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七章 破釜沉舟的抉择
“铛铛铛。”
就在此时,李松办公室的门突然被敲响,李松看了一眼大门,随口说道:“进来。”
“嘎吱。”办公室大门被猛地从外面推开,林强气喘吁吁地跑了进来,“李哥,不,李厂长,不好了,《京都日报》刊登了咱们肉里被偷偷注射敌敌畏的消息了。”
李松听到林强的汇报内容,脸色瞬间变得凝重如铁。他缓缓站起身来,目光如炬般扫向在场众人。猪肉被注射敌敌畏一事,本是绝密,除了警方和食品厂寥寥几位高层知晓,几乎无人触及这一隐秘。然而如今,却赫然登上了《京都日报》,很明显,这背后必定有人蓄意策划,其险恶目的,无疑是要将食品厂的名声彻底抹黑。事已至此,消息已然如脱缰野马般传开,想要遮掩,显然已无可能。
“这……这可如何是好啊?”车间主任黄一鸣的声音里满是焦灼,额头上细密的汗珠不住地往外冒,“这消息一旦扩散开来,咱们食品厂的名声怕是要毁于一旦了。往后,消费者谁还敢买咱们的罐头啊!”
“是啊,这麻烦可大了去了。”销售科长李达也随声附和,眉头紧紧拧成了一个“川”字,满脸的忧虑仿佛能拧出水来,“咱们就算当下着急去澄清,恐怕民众也不会轻易相信啊。”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可思来想去,始终未能想出一个切实有效的应对良策。一时间,会议室里的气氛愈发压抑沉重,仿佛有一块无形的巨石,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的心头。
李松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大脑如高速运转的机器般飞速思考着。他心里清楚,此刻必须保持绝对的冷静,以最快的速度想出应对之策,否则食品厂必将面临前所未有的灭顶危机。
“要不,咱们召开个新闻发布会,向公众把事情解释清楚?”二车间的赵铁锤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只是语气中透着一丝连他自己都不太确定的不自信。
“新闻发布会?”销售科长李达缓缓摇了摇头,满脸的担忧,“就怕到时候民众根本不听我们解释,反而抓住这件事大做文章,把情况弄得愈发糟糕。”
李松停下手上的动作,目光坚定且决绝,看着众人说道:“如今厂子已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我们绝不能坐以待毙,必须主动出击。民众不是担心这两千斤猪肉被做成罐头流入市场吗?那我们就联系电视台,在公众面前进行直播,把那两千斤被注射毒药的猪肉当众焚烧。”
众人听闻此言,皆是一愣,脸上不约而同地露出疑惑不解的神情。
“李厂长,那可是两千斤猪肉啊,您真舍得?”三车间主任孙红雷满脸的难以置信。
“别说两千斤猪肉,哪怕是两万斤,为了挽回食品厂的名声,我也在所不惜。”李松面色坚毅,没有丝毫的迟疑与犹豫。
“建国食品厂在食品界的名声本就不算太好,之前甚至还发生过两次食物中毒事件。倘若这次不能彻底扭转局面,那往后谁还会购买我们的产品?我知道大家心里有诸多疑惑,若只是为了防止有毒的肉流入市场,直接丢弃便可,确实没必要当众焚烧。但我之所以这么做,是要向公众传递一个明确的信息,那就是建国食品厂绝不容忍任何有问题的原材料进入生产环节,更不会用被注射农药的肉来制作罐头。我们要让大家真切地看到我们处理问题的坚定决心和诚恳态度。”
“李厂长,您的想法确实不错,可电视台那边应该不会轻易答应这种看似有些过分的要求吧?”
李松目光坚定地看向众人,语气沉稳而有力:“电视台的问题,你们无需担忧,我有办法说服他们答应。”
众人面面相觑,虽心中依旧疑虑重重,但见李厂长如此笃定,便也不好再多说什么。
会后,李松一刻都不敢耽搁,马不停蹄地径直前往京都电视台台长办公室。见到台长后,李松先是客气而又诚挚地寒暄了几句,而后便将食品厂目前所面临的严峻形势以及此次前来的目的,毫无保留、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台长听完,眉头紧紧皱起,面露难色:“李厂长,你这要求着实有些棘手啊。电视台的节目安排向来都是有计划、有条理的,突然插播这样一条直播,实在不符合我们的常规流程。而且这种事情一旦处理不当,对我们电视台的声誉也会造成不小的影响。”
李松心里明白,自己的请求确实让台长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但他已别无选择,只能硬着头皮继续诚恳地劝说:“台长,我非常清楚这要求有些强人所难,但我们食品厂如今真的是到了生死攸关的危急时刻。这次若不能向民众有力地证明我们的决心,恐怕以后就再无翻身的机会了。您想想,咱们京都有这么多百姓,食品安全关乎着每一个人的生活。您要是能帮我们这一把,那可真是为民众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啊。”
台长微微摇头,眼中满是犹豫之色:“李厂长,道理我都懂,可这事儿真不是我一个人能擅自决定的,还得综合考虑台里上下各方的意见啊。”
李松见状,心里明白光靠言语劝说还远远不够。他稍稍犹豫了一下,随后从包里拿出一个信封,不动声色却又略带郑重地放在台长的办公桌上,说道:“台长,这是一点小小的心意,还望您能再斟酌斟酌。食品厂要是能顺利渡过这道难关,以后必定不会忘记您今日的援手之恩。”
台长的目光不经意间扫过信封,眼神中闪过一丝犹豫,但在短暂的思索后,最终还是缓缓将信封收了起来。他轻叹一口气,说道:“唉,李厂长,看在你的这份诚意上,我就冒险答应你这一次吧。不过你可得保证,直播过程中千万不能出任何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