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射到这个破碎的茅草屋里面。一阵阵的刺在年迈刘季的身上,搂着旁边的娇妻。回顾着人生的种种过往经历,十四岁游学诸国,也曾经意气风发。又回想起和墨者之间的往昔,似乎就像是人生如梦,千百轮回。
不知道为什么似乎自己的心中有一种不甘心的惋惜,可是不知道为什么选择接受命运。愿意为天地立命之人,终将在人世间的蹉跎之中迷失方向。
天下一统,四海归一。年少的梦想似乎距离自己越来越远。他不明白眼前的少年为什么会选择自己,也不清楚这个世界到底是是怎么了。
只是苦于自己一身本事无处发泄,只能够蹉跎于邻里之间。随着吕雉的醒来,扶起身子望着刘邦说道:“刘季我已经嫁给了你,今后也是你的妻子了。我希望你以后要有所作为,也要光明磊落。”
刘邦看着吕雉说道:“我以前可能会有所作为,现在我可能达不到你想要的高度了,现在的我都快四十岁的人了。也不知道能够活到什么时候,我只能够说保护你不受欺负,其他的我还是做不到!!”
一个三十七岁人的,早已经不是青春年少,没有了当初的意气风发。他看的更加的务实,其实所有的一切他都知道。吕公之所以将吕雉嫁给自己,最为根本的原因是希望联系沛县的人脉。
能够在沛县立足,刘邦的根本就是家族的强盛。虽然现在的刘氏家族不过是一个稍微大一点的平民罢了,但是家族的发展的基底还是很多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水准。
在沛县之所以会有很多的绿林好友最为根本的还是家业,即便是自己不努力还能够跟着家人混口吃的。刘邦这个名字是曾经自己的好大哥张耳给起的,在经历老一代的努力和没落之后,张耳希望刘季未来可以担起华夏振兴的大旗,给他一个字号邦,希望他可以未来有一番作为。
事实上刘季也做到了,跟着张耳一起在外黄传承华夏经典,又在兼并战争之中和当时的东方诸子一起反抗秦国的统一战争,只是最后败的一塌糊涂。
正是因为自己曾经真的睁眼看过世界,在自己的小兄弟刘交长大以后。他就力挺刘交游历诸国,前往浮伯丘门下学习《诗经》渐渐地从家族的最高点,慢慢的向着另一个方向发展。
与其说刘邦和吕雉之间的结合是一种投资,倒不如说是一种利益之间的交换,刘邦的手中有着一群可以指望的兄弟朋友,他的人脉圈子最为强大,不能够说有多厉害,不可否认沛县之中出类拔萃。
而与之相对应的吕氏则是有着深厚的底蕴,他们家族的财产经济实力也是数一数二的存在。正是因为如此两者的结合就成了一种无形之中的天作之合。
伴随着吵闹声此起彼伏,刘邦和吕雉两人穿上衣,出门来到祖庭给父母敬茶。直到这个时候,刘太公还是不敢相信自己的孩子真的给自娶了一个大家闺秀。
喝茶时那是合不拢嘴,甚至是觉得这里的一切就像是做梦一样。有一点不得不说老太公的心中像是明镜一样,他也为这个不争气的孩子感到高兴,并且真的可以在自己努力的方向有所成就。
此时的刘太公说话就好听了好多,再也不是刘老三,刘季而是说道:“邦儿啊!!天子万年,定国安邦。今后这个家就要交给你了,我们家里面还有几十亩良田也该交到你们手中了。还有这把钥匙,掌管着家里的柴米钱粮!”
说话之间父母将家族的重要信物交了出来,刘邦看到之后一时间也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才好,同时看着身边的媳妇。刘邦万万没有想到真的有一天自己要撑起这个家。
吕雉也是一脸的茫然,因为对于她来说不仅仅是自己的嫁妆,还有自己的生活就没有想到会走到这一地步。起初她想的就是和刘邦结婚以后继续回到自己家族府上居住,只不过是通过这种名分做好身份绑定。
看到老刘家的生杀大权,吕雉虽然有些瞧不上,不过还是愿意分担。赶紧跪拜行礼接过家族的信物,从此她就是刘家的媳妇,也是这个家未来的话事人。
直到中午时,大嫂带着孩子,二哥二嫂带着孩子,刘邦和立交一家人团聚在一起,高高兴兴地吃了一场家宴。这种水准不算太高,不过已经是非常不错了。
宴会上面,刘太公决定将家族的未来寄托在刘邦身上,话里话外都是希望大家齐心合力将来辅佐刘邦带领家族更进一步。只不过现如今的局面就是大嫂自从大哥去世以后也已经慢慢的疏远家族,二哥则是普通的农户,能够帮助刘邦的不多,不过还是会全力支持这个弟弟。
四弟刘交就不用说了,因为和刘邦年龄相仿,从小就是跟着刘邦长大的,所以对于刘邦可以说是言听计从。只不过这个时候的家庭之中各怀鬼胎,每一个人的利益都不同,所以维持表面的和谐没有问题,现实之中可就不好说了。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终于到了散场的时候,吕雉扶着刘邦回到自己的住处。看着酒气熏天的刘邦一时之间也不知道应该说什么才好,短暂的接触之中吕雉就已经看清楚了刘家的分布,从状态上看刘交于之最为亲近,其次是中立的二哥,大嫂自从没了大哥以后就已经与这个家离心离德了。
看着眼前这个陷入沉睡的男人,吕雉终于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为什么要嫁给这个糟老头子,还不是家族利益的驱使。可是如果真的符合了家族的利益,一定会亏了自己。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不仅如此现如今我已经嫁到了刘家,我就得想着如何强大自己,将话语权牢牢的握在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