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万历年间,应天府郊外的官道上,秋风如同一头凶猛的巨兽,裹挟着漫天的尘土,肆意地翻卷着。官道两旁的树木在狂风中瑟瑟发抖,枯黄的树叶如雨点般纷纷飘落。
突然间,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响彻旷野,仿佛是大地在痛苦地呻吟。一匹快马如离弦之箭一般疾驰而来,马蹄声在寂静的旷野上敲出了一连串急促的鼓点。
骑在马上的人正是林府的管家,他的眉头紧紧地蹙起,满脸都是焦急之色。他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快点赶回城中,寻来救星,好化解林府近来所遭遇的诡异灾祸。
在不远处,有一座古老而陈旧的宅邸,静静地矗立在斜阳的余晖之中,显得异常落寞和孤寂。这座宅邸的朱漆大门已经斑驳脱落,原本鲜艳的红色被时间侵蚀得所剩无几,露出了里面腐朽的木色。门环也早已锈迹斑斑,仿佛在低声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和变迁。
抬头望去,门楣上方那块“林府”二字的牌匾,字迹已经模糊难辨,仿佛被岁月的尘埃所掩盖。这两个字曾经或许代表着这座府邸的辉煌与荣耀,但如今却只剩下一片模糊,让人难以想象它昔日的风采。
走进庭院,只见几株巨大的百年银杏树高耸入云,枝叶交错,宛如一片绿色的天幕,将整个庭院都笼罩在一片阴凉之中。地上厚厚的落叶堆积如山,无人清扫,随着秋风的吹拂,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和故事。
林府的主人林渊,乃是一位曾经官居高位、如今告老还乡的官员。他本想在这座古老的宅院里安度晚年,享受宁静的生活。然而,近日来,林家却怪事连连,让他的晚年生活变得不再平静。
每到深夜,这座老宅就会传出阵阵狐狸的叫声。那声音空灵而幽远,时而哀怨,时而凄厉,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委屈。这诡异的叫声在寂静的夜晚回荡,让人毛骨悚然。不仅如此,家中的财物也开始莫名失踪。先是夫人的一支翡翠簪子不见了,那可是她的陪嫁之物,价值不菲。接着,书房中珍藏的几幅名人字画也不翼而飞,这些字画都是林渊多年的心血收藏。
林渊心急如焚,他四处寻找线索,却一无所获。他不禁开始怀疑,这些怪事是否与那深夜的狐狸叫声有关。难道是家中冲撞了狐仙?这个念头在他心中愈发强烈,但他又无从证实。面对这一连串的离奇事件,林渊感到束手无策,心中充满了焦虑和不安。
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林渊心急如焚,他四处打听有没有人能够化解眼前这棘手的事情。经过一番苦苦寻觅,终于有人告诉他,城中有一位名叫高逸尘的风水大师,此人精通堪舆之术,对风水玄学有着极其深厚的造诣。据说,这位高逸尘大师曾经多次帮助他人解决各种疑难杂症,无论是家庭纷争还是事业不顺,只要找到他,都能迎刃而解。
林渊得知这个消息后,如获至宝,他立刻派遣手下的人前去邀请高逸尘大师。使者们快马加鞭,不敢有丝毫耽搁,生怕错过了这位大师。终于,他们顺利地找到了高逸尘,并转达了林渊的请求。
高逸尘身着一袭青色道袍,衣袂飘飘,仿佛仙人下凡一般。他手持一个古老的罗盘,上面刻满了神秘的符文和图案,随着他的走动,罗盘上的指针也在微微颤动,似乎在指引着什么。腰间悬挂着一块八卦玉佩,玉佩上的纹路清晰可见,透露出一种古朴而神秘的气息。
当他踏入林府的那一刻,他的眉头微微一皱。他的目光如炬,扫视着整个庭院。只见庭院中阴气弥漫,几株银杏虽然枝叶繁茂,但却隐隐透着一股衰败之气。那银杏树的叶子本该是金黄灿烂的,此刻却显得有些黯淡无光,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压制着。
高逸尘缓缓闭上双眼,静下心来,用心去感受着四周的气场。刹那间,他仿佛与这片天地融为一体,周围的一切都变得清晰可见。他能感觉到那股阴气正从地下源源不断地冒出来,而那几株银杏则像是被这阴气侵蚀,失去了生机。
他深吸一口气,那股压抑之感如同一股洪流般向他席卷而来。这股力量异常强大,让他不禁有些喘不过气来。但他并没有退缩,而是定下心神,继续用自己的感知去探索这股阴气的来源。
高逸尘神情专注地围绕着宅邸的外墙缓缓踱步,口中念念有词,仿佛在低声吟诵着某种古老的咒语。与此同时,他手中紧握着的罗盘指针也像是被施了魔法一般,急速地转动着,似乎在与周围的气场产生某种微妙的共鸣。
他的目光如鹰隼般锐利,仔细观察着这座宅邸的宅向。正南正北的朝向本应是大吉之相,然而,由于岁月的侵蚀和长期的疏于维护,院墙多处已经坍塌,这使得原本流畅的气脉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接着,他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大门上。经过一番审视,他发现门的朝向与宅向存在着些许偏差,这种细微的差异虽然不易察觉,但却形成了一种被称为“气口不正”的现象。这种情况往往会导致气场的紊乱,容易招惹邪祟之物。
高逸尘踏入庭院,脚步轻盈而谨慎。他蹲下身子,伸手抓起一把泥土,放在掌心轻轻捻动。泥土的质感和湿度让他的眉头微微皱起,他又将泥土凑近鼻尖,仔细嗅闻了一下。
“此处土气郁结,湿气过重,实乃不祥之兆啊。”他的面色愈发凝重,仿佛这庭院中的一草一木都透露出一股诡异的气息。
随后,高逸尘迈着稳健的步伐,缓缓步入正厅。一进入正厅,他便感觉到一股沉闷的气息扑面而来。厅内的光线异常昏暗,仿佛被一层厚重的阴影所笼罩,让人感到有些压抑。
高逸尘定睛观察着厅内的陈设,只见这些摆设虽然古朴,但却显得有些陈旧,似乎已经历经了漫长的岁月。他的目光在厅内游移,仔细审视着每一个角落,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突然,他的视线停留在了房梁之上。他定睛一看,发现房梁上竟然有一处细微的裂缝。这道裂缝虽然不显眼,但却恰好正对着堂屋的中轴,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格局。
高逸尘指着那道裂缝,沉声道:“此乃‘断梁煞’,乃是一种极为不利的风水格局。主家宅不安,运势受损,甚至可能会引发一些意想不到的灾祸。”
林渊听到高逸尘的话,脸色瞬间变得煞白,额头上也冒出了一层细汗。他瞪大了眼睛,满脸惊恐地看着高逸尘,连忙问道:“那……那该如何化解此煞呢?”
然而,高逸尘并没有立刻回答林渊的问题,而是摆了摆手,示意他稍安勿躁。接着,高逸尘继续在厅内探寻,似乎在寻找着其他可能存在的问题。
当高逸尘来到老宅的一处偏院时,脚步突然停住。这里杂草丛生,荒无人烟,一间破旧的柴房半掩着门,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柴房旁的一个角落堆满了杂物,腐朽的木箱、断裂的桌椅、散落一地的农具,杂乱无章地堆积在一起,上面布满了厚厚的灰尘和蜘蛛网。高逸尘走近杂物堆,蹲下身子,仔细观察着周围的环境。他发现,这个角落正好处于宅邸的 “五鬼位”,是风水上最为凶险的方位。而杂物的堆积,使得此处气场紊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漩涡,将周围的阴气和邪气全部聚集于此。
高逸尘慢慢地从椅子上站起身子,他的脸色异常凝重,仿佛背负着千斤重担一般。他紧盯着林渊,眼中透露出一种让人不寒而栗的严肃。
“林老爷,”高逸尘的声音低沉而有力,“这里就是问题的核心所在。这个角落所处的位置,恰好是宅邸的‘五鬼位’。而长期以来,这里又被堆积如山的杂物所占据,无人清理,使得原本就混乱的气场变得更加紊乱不堪。”
高逸尘稍作停顿,让林渊有时间消化他所说的话。接着,他继续说道:“这样的情况,无疑是触犯了狐仙的领地。狐仙作为一种具有灵性的生物,自然不会对这种侵犯行为坐视不管。它们必然会采取行动来扞卫自己的领地。”
林渊听到这里,脸色变得苍白如纸,他的双腿像被抽走了力气一样,不由自主地发软。他瞪大了眼睛,满脸惊恐地看着高逸尘,声音颤抖地问道:“大师,那……那现在该怎么办呢?可有什么解救之法啊?”
高逸尘沉思片刻,缓缓说道:“解铃还须系铃人,想要平息狐仙的怒火,首先要清理掉这些杂物,打扫干净这个角落,让气场重新恢复顺畅。然后,在‘五鬼位’设置一个风水局,以镇邪祟。”
说罢,高逸尘便开始指导众人布置风水局。他命人在角落中央挖了一个三尺见方的坑,放入一块刻有八卦图案的青石,再用朱砂和雄黄混合的粉末在青石周围画了一个圈,此为 “八卦镇邪圈”,可阻挡邪气入侵。接着,在坑中填入新土,并种上一棵桃树。桃树在风水上有辟邪驱鬼的作用,其阳气旺盛,可驱散阴气。随后,高逸尘又让人在柴房的门上挂上一面铜镜,镜面朝外,名为 “照妖镜”,能反射邪气,让邪祟不敢靠近。
布置完风水局后,高逸尘深吸一口气,仿佛完成了一项重要任务。他轻轻拍了拍身上的灰尘,然后不紧不慢地从怀中掏出一个锦囊。
这个锦囊看起来普普通通,但高逸尘却将它视若珍宝。他小心翼翼地将锦囊递给林渊,郑重地说道:“此锦囊内装有我特制的符咒,你务必要将其挂在正厅的房梁上,切不可有丝毫懈怠。”
林渊接过锦囊,感受到了其中蕴含的神秘力量。他好奇地问道:“这符咒有何作用呢?”
高逸尘微微一笑,解释道:“这符咒乃是我多年来精心研究的成果,它能够化解‘断梁煞’。所谓‘断梁煞’,是指房屋正厅的房梁出现断裂或损坏的情况,这会对居住者的运势产生负面影响。而这符咒,就如同一道屏障,能够抵御这种煞气,保护你和你的家人平安顺遂。”
林渊听后,对高逸尘的能力越发钦佩,连忙点头表示明白。
高逸尘接着说道:“除此之外,还有一件事需要你注意。每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庭院的东南角时,你要用清水和朱砂混合,然后在那个角落洒上一圈。这样做可以净化宅内的气场,使其充满生机与活力。”
林渊认真地记下了高逸尘的嘱咐,心中对这个风水局充满了期待。
林渊接过锦囊,如获至宝,连连道谢。随后,他便带领家人,按照高逸尘的吩咐,开始清理杂物,打扫庭院。经过几天的努力,原本杂乱无章的角落变得干净整洁,焕然一新。风水局也布置妥当,符咒挂在了房梁之上,庭院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朱砂香气。
然而,就在众人以为事情已经平息之时,当晚,老宅中再次传来了狐狸的叫声。这叫声比以往更加凄厉,仿佛在愤怒地咆哮。林渊吓得一夜未眠,心中忐忑不安,不知是何处出了差错。
第二天清晨,高逸尘再次来到林府。他仔细检查了风水局和符咒,并未发现异常。他在宅中四处踱步,眉头紧锁,苦苦思索。突然,他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可能。
高逸尘来到林渊面前,问道:“林老爷,府上可曾有什么特别的物件?尤其是与狐仙有关的。”林渊思索片刻,突然一拍脑门:“对了!前些日子,我在郊外的一处古墓中捡到一尊狐仙雕像,觉得雕刻精美,便带回了家,放在书房中。”
高逸尘脸色一变:“这便是问题的症结所在!你贸然将狐仙雕像带回,却未妥善供奉,这才彻底激怒了狐仙。”林渊听后,懊悔不已,连忙带着高逸尘来到书房,取出那尊狐仙雕像。
高逸尘接过雕像,恭恭敬敬地将其放在正厅的供桌上,摆上新鲜的水果、糕点和清水,点上三炷香,口中念念有词,开始做法事。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在与狐仙进行一场神秘的对话。随着他的念咒声,香烛的火苗突然蹿高,发出 “噼里啪啦” 的声响,整个正厅弥漫着一股神秘的气息。
法事持续了整整一个时辰,高逸尘额头上布满了汗珠,却依旧神色专注。终于,法事结束,高逸尘长舒一口气,对林渊说道:“林老爷,狐仙已经感受到了你的诚意,只要你日后好生供奉,不再冒犯,想必不会再有祸事发生。”
林渊听后,当即跪地叩谢,承诺必定日日诚心供奉。高逸尘见状,又详细叮嘱了供奉的时辰、祭品的选择以及注意事项。林渊听得极为认真,还专门让管家拿来笔墨,将要点一一记录。
当晚,林府内一片寂静,再无狐狸叫声打破安宁。此后,林渊严格按照高逸尘的嘱咐,每日清晨亲自整理供品,虔诚上香。几日后,丢失的字画竟完好无损地出现在书房案几上,翡翠簪子也在夫人梳妆台的抽屉里被找到,仿佛从未离开过。
林府恢复了往日的平静,阳光重新洒满庭院,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林渊对高逸尘感激涕零,不仅送上了丰厚的谢礼,还将此事铭记于心,告诫子孙后代,要敬畏自然,尊重风水。
此事在应天府传开后,高逸尘的名声更加响亮,前来请教风水玄学的人络绎不绝。而那座古老的林府,依旧静静地伫立在郊外,见证着这段神秘的故事,成为了人们口中流传的一段传奇佳话,也为风水文化增添了一抹神秘色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