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内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随即帐帘被掀开,张昭与张纮并肩而立,见是周瑜与孙策,张昭微微一笑,拱手道:“原来是公瑾与伯符,快请进。”
四人进入帐中,分宾主落座。张纮为众人斟上热茶,茶香袅袅,帐内气氛顿时缓和了许多。
周瑜端起茶盏,轻轻抿了一口,随即放下茶盏,正色道:“二位先生,如今敌军兵力大增,我军暂时按兵不动,但我心中有一计,或许能扭转局势,只是还需二位先生指点。”
张昭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好奇,微微倾身问道:“公瑾有何妙计,不妨直言。”
周瑜微微一笑,神色间带着几分慎重,缓缓说道:“二位先生,此计事关重大,牵涉极广。现今知晓此事的,只有我、伯符、主公,以及远在芍陂的诸葛子瑜,还有一位远在青州的刘德然。至于此计的具体内容,恕我暂时不能告知二位先生实情。”
张昭与张纮闻言,彼此对视一眼,眼中皆闪过一丝惊讶与好奇。张昭沉吟片刻,缓缓说道:“公瑾既然提到此事牵涉到刘德然,想必此计非同小可。刘德然乃刘玄德麾下,素有智谋,声名远播。只是不知,何等大计竟会牵扯到他?”
张纮也点头附和,眉头微皱,低声问道:“公瑾,此事既然牵涉到刘德然,莫非与青州、徐州一带的局势有关?还是说……此计与袁术、曹操等诸侯有所关联?”
周瑜神色依旧沉稳,微微摇头,语气平静却带着几分深意:“二位先生,此事牵涉甚广,不仅关乎我军与袁术的胜负,更可能影响到江东乃至天下的格局。只是眼下时机未到,恕我不能详述。待时机成熟,我自会向二位先生禀明一切。”
张昭与张纮见周瑜如此慎重,心中虽仍有疑惑,但也明白此事非同小可,不宜多问。张昭微微点头,沉声说道:“公瑾既然有此顾虑,我等也不便多问。只是若有需要我二人相助之处,尽管直言,我等必当竭尽全力。”
周瑜微微颔首,神色间带着几分思索,随即开口问道:“二位先生,你们从灊县前来时,是否已通信告知诸葛子瑜?他可知晓我军当前的局势?”
张昭闻言,点头答道:“公瑾所虑极是。我们离开灊县时,确实已发信至芍陂,告知诸葛子瑜此间情形,并请他率水军登陆南下,以支援此处。倘若信件未曾延误,子瑜此时应当已经收到了消息。”
周瑜神色微凝,目光在张昭与张纮之间游移片刻,随即缓缓开口,语气中带着几分谨慎:“二位先生,方才提到诸葛子瑜率水军南下支援,确实是一大助力。不过,瑜心中尚有一事,需向二位请教。”
张昭见周瑜神色郑重,便微微倾身,示意他直言:“公瑾有何疑虑,但说无妨。”
周瑜略一沉吟,继续说道:“广陵水军虽由诸葛子瑜统领,但毕竟非我主孙文台麾下之师。虽说广陵太守张超与我主现今已结为友盟,共抗袁术,但张超此人……毕竟一方诸侯,我恐他多有深意。广陵水军南下,或许并非单纯为支援我军而来。不知二位先生对此有何见解?”
张纮闻言,眉头微皱,沉思片刻后答道:“公瑾所虑不无道理。张超虽与我主结盟,但其人确有独断之志,未必全然依附于我江东。广陵水军南下,固然可助我军一臂之力,但若张超另有安排,恐会对我军布局产生影响。”
周瑜微微皱眉,神色间带着几分凝重,缓缓说道:“二位先生,恐怕还未完全明白我的意思。我担心的并非诸葛子瑜为人,而是广陵水军未必会完全依从子瑜的命令随其南下。广陵水军虽名义上由子瑜统领,但实则仍是张超的部属。张超此人,心思难测,若他暗中授意水军将领不听调遣,子瑜恐怕也难以完全掌控局势。”
他顿了顿,语气更加深沉:“如今张勋大军已至,局势本就复杂多变,若广陵水军再有异动……此事不可不防。”
张昭闻言,眉头微皱,沉吟片刻后说道:“公瑾所虑确实有理。不过,广陵水军中的将领赵雄,此人性格耿直,为人还算诚实,或许不会轻易违背子瑜的命令。”
周瑜轻轻摇头,神色依旧凝重:“赵雄虽为人诚实,但毕竟只是广陵水军中的一员将领,未必能左右大局。张超若真有他意,赵雄一人也难以扭转局面。此事不可不防,需早作准备。”
说罢,周瑜站起身来,向张昭与张纮拱手一礼,语气郑重:“二位先生,今日多谢指点。此事关系重大,我需与伯符尽快商议对策,先行告辞。”
张昭与张纮也起身还礼,张昭沉声说道:“公瑾若有需要,尽管吩咐,我等必当全力相助。”
周瑜微微颔首,随即与孙策一同转身离开。帐帘掀开,二人的身影很快消失在夜色中,只留下帐内茶香袅袅,气氛却比先前更加凝重。
周瑜与孙策回到大帐,帐内烛火摇曳,映照出二人凝重的神色。周瑜快步走到案前,从暗格中取出一方用锦缎包裹的物件,轻轻揭开,露出那方假玉玺。玉玺在烛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虽为仿制,却几可乱真。
周瑜双手捧起玉玺,郑重地交到孙策手中,沉声说道:“伯符,此物关系重大,务必小心保管。你需亲自率领两百名亲近军士,携带此物北上,寻到诸葛子瑜,将此物交予他手中。此事非同小可,非你亲去不可。”
孙策接过玉玺,眉头微皱,低声问道:“公瑾,此计究竟为何?为何非要我亲自前往?黄老将军那边若问起,又该如何交代?”
周瑜神色沉稳,目光坚定:“伯符,此计唯有你亲自前往,方能确保万无一失。黄老将军那边,我自会去解释,你不必担忧。眼下局势复杂,张勋大军压境,广陵水军又恐有异动,我们必须早作准备。”
他说罢,迅速走到案前,提笔蘸墨,在绢帛上书写起来。笔走龙蛇,片刻间便写就一封密信。周瑜将信仔细折好,装入信封,用火漆封口,随后交给孙策。
“这封信你务必亲手交给诸葛子瑜,不可假手他人。信中我已详细说明此计的关键之处,子瑜看后自会明白该如何行事。”周瑜语气凝重。
孙策接过信件,郑重地点头:“公瑾放心,我定不负所托。”
周瑜微微颔首,拍了拍孙策的肩膀,语气缓和了几分:“伯符,此行路途遥远,务必小心行事。若遇变故,随机应变,切不可鲁莽行事。待你归来,我们再共商大计。”
孙策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朗声道:“公瑾不必多虑,我自有分寸。待我归来,再与你并肩作战!”
周瑜目送孙策转身离去,帐帘掀开的瞬间,夜风卷入,烛火摇曳不定。他站在原地,凝视着孙策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