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老夫人将儿媳的话写到了信里,当然她是当做玩笑说的。
只说自己这一辈子活得算是值了,长了多少见识,见到了许多人从来没有见过的东西。
还说明月能够在出嫁前有这样一个奇遇,对于她来说也是一个幸事。
这可能会成为她最好的记忆,时不时都会回想起的那种。
阿娘的信让沈玉瑶感触也很深,这让她想起了她的童年。
如今对于沈玉瑶来说,少女时在无双国,在双亲膝下的记忆,也是属于她最好的记忆。
时不时会找过来回顾,滋养自己。
程立言也看了信。
对于丈母娘的那些话,他没媳妇那么多感怀,只是想了想说:“不就是想看个电影嘛,这也没那么难啊?真想看大不了我去想办法借一套放露天电影的设备就是了,这也不费事。
就是,我能借来,岳父会愿意让放吗?我看最近两年,岳父是越来越低调,越来越不愿意引人注意了。”
“放露天电影的设备?”
沈玉瑶没有去理会丈夫对父亲的评价。
他们翁婿间如今通信的数量都超过自己了。
沈玉瑶才不想去听他们总讨论的那些要动脑子的东西。
她更关心的是程立言提起的,能在家里放电影的事。
对哦,他不提沈玉瑶都忘记了,如今除了去电影院看电影之外,还有露天电影可以看的!
他们之前在特种大队的时候,沈玉瑶也跟着去看过几次。
《红色娘子军》里的主题曲,她现在还会哼唱呢!
放露天电影通常选择的都是空旷的地方,有时候据说还会去农场巡演。
那也不一定去的都是有电的地方啊!
想通了这一点,沈玉瑶无比兴奋。
她再次问道:“你能借来设备?电影胶片也能借来。”
“能啊,和电影院说一声,他们每年有电影下乡的任务。如果我们自己有放映员的话,以单位的名义去借设备,他们没理由不批。
当时候多借个一两天,部队放完了拿回家里去放两场这有啥问题?
也就是发电机的柴油要咱们自己花钱买就是了。”
看丈夫说得这么简单,沈玉瑶更激动了。
家里能放电影了!
父亲还有哥哥们终于能够看上电影了!
等回头孩子们拍的纪录片上映,也可以借回去给他们看看!
看媳妇眼睛都亮了,再不阻止马上就要催促自己去借设备了,程立言连忙说:“你先别急!别急啊!这事儿我的意思是还得先和岳父商量一下,看看他的意见。
放电影的动静不小,如果是在府里放,不可能会完全隐瞒得住不让外人知道。
外人一旦知道,皇上必然知道,岳父愿不愿意还不一定呢。
毕竟他现在那么低调。”
程立言的话就像是一盆冷水,让沈玉瑶彻底冷静了下来。
沈家因为她,这十几年在无双国太过于显赫了。
加上三个哥哥又争气,以至于沈家这两年在国家的地位甚至超过了很多皇亲。
正是因为这种原因,父亲才选择了急流勇退。
不然以他不到六十岁的年纪,完全没到致仕的时候。
所以,父亲愿不愿意在家里放电影还真不好说。
看媳妇因为自己一句话又变成了泄气的皮球,程立言又有点心疼。
他过去摸了摸沈玉瑶的头发,说:“别急,他们三个的电影还没拍完呢,等放映还不知道到什么时候了。
这段时间我问问岳父,不行等孩子们的电影出来了,让他看看能不能找个不太显眼的地方,悄悄放一场。”
沈玉瑶能说什么呢,只能先这样了。
第二天一早,程立言亲自开车带着一家子人去了广场。
虽然上次来京城,沈玉瑶在乔安的陪同下已经看过升旗仪式了。
可是当国歌响起,当仪仗队员迎着初升的太阳将国旗展开时,她依然感觉到心潮澎湃!
而三个孩子还是第一回看到这样的场面,面容中的震惊和崇敬更是真实无比。
摄影机安静地记录下了这一幕,这个场景一次就拍摄成功。
从严导的表情就能看出,他对摄影效果非常满意。
看到他满意沈玉瑶悄悄松了一口气。
升旗仪式看着确实让人激动,可能不重来一次她还是感到庆幸。
实在是太冷了啊!
而且从他们家到这里也太远了,明天早上谁愿意再跑一趟呢?
拍完升旗仪式程立言开车去上班了,沈玉瑶跟着队伍一起又逛了京城有名的商业街,还去了严导他们提前选好的一个小学校,学校里此时正在举办冬季运动会。
一天下来虽然辛苦,但收获也很多。
沈玉瑶觉得这次的活动非常值得,正好也省得她带着孩子们出去玩了。
要知道严导设计的路线图,可是把京城最好的风貌全都展现出来了。
还有那么多同龄小朋友的陪同。
这种机会可不是随便谁都能遇到的。
电影拍摄一共进行了三天,三个小朋友的任务总算是结束了。
严导让沈玉瑶留下了地址还有能联系到家里人的电话号码,说等电影放映的时候会通知他们。
在这边足足玩了三天,明月想家了。
当天晚上她就告别姑姑、姑父还有弟弟妹妹回了自己家。
大家对于明月回去并没有什么感伤。
因为以小毅和南熹的情况看,像明月这样的,有第一回就肯定会有第二回。
没准儿她什么时候就又来了。
南熹还跟她念叨了好几遍,说等电影上映了,要和明月姐姐一起去电影院。
明月都很认真的答应了。
明月走后的第三天就到了沈玉瑶开学的日子,而她画了好久的那幅画也终于画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