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不知赵元曦流落神鼎天这几年究竟发生了什么,可她从一个【罪人庭】中的现世修士,如今摇身一变,成为了宁远王府的侧妃,只怕这中间机缘之奇,并非三言两语说得清楚。
“参见王爷。”
赵元曦冲着荆雨敛衽一礼,神色甚是恭敬,她论及出身地位资质根基样样不如那位正室王妃南宫瑶,自然不敢托大称呼荆雨为【王兄】。
嬴无异此人是个看人下菜碟的性子,对出身微贱者一向是没有好脸色的,荆雨自然也维持了这位礼泉王一贯的人设,闻言只是神色冷淡地点了点头:
“嗯……你与无咎结亲时本王尚在现世,倒是没有备下礼物……这几本功法是本王在现世中淘来的,倒是颇有意趣,便赏与你了。”
说罢,将几枚玉简扔给了赵元曦。
这见面礼对比方才送予嬴长肃的简直算是天渊之别,明眼人都看得出这位礼泉王很不待见王府中的侧妃,可赵元曦却仍然面色不变,恭恭敬敬收起了这几枚玉简,低声道:
“多谢王爷赐下仙法!”
荆雨似乎对赵元曦的态度相当满意,原本冷淡的神色稍稍缓和,缓缓道:
“这其中有一门【血傀身】颇有几分神妙,虽只是筑基层次的秘法,但论及稀有程度并不下于一般的金丹秘法,是本王从一名为【黑血道人】的现世修士身上搜罗而来的,你若感兴趣,可以尝试着修炼一二。”
赵元曦的瞳孔微微失焦了短短一个刹那,哪怕是近在咫尺的荆雨也没有捕捉到这一转瞬即逝的变化,下一刻这个神色清冷的女子便恢复如常,躬身一礼,回转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荆雨见状大是欣慰:“不愧是三姐亲手调教出来的,这喜怒不形于色的本事比我这个舅公还要高出一筹。”
“开宴罢。”
宁远王嬴无咎举起席面上的酒樽,对着荆雨爽朗一笑:“恭贺兄长返京……”
与嬴无咎遥遥举杯,将杯中灵酒一饮而尽,荆雨把玩着手中的青铜酒樽,沉吟道:“无咎,你今日请我前来,不会真的只是为了吃这一顿酒罢?”
“这个……”嬴无咎面露难色,王妃南宫瑶冲着他使了一个眼色,嬴无咎见状微微叹了口气,缓缓道:
“兄长,端太妃如今身子可还康健?”
荆雨目光一凝,淡声道:“母妃的疯病日益严重了……她毕竟是元婴修士,父皇此前为了防她再伤人,封闭了她的修为……最近身子倒是愈发差了。”
“唉,端太妃当年也是……如今幽禁已有两百年了吧?毕竟是公孙家的嫡女,兄长何不劝一劝父皇,为端太妃求一求情,解了她的幽禁。”
南宫瑶在一旁帮腔道:“小时候瑶儿也见过端太妃一面,是个大方温婉的性子,也不知为何犯了疯病,若是能解了幽禁,南宫家自可帮着延请名医,治疗一二。”
看来他们并不知晓端太妃被嬴无异暗中折磨一事……荆雨心中想道。
他不由自主蹙起眉头,凝声道:“父皇自从退位隐修后,早已不见踪迹,本王如何见得到他?无咎,父皇在位时,众皇嗣中唯独你最受宠爱,若是你肯出言求情,只怕分量尚在我这个不受待见的儿子之上。”
“这……唉!”嬴无咎重重一叹,不再劝说。
酒过三巡,南宫瑶怀中的嬴长肃此时已经站到了赵元曦的席前,不知为何,这个如今宁远王府的小世子似乎有些害怕赵元曦。
赵元曦盯着嬴长肃,问道:“昨日的【谈玄三问】可背熟了?”
嬴长肃结结巴巴道:“姨娘,那【谈玄三问】数千言,许多字长肃尚且认不全,实在是……”
赵元曦声音严厉:“已给了你三日时间,这三日中你用了多少在这其中?【谈玄三问】乃是我仙朝大贤所着,是极好的修仙入门典籍,你今年已然四岁,再过两年便要检验灵根、引气入体……还有多少余裕给你挥霍!”
“罚你将【太祖本纪】的【第三小节】与【第六小节】默写百遍,明日午时前交到姨娘的桌案前!”
“好了好了,青萝妹妹,肃儿毕竟只有四岁,何必这般紧逼?”嬴长肃的亲娘南宫瑶有些看不下去,心疼道:
“再者说来,修士筑就仙基后,开辟识海,诞生神念,便有了过目不忘之能,届时什么样的修行典籍、轶闻掌故都是瞧一遍便能记在心中的,又何必逼着孩子小时候便这般辛苦记诵?说不得转头就忘了。”
“姐姐有所不知,很多习惯都是自小培养的……我这是要长肃将读书变为本能,腹有诗书气自华,便是此理了。”
赵元曦耐心解释道:“昔年仙朝太祖皇帝起兵争雄时,麾下【定鼎八神将】之一的【中庭将】宇文玄都,便是草莽出身,二十三岁方才得遇仙缘,步入仙道,哪怕后来修为拔升至化神之境,依然不喜读书,行事冒进莽撞,这都是曾经的例子。”
“如今天下有几人能与当年宇文玄都大人的仙道资质相提并论?多读史书、策论,有些谋断,终归是好事情。”
南宫瑶叹了口气,又觉得赵元曦说得有理,再一次心疼地看了看嬴长肃,低声道:“那也不必默写百遍,十遍总也记住了……”
荆雨轻轻摇晃着青铜酒樽中透明的酒液,若有所思地挑了挑眉头。
————
回到礼泉别府后,荆雨走入别府中的书房,在放置玉简的架子上翻翻拣拣,果真找到了一枚名为【太祖本纪】的玉简,将神念探入其中,细细查看。
【太祖本纪】是一部记录神鼎仙朝初代仙皇生平的纪传体通史。
其中自太祖皇帝降生,一直到他一统九州,开创神鼎仙朝,直到飞升上界的所有轶闻掌故都记载其中,几乎事无巨细。
甚至不乏什么“天生神力”,“山匪进犯村子,太祖皇帝六岁举着一块儿比人高的巨石将山匪头领砸成肉泥,山匪遂被惊退”之类的夸张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