻触碰下,果冻微微颤动着,犹如活物一般,弹性十足。其表面光滑得如同刚被雨水洗礼过的湖面。里面镶嵌着的果肉丁清晰可见,像是被封印在琥珀中的珍宝,为这晶莹的果冻增添了几分色彩与生机。
李松快步走上前,拿起勺子,轻轻舀起一勺果冻放入口中。刹那间,酸酸甜甜的味道在味蕾间绽放开来。那股清新的果香首先冲击着嗅觉,紧接着细腻爽滑的口感在齿间散开,果冻的酸甜与果肉的清甜相互交融,配合得恰到好处。
李松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连连点头,大声说道:“做得太棒了!你们真是太厉害了!” 他当即宣布,给每位参与研发的人员奖励两百元,以表彰他们的努力与智慧。研发人员们听到这个消息,脸上洋溢着自豪与喜悦,因为他们深知,这款凝聚着心血的新产品,或许将成为食品厂新的辉煌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