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诏书已经写好了。”
蒋琬让中书舍人将两份诏书呈了上来。
这是关于张仲景和马钧二人的诏书。
是李承泽让蒋琬提前草拟的。
张仲景虽然做过太守,但他对于政事的敏感度和兴趣都不大,他最多就是教授军医,制作丹药提供军队。
在李承泽封他为太医署太医令后,
张仲景就告退带着李承泽给他想丹方去太医署找吴普去了。
之后李承泽打算给他专门建立一个跟中洲药师塔一样的建筑,并让张仲景就职。
不过目前只是新建了一个文件夹,
连名字都没有想好。
李承泽对马钧也有特殊安排,直接封他为少府监监正,掌百工技巧之事。
第一件事是着手修建神机阁,大致就等于钦天监的观星楼,地址就在观星楼旁边。
诸葛亮从神机阁传承中,其中的图纸就包括神机阁的建筑设计图。
样式有点像城堡,是一栋三层的连片建筑,其本身也兼具防御功能,在各个地方会放置自动攻击武器装置。
当然,这些就不是很重要了,可以不用配备,以免伤了自己人。
神机阁和观星楼建在一起,首先护卫就不用那么麻烦,可以一人打两份工,在最前面确认是到神机阁还是去观星楼的。
最重要的是,也好让诸葛亮与马钧,以及将来也出现的鲁班、张衡、杜诗、祖冲之等人多多交流。
目前马钧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发明创造,并且根据诸葛亮从神机阁得到的图纸进行改良制作。
确实是改良,像神机阁虽然开始研制四轮车,但论四轮车,怎么可能比得过经历过现代社会的李承泽。
兰博基尼、法拉利、帕加尼、迈凯轮和布加迪威龙了解一下,所以李承泽才说四轮车这玩意是赚钱用的。
但目前最主要的任务还是研制列车和农具,一个用于交通和运输,一个用于大规模农业。
马钧虽然是个科技人才,发明家,但他的发明可用于军事和农事,于军事、于农业都有重要作用。
所以跟想跑就跑的张仲景不一样,
即便马钧想跑,也跑不了。
最惨的是马钧还有口吃,不擅长与人沟通,好在这里还有个懂他,又懂军事发明的诸葛亮。
关于尽快稳固南域第三道分界线以南,并且抵御拓苍南征的会议正式开始。
这个会议主要由贾诩来主持,因为他手中关于拓苍南军的资料最多。
贾诩首先从南域的局势开始分析。
南域有三道分界线。
大乾的疆域基本上就在第三道分界线以南,十万大山的绝大部分区域也包括在内。
或者也可以将整个十万大山作为第三道分界线之一。
如果把拓苍皇朝这个庞然大物排除掉的前提下,王朝的实力大致呈现北强南弱。
北方的连云和月丘隔着大山占据着第一道分界线以北,是最强的两大王朝。
并且这两大王朝还在试图南下,这些年和拓苍皇朝的摩擦着实不少。
因为他们有着后台,法华寺的迦龙树尊者是牵扯拓苍皇朝武帝的重要存在。
正是迦龙树尊者在制衡拓苍皇朝的扩张,最惨的是武帝打不过迦龙树尊者。
至于迦龙树尊者和武帝之间究竟有什么摩擦,这点目前还不得而知。
就李承泽和法华寺的晦明、度厄接触来看,他们并非蛮不讲理之人。
虽然说晦明是晦明,迦龙树尊者是迦龙树尊者,但一般来讲晦明肯定会受其影响甚深。
言归正传,在第一道分界线到第三道分界线的中心区域,被拓苍皇朝占据。
也就是说拓苍皇朝的疆域横跨第二道分界线,占据着南域最中心,也是最好的地界。
而在拓苍皇朝的周边,还有二十一个王朝,其中虽然有金光王朝这种偏弱的存在,但总体上看还是比南方更强。
原本的南域第三大王朝,外号剑王朝的明月王朝就在其中。
因为现在公认的第三大王朝是大乾。
另外值得注意的势力就是在这一东一西的千年世家宫家、洛王城王家和天苍城中的澹台家朱雀珍宝阁。
说到这里,贾诩还为新来的李牧、谢玄、关羽他们介绍了一下王家和澹台家目前和大乾的关系。
李承泽补充道:“宫家向来不参与王朝争斗,且宫商羽是内定的下一任宫家家主,交好即可。”
跟拓苍皇朝牵连甚深的澹台家朱雀珍宝阁不一样,宫家跟任何王朝都没有联姻,也没有商业上的往来。
宫家就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默默耕耘发展着娱乐业。
宫家地盘所在的王朝叫建宁王朝,但没有从属关系,最多算是一种合作关系。
但是建宁王朝若是跟人打起来,宫家也从来不会插手。
建宁王朝,大多数人整日里做的都是些风花雪月,寄情山水的事情。
现在看起来非常好,非常幸福,一派欣欣向荣的样子。
但诸葛亮他们都看得出来,建宁王朝已经埋下了不少祸患。
不少人不事正业,不事农桑,这样积攒下去的矛盾迟早有一日会爆发的。
就建宁王朝这种情况,哪一日被人直接打到京都,建宁帝估计还在那里寄情山水。
宫家所在的位置基本上跟王家在同一水平线,只不过一西一东。
反而是澹台家最远,三个千年世家的位置呈品字型。
贾诩很快说回拓苍周围的各大王朝,最后着重介绍风陵王朝和拓苍军队。
拓苍的五大铁骑,最强的争天骑位于北方,不过南方还是有小规模部队。
第二大铁骑拓苍骑,就全部在南方,另外还有风云骑,主要负责的就是扫荡南方。
当然不只是骑兵,只是拓苍皇朝以骑兵闻名天下。
南方的争天骑数量不多,只有一万骑,至于拓苍骑和风云骑因为分布数量甚广,暗探目前还没摸清具体数量。
贾诩只能根据自己的估算给了个大概。
拓苍骑在十万以上,
风云骑则是在十二万以上。
听到这个数字,饶是关羽、谢玄他们也没有办法不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