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山,凌霄,大将军府邸,正在进行一场最重要的……争吵。这一吵就是一百零三天,历史上被称为“百日会议”。非官方的历史作者给这次会议起了很多名称,诸如“最吵闹的会议”“霍山生死大会”“帝国宣言大会”等等。
这次会议的与会者一共有六十二人,后来有三人退出会议,离开霍山,表示不赞同大会的决议,所以,最后在大会章程上签字的共有五十九人。这些人被称为“开国元勋”,图像被挂在后来已经成为纪念馆的凌霄议事堂内,成为帝国万众敬仰的英雄和先驱。
会议开始之初,邹湘语担心这么多人一起开会,大会可能开成一锅粥,乱成一团。江柳抛出了一个记忆中的议事规则,让邹湘语的担忧一扫而空。议事规则如下:
一、江柳担任会议主持人,称为大会主席。江柳的职责是维持会场秩序,确保程序合规,而江柳自身保持中立(除非需要投票打破平局)。
二、动议(提案)流程
提出动议:成员需正式提出议题(如“我提议…”)。
附议:需至少一人支持(“附议”)才能进入讨论。
讨论:围绕动议展开,需遵循发言顺序和时间限制。这个时间限制是一炷香,否则会议也不至于开了一百天。
表决:主持人发起投票,多数通过则动议生效。
三、发言权控制:
成员需举手申请发言,由主持人分配发言权。
发言需围绕当前议题,禁止跑题或重复。这种情况在会议当中无数次发生,江柳的主要任务就是把歪倒的楼扶正。
四、辩论规则:
每人每次发言不超过一炷香,同一议题发言不超过两次。
五、表决方式:
举手表决。
会议开始的时候,大家还都没有适应这种大会方式,很多人表现得温文尔雅,如陈燕矶等大修士。可是,很快这些人就发现在保持风度的时候,讲话的语气和说服力就弱了很多,这些人讲话也越来越直接。好几次,江柳看到一直以风度闻名的王君讲话的时候都撸起了袖子。
这次会议,也让江柳看到了很多人的真实想法,平时这些想法隐藏起来,但是,关系到组织的根本制度,涉及到价值观层面的东西,这些人也开始袒露真实的内心。
这里面,最显着的代表就是邹湘语。邹湘语一直是星火军的创建者和建设者,甚至可以说,星火军就是在他的大力推动下建立起来的。江柳现在也不确定,邹湘语所说的玄元谶语是不是他为了建立星火军而找的借口。
邹湘语平时为人随和、幽默,有很强的人格魅力,星火军中的大多数人都佩服他的为人,与他为善,他是星火军内部团结的粘合剂。而且,星火军的骨干也是他搭建起来的,江柳是他发现并从秘境中带出来的;俞杰和得花和尚是他找来的,这二位又带来了李晋、庄濠、吴前、梁佐等一干将领;中州五英是他的弟子;文仪是他的夫人;陈燕矶是他的好友,陈燕矶又带来陈信和陈叔慷。如果没有这些人,哪还有星火军的鼎盛局面?
但是,邹湘语为人又很低调,他很注意维护江柳作为星火军领袖的威望,把很多露脸的事情留给江柳,安心辅佐江柳。江柳所说的事情,他基本上都会赞同,而且帮助江柳想办法落实。可是,就在上次处理梁朔的问题上,江柳发现邹湘语是有自己的想法,或者他被其他人影响。
江柳其实并没有跟邹湘语、俞杰等人深谈过什么是他们的理想制度,也就是他们希望将来的天下是什么样子的。这里所说的理想制度不是泛泛而谈,而是切实可行、细致入微的具体条文。
同样,这些人也没有问过江柳心中的想法。其实,江柳在心中也没有一个确定的目标。他虽然有很多想法,但是,他知道这些想法只是他个人的空想,这个世界毕竟不是他记忆中的世界,他们两者不可能等量齐观。
江柳也知道,他将一些根本就不会出现在这个世界上的东西带到这个世界,比如银环;他将一些可能在很久以后才会释放的力量提前放出牢笼,比如商业和资本。这些东西能带来什么变化,他不知道。
他也很想看看经过这些东西的冲击,人们会有什么想法。说实话,与会的这些人如果形成什么江柳不想看到的共同想法,江柳也没有办法,他只有接受。所以,他才给自己一个“主席”的身份,超然物外,坐看事情的发展。反正,他想说的话已经告诉相关的人,让这几个人做他的“嘴替”,至于大家能否接受,就不是他所能预料的。
会议讨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星火军是否要建国?
这个问题立刻就引来大家的热烈讨论。多数人主张建国,而少数人,如陈燕矶这样的老牌大修士,却希望星火军如同九州十三氏那样,成为一个大势力,或者大家族。当然,这里所说的大家族,并不是一家一姓,而是类似山上宗门一样的组织。
大家充分发言之后,进行表决,最后,以五十九票赞成,三票弃权通过了建国的决议。弃权的三票来自陈燕矶、陈信和妖族朱坤。陈燕矶的弃权,江柳有所感觉,但是,霍山妖族朱坤弃权却让江柳意外。而且,反对建国,江柳并不意外,但是,弃权却意味着某种“不合作”。果然,这次投票之后,陈燕矶站起身来,向众人拱拱手,说道,“诸位,共事多年,陈霆得诸位相助,所为多谐,同侪友情,更令霆感激。但是,正如大将军在一开始所说,人各有志。霆觉得现在的星火军之路与初心渐行渐远,而诸位又无意更改,霆只有先行离开。山高水长,诸位保重。”
说完,陈燕矶带着陈信离开。朱坤只是说了一句,“这天下终究是练气士的天下。”也离开会场。
这就是离开的三人,剩下的五十九人虽然在后面的讨论中有时候吵得翻了天,但是再无一人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