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建设很困难,李世民是知道的。
政委制度的深意和成功,李世民也是知道的。
他带领的部队不是一开始就强大,也是从弱小走向成功的,李世民同样知道。
但是,他在面对近乎绝境的时候,只剩下八百人的时候,不仅没有沮丧气馁,反而对未来充满了乐观,精神昂扬向上,相信己方必胜,更是在这种时候做出了支部建在连上的伟大创举,这就远远超出了李世民的预料了。
李世民在面对困境时,也不会沮丧气馁,也是坚信己方必胜。
但是,要李世民在逆境绝境时还做出伟大创举,奠定日后胜利基础,改造五千年来中国军队性质,他是不可能做得出来的,想都不敢想啊。
李世民能够想的,也不过是逃出生天之后再重振旗鼓而已。
“自愧不如,不,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李世民喃喃自语道,语气里充满了惊叹和钦佩。
李世民多次听过他的事迹和伟大,但每一次听到新的事迹,他都觉得自愧不如,于是越发赞叹起来。
周飞笑了笑,问他道:“整部影片,除了这个,还看出了什么?”
李世民神情复杂道:“里面有一句台词我记得非常清楚,是一个普通士兵说的,他说为了新中国,前进!政委的作用固然很大,但这支军队的本质才是精神核心,就像你之前说的,这是一支人民的军队,它知道为谁而战!”
周飞点了点头,有些理解他这时的复杂感受,那就是非常羡慕、想学,但同时知道他学不了,没办法去学,也不能去学!
封建帝王告诉士兵为人民而战?
这纯属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固然,封建帝王可以pua士兵为朝廷为皇帝而战,但这样的军队本质上依然是一支压迫百姓的军队,根本不可能做到人民军队那样强大、那样的有战斗力。
占据绝对优势时,这样一支军队对人民军队可以做到击败,譬如早期的国党。
但是,一旦等到人民军队有了自己的根据地和相对数量的兵力,国党就再也不是人民军队的对手,怎么打怎么输。
老毛子的布尔什维克,面对英法等多国联军的进攻,最终依然取得了胜利,可见人民的军队是不可战胜的。
杠精们总是说英法多国联军勾心斗角,所以他们才失败的;说国党内部派系斗争,所以他们才失败的。然后,说英法联军如果不勾心斗角、如果国党内部没派系斗争,结果就会怎么样怎么样,历史就会怎么怎么改写……
这种论调纯属白痴。
他们也不想想,为什么英法联军勾心斗角?为什么国党内部有派系斗争?
事实上,英法联军、国党等势力,他们根子上就烂了,就是充满压迫性质的,怎么可能不勾心斗角?怎么可能不派系斗争?
他们真要是不搞压迫、和人民依附在一起,他们就是人民军队了!
“对了,还有101!”
李世民又提起了一个人,赞道:“胜不妄喜,败不惶馁,胸有激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他在你们新中国应该是一名上将军吧?”
周飞先是一愣,随即点了点头道:“是上将军,而且是元帅!”
101情况特殊,就像101他自己说的那样:“我的上半生不好说,下半生说不好”,所以他很明智的没说101这个人。
“元帅么~”
李世民敏锐注意到了,但他没深究,只念叨着这个职位。
这个职位他是不陌生的,可以说是非常熟悉。
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元帅”,到了大唐更是频繁使用。
每一次统帅出兵作战,是皇子的,就封为兵马元帅。
他李世民就多次以“元帅”的身份出征,西讨元帅这些。
李建成曾经担任过东讨元帅。
不是皇子的,哪怕是郡王之类的,也不过是行军总管。
“现在军中职位是如何划分的?”
李世民随后询问他道,又补充了一句:“在我大唐,首先为十二卫大将军,其下十二卫将军、十二卫中郎将、副郎将、折冲都尉、果毅都尉,校尉、对正、火长。对正和火长都是流外,无品级。”
周飞虽然觉得很复杂,不太明白,但他还是点了点头,表示理解。
然后回答道:“我们现在的设定比较简单,从高到低是上将军、中将军、少将军、大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建国初期的时候,因为特殊历史原因,上将之上还有大将、元帅!”
李世民想了想,除了名字不同,较为简单,层级更多之外,其实没有太大分别。
“还有大将啊?”
李世民惊讶了一下,不过并没有想着复制到大唐去。
军制和军衔的变化都是根据时代发展变化的,不能一概而论。
大唐一统四海,震古烁今,说明大唐的军制和军衔是符合大唐时期的。
“是的,大将。”
周飞笑了笑,说道:“一共十位大将,十位元帅,101排在元帅第三位!”
“什么?才第三位?”
李世民这下是真的有些惊到了,下意识说道:“在大局上,101虽然和他有差距,但领兵作战方面,我看刚才的电影,无论是排兵布阵还是刚毅果决、以及对时局、敌情的分析判断,无人能出其右,102\/103在他面前都只能俯首帖耳听命,竟然只排第三?”
“评论军衔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不一定是领兵作战。”
周飞微微摇头,说道:“排第一的是五大书记之一,和他一起为军队的创建人,虽然作战次数不多,但却一直在后方为军队建设工作。一支强大的军队,能打仗不算什么,能重建才是真本事!”
李世民愕然了片刻,随即失笑道:“确实如此。”
的确,人们只看得到带兵打仗之人的能耐,往往忽视后方建设军队之人。
一个高明的将军、统帅,既要能带兵打仗,更要能练兵建设。
他李世民就是个既能打又能练还能建的人!
“排第二的呢?”
李世民饶有兴趣的继续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