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客常同止,取舍邈异境。
一士常独醉,一夫终年醒,
醒醉还相笑,发言各不领。
规规一何愚,兀傲差若颖。
寄言酣中客,日没烛当秉。
——《饮酒十三》陶渊明(晋)
陶令的这首诗,以观心之境视之,亦非常贴切——
有客常同止:在观心之境中,有主有客。主人就是观照本身,客人就是观照对象。当观照更加深入的时候,可以同时观照主人和客人。当一般的客人都离开了之后——比如情绪、思想、感受、念头等,还剩一个很像主人的客人——“我”。为什么“我”是客人而不是主人呢?因为“无我之观照”才是真正的主人。在这种观心之境中,常常同时存在两个自己,一个是无我,一个是自我。
【有客常同止】,描述了这样一种观心修行阶段的状态:已经见到了真心,但状态不稳固,真心和妄心经常互换位置,争夺心灵的主导权。注意诗人这时的视角——有客常同止,代表了修行者可以同时观照到主人和客人,这说明,诗人的视角已经处在了一个更高维度的视角上,能够以更高维度的视角观照真心和妄心两种状态。这时就会发现,在真心状态尚不稳固的时候,妄心会常常抢占了真心的位置。于是生命中就出现了妄心与真心交替相伴的状态。对于单独一念来说,这一念是真心状态还是妄心状态是历历分明的,不会混杂。而且可以说,处于真心状态时,是没有妄念的,心中无念或者心中虽有念头但真心的觉照仍在。但因为定力不足,不能持续禅定于这种状态,妄念就会随各种因缘而生起,如果忘记了真心的觉照,就会迷失在妄念之中,直到重新提起正念,回到真心的觉照之中。所以,从日常生活的整体状态而言,就形成了“有客常同止”状态。
取舍邈异境:真与妄,觉与迷,虽然只在一念之间,却有天壤之别。这时能够生起观照并懂得取舍就非常重要,这即是观心训练中“警觉之心”的训练。
警觉之心,能够清楚地察见自心的状态,并及时进行调整,舍弃妄念与迷惑,重新回到真心、觉醒的状态。警觉之心的训练非常重要,属于一种基本功,需要长期不断地训练,才能越来越灵敏,越来越敏锐,越来越深入,越来越细致。
需要注意的是,提起警觉与安住寂静之间的度的把握需要每个人仔细地揣摩,既不要失去警觉,也不要让警觉干扰了寂静之心。
一士常独醉:真妄相伴、觉迷常随的时候,一士常独醉,说的即是,醉醺醺、不清醒的妄心,迷惑的心。
一夫终年醒:一夫终年醒,说的即是无来无去的真心、觉醒的本心。终年醒,既有本体角度觉性不生不灭的含义,也有功夫境界角度的含义。
如果功夫已经达到了“终年醒”,那么又怎么会“常独醉”呢,这时的“常独醉”就犹如济公活佛的“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仅仅是一种和光同尘的示现而已。
醒醉还相笑:醒时常常笑话醉时——何必事事当真?醉时亦常常笑话醒时——不如难得糊涂!
发言各不领:醒与醉,相视而笑时则默契自在其中,而若诉诸于语言,则相互之间差异甚大,看似矛盾之处甚多。
规规一何愚:在醉者眼中,醒者谨小慎微,拘泥于各种规矩之中,看起来非常愚钝;
兀傲差若颖:在醒者眼中,醉者放浪形骸,孤标自傲,乖张不群;
寄言酣中客:所以寄语那些“但愿长醉不愿醒”的人;
日没烛当秉:太阳落山之后,还是把蜡烛点起来吧。前路漫漫,心灯不明,生命就只能在迷宫般的轮回之梦里颠沛流离,无有出期。
通篇来看,整首诗的视角似乎描述了一个观心修行见到真心后定力尚比较薄弱时的修行状态,以及对时时秉持“正念之烛”的警醒与告诫。而能够观照这一切的视角则处在更高的维度,在清醒中透着醉意,在醉意中透着清醒,似是谆谆告诫,又似是自言自语......
就在陶令醉意朦胧中,远远望见有一歌者,似是闻到酒香,自江上荡舟而来,一边摇橹,一边在落日余晖中和风而歌——
寂寂无人客,何境可取舍。
醒听无弦曲,醉唱空空歌。
沽酒待知己,浮舟泛清波。
莫说无烛秉,渔火正灼灼。
畅饮秋露白,千杯不须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