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感慨万千
简明羽是个无可无不可的人,这种性格,简晓彤倒是随他。
因为,他总跟简晓彤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甜如蜜。”然而,这种性格在人情味浓厚的小镇上,就显得有些另类,再加上一些历史的原因,所以,在云桥镇,简明羽跟谁都走得不近。
好在女儿争气,从小读书就是别人家小孩的楷模,倒也为简明羽赢得了不少尊重。
尤其是简晓彤考上沪都名牌大学后,现在简明羽走在镇上,主动跟他打招呼的人,也自然多起来了。
所以,他听常强不进屋坐,也不勉强,只是点了点头:“哦,那好的,你赶紧去吧。上午我还碰见过你爸呢,倒没说起过你今天要回来。”
现在的云桥镇,许欢他们这一代年轻人已经不多了。
还在云桥镇来来往往的,要么就是小学生、初中生,要么就是像常朝勇、简明羽这些许欢他们父辈的人。
而且,像常朝勇这样有钱的人,其实在临江早已经买了房,只不过他在城里有些住不惯,觉得还是老房子宽敞,何况他的砖厂还在云桥镇。要不然,恐怕他两口子也不会经常待在云桥镇了。
好在临江到云桥镇的路,却是越修越好,来往车辆也多起来了,三四十分钟就够了,倒也方便。
常强那天回家没啥事,他只不过觉得,要是自己刚才在简晓彤家里待着,肯定很别扭,所以随口扯了个幌子。其实他回家,也只跟父母简单说了几句话,就一溜烟赶回临江去了。
他心里惦记着,自己必须赶紧去给许欢提个醒,简晓彤今天已经很不高兴了。
事实上,许欢哪里需要常强来提醒,简晓彤电话都不肯接,已经很说明问题了。
就算她刚下车时,手忙脚乱不方便接电话,那后来,也可以用常强手机打给他的,然而,简晓彤没有这么做,常强也没有再打电话过来。
从桐县往回赶的路上,许欢终于接到了常强的电话:“送到家了,我现在正往临江去,你什么时候到啊?”
“路上不堵车的话,四五点钟吧。”
“哦,好的,我待会儿到你们店里去等你。”
“好的,你今天没别的事了吧,晚上一起吃饭。”
“今天我腾空了,原本就计划着晓彤回来,咱们一起吃个饭的,现在好了,人家咻的一声,直接回云桥镇了。”
“没事,那就咱两兄弟聚聚,改天再去约她好了。”
结果,等许欢赶回店里的时候,已经快七点了,常强在店里的椅子上都睡着了。小杰见许欢风尘仆仆地进来,才赶紧把他推醒了。
常强看了看表:“靠,现在才到,幸好晓彤今天没在这儿等你,否则,你娃更麻烦。”
“嗨,堵车啊!”许欢摇头叹气:“我这个乌鸦嘴,一说不堵车什么时候到,就总是会遇到堵车,这句话再也不能说了。”
那时候,没有高速路,车子走的都是省道、国道,一旦路上稍微出点什么状况,堵车就堵得厉害,而且疏通起来也慢。
许欢印象很深刻的一次,就是他读技校时,有一次坐公交车回家。原本,渝城到临江,只要两个半小时,遇到司机开快些,两个小时出头一点儿就能到。
但那次,一辆大货车在路中间,因为超载,车子的大梁断了,两边的车都堵得死死的,来疏通的交警也没办法,必须把大货车上的货物先卸完,才能把车弄走。
所以,许欢下午四点多在渝城上的车,快凌晨两点才到临江,生生坐了近九个小时的车。
遇到这种情况,最欢乐的就是路两边村庄的农户,方便面、矿泉水、煮鸡蛋、蛋炒饭……可以卖到爆。那次,后来夸张到那些农户,只卖煮鸡蛋,不卖蛋炒饭了,一问原因,说家里的盐用完了。
小杰等许欢坐下来喝了两口茶,才说:“嫂子来过电话,问你晚饭要不要过去吃?”现在,霞儿和汪嵩虽然没结婚,但小杰早已经一口一个嫂子的叫得很顺溜了。
许欢想了想说:“今天算了吧,就两个人,你跟她说一声吧,待会儿,我和你常强哥去江边撸串去。”
小杰嗯了一声,又道:“欢哥,我正好有个事想跟你说呢。”
“啥事?”
“你还记得那个李伟吗?”
“李伟?哪个李伟?”许欢没印象。
“就是当时我和杨晓军他们混的时候,一起玩的一个小伙伴。”
“哦哦,怎么啦?”许欢影影绰绰想起了一点儿。
小杰道:“他现在混得不好,后来还在少管所被关了一年多,我看他也找不到什么工作,想着咱们店反正也缺个人手,我是不是可以叫他来上班?”
“我不了解这个人,你控得住吗?”许欢问。
“他其实还好啦,胆子不大。当年,都是跟着杨晓军、邓三一起瞎混。但是,刀哥那事,我跟他都退出了。以前,大家都不懂事,所以整了些不好的事,现在应该没问题。”
“跟你哥说过了吗?”
小杰揉了揉鼻子笑着道:“我有点儿不敢跟他说,所以先问问你。”
许欢沉思了一下,然后道:“小杰,上次我就说过,这个店,现在你全权负责。所以,合适不合适,只要你考虑清楚了,就按你意思办,只有这样,你才能顶起事来。”
小杰不由自主地挺了挺胸膛,说道:“我仔细想过了,李伟现在有些落魄,他这个人本质不坏,这时候,我有机会,能拉就拉他一把。”
“行,回头我跟你哥打个招呼。”许欢站起来,对常强道:“走,喝啤酒去。”
说起来,自从枫林晚关张以后,许欢很久没到江边撸过串了。
现在,那艘曾经承载过临江灯红酒绿的趸船,早已失去了往日的荣光。一直没有人再接手在上面去开夜场了。如今临江新开的夜场,已经开在城南去了,而且,生意做得正规了许多,更多地面向了普通的消费人群。
每次,许欢路过这里,看见这艘趸船,越来越陈旧,越来越破败,像个垂垂的老人一般,孤独地停靠在岸边,他就忍不住感慨万千,毕竟,在那艘趸船上,他们有过太多的故事。
但是,江边的烧烤摊,却仍然生意兴隆,一到夏季的晚上,还是人群络绎不绝。
许欢和常强坐在江边,点了一大堆串,还是那么一箱老山城踩在脚边。
奔波了一天的许欢,还没等串烤好,就倒上两大杯啤酒,跟常强道:“来,甩一个,说起来,咱哥俩有日子没单独一起喝喝了。”
常强二话不说,举杯就咕咚咕咚地喝了下去。然后才抹了抹嘴道:“欢哥,现在你的世界越来越大,所以咱哥俩单独聚的时间,肯定是越来越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