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强就在门口稍微等候了一会儿,随后,上班的铃声响起。
“现在您可以入内了!”保安员对着张强说道。
“非常感谢您同志!”张强又将烟呈上,这次对方接了烟。
“入门后一直往前走,在第三个拐口,左手边是一幢三层高的建筑,那便是人事部门所在的楼层。”
接收了张强赠送的烟,保安员还指示了具体路线。
“真是多谢你同志!”张强又一次表达感谢,并在安保室登记名字,步入工厂。
晨曦炼铁厂,昔日属卢氏所有,在解放前夕名为卢氏炼钢厂。
直至解放,现任卢家族长卢新平主动将它捐献给了国家,后者接管此厂并更名为晨曦炼铁厂。
之后厂子历经合并,吸收了一些规模较小的钢铁企业,逐步发展成为现今拥有一万员工的大厂。
同时,厂周边还设有不少分厂,卢家则保有少量的股份用于分红。
按照保安的引导,张强很快就寻至人事部门,敲开门得到应许后迈入室内。
“您好同志,我是前来办理顶岗的,这里有我的介绍函。”
张强取出李明授予的顶岗介绍函,递给人事部门的一位女性工作者。
“卢贵是你什么样的亲属?”接过介绍函,对方对张强提出了问题。
“是我的长辈,是我的大爸,亲叔叔!”张强回应。
“符合作为其后代接替工作的资格。卢贵同志是一位英雄,他的遗孀抚恤费用你可以到财务处去领取。”
人事科的工作员给张强办理了一系列入职手续。
“请拿好此份文件前往对门的两层小楼报到,那便是我们厂的供应科所在地。”
女同志朝窗外指了指一处两层的小建筑,如是对张强交代。
“谢谢!”张强接过文件,表示感激随后离开了人事科。
“我们的财务部门在本幢楼的三层,你可以顺便先去领取您伯父卢贵的遗孀补助。”
就在张强准备离开发部门的一刻,耳边传来了身后传来的提示。
“太感谢了同志,我会记住的!”张强心里不由感慨,在这段时空里,人情还是如此温馨友好的。
回到四合院生活的话,那几乎是难以想象的概率,能聚在一起的人们都极为独特!
手持文件前往第三层的财政办公室,提交必要资料并验证了个人身份,
张强顺利拿到了作为烈士亲属的补贴,六百元,数目因人而异,厂内对此类事项有一定优待政策。
领取了遗孤补偿款后,张强迅速将其收至个人空间,随即前往物资供应科室签到。
抵达供应科后,张强找到了主管办公室,并敲门入内。
映入眼帘的是一位约莫四旬、身材瘦削的男子。他从座位上站起,迎面向张强问道:
“您就是新来顶替岗位的张强同志对吧?您的前辈卢贵是个好干部啊,太可惜了。我是这里的负责人,姓李。”
“李先生您好!”张强礼貌地回应。
“跟我来介绍一下科室同事吧。但我们科室经常在外处理公务,所以您在这里能见到的人都比较有限。”李主管边说边领着张强在科室里转了一圈,
果不其然,偌大的科
骑着一辆略显破旧的自行车,李明带着一张任务批条,轻松穿过钢铁厂的大门。
“这份工作真是好,只要完成采购任务,就能做自己想做的事了。” 李明一边骑行,心里满是喜悦。
对他来说,这份工作就是理想的体现。在他掌控的神域里,物资无穷无尽,仅需几十元的小任务,随随便便就可以解决。
因此,所谓的采购对他来说几乎是不存在的任务,他就像在领薪水的同时额外拿到了一笔活动基金。
这种状态在采购部门并不鲜见,很多关系户都能轻松获取物资,每月的固定任务完成后,就能自由安排自己的时间。
他们大多不在乎微薄的薪酬,只需要一个体面的身份即可。
对于李明来说也是如此,但他甚至比那些关系户更轻松,因为他能够无成本获取神域中的资源。
骑着自行车,李明首先前往了街道办事处,成功办理了修缮住房的证明文件。
在街道干部的介绍下,他还找到了几位负责修房子的手艺人,一同商讨自家两间房的修整计划。
李明的主要需求是隔出一间浴室,这对他尤为重要,因为他更愿意在这个世界上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小问题,而不愿返回神域里。
计划确定后,李明支付了五十元订金,手艺人离开,而他则开始了四九城的闲游,用心体验这座红色年代的历史古城。
下午时分,李明会按时返回钢铁厂,归还自行车,并顺便完成一部分采购任务。
当天,李明骑车参观了许多他从前渴望去但因为生活所迫未能前往的地方,如北海公园、颐和园、 ** ** 、天坛和故宫等。
他还有一项秘密的目标——选定一个合适的定点位置,以便激活神域的一项重要功能——定点传送。
由于与这个世界联系尚浅,他目前只能设定一个固定的传送点。
拥有这个定点后,李明就能远距离将神域内的物资运送出来,为实现他心中的宏大目标铺平道路。
李明考察了几处地点,包括 ** ** 和其他几个公园的大片空地,最终还没有决定具体放在哪里。
归还自行车,回到家,简单准备晚餐后,李明又投入到对神域的研究中。
他设想的宏伟蓝图不仅关乎他自己,更是为了全国百姓的福祉,他要利用神域内的丰饶资源,保障数以亿计人民的生活。
经过计算,按照神域的生产效率,即便扣除了一部分用于再生产,剩下的资源也足以供应全国人民所需。
他深知不能白做贡献,否则可能会削弱人们的奋斗精神。因此,他打算用资源换取一些珍贵的文物,一方面保护这些文化遗产免遭战乱或灾害毁损,另一方面也为未来的发展留后路。
李明计划周详,既保留了一份深藏不露的爱国情怀,又展现出超乎常人的谋略和远见。
次日清晨,李明带着买来的包子,提前到达工厂,解决早间生理问题后正式上班。在科室领导的认可下,他再次外出进行所谓的物资采购。
这次的目的地是郊外的田野,正值初夏小麦收获期,广袤的麦浪中忙碌的农夫们构成了乡村美丽的风景线。
沿途李明偶遇农民们休憩的场景,热情攀谈之余,他了解到当地农事的细节。
下午,他深入山区,收集了许多有用的资源,如野生蜜源植物和药材,充实了神域内的生态系统。
山中行走几个小时后,李明重新骑上自行车返回四九城。
车筐中挂着几只刚捕获的野鸡和兔子,显得异常得意。
途经早上那片麦田时,他看到一群人聚集在那里,好像正在讨论着什么事情。
走近后听到了关于野猪的话题,这引起了李明的兴趣。
不过他并没有立即行动,知道过些时日与村子里的人熟络起来会更加自然。
一位熟悉的老农向他解释:“我们刚刚捕获了一头闯入庄稼地的野猪,正在商量该怎么办。”
李明提出愿意高价购买,得到了村民们的一致支持,最终与村长商议好价格后,成功地采购到这头罕见且有价值的野猪。
这不仅丰富了他的采购成果,也让他与当地人建立起了初步的信任。
“你好,收购同志!”林班长接过递来的烟,“这野猪要出售还需上报集体,得和其他同志商量,你看……”
“林班长,不如我带你回村庄,我们一起商量商量,如若大家同意出售,顺便带一辆平板车运这头野猪。”
“要是决定不卖,我也能马上得到消息,然后立即返回市区。”李高提议道。林班长思考片刻后点头答应。
随即,李高蹬上自己的自行车,带着林班长一同前往他们所处的新安村合作社。到达合作社办公室,李高停稳车,同林班长走进办公室。
“李高同志,这是我们的社长,周建军同志。”林班长介绍道。
“周社长,这位是从市钢铁厂来的收购代表李高同志!”林班长再次介绍李高。
“林同志,你为何带收购同志来这里?”周社长询问。
“周社长,今天我们麦收时遇到了一头跑出森林的野猪。”林班长解释道。
“伤到人了没有?”周社长听闻野猪立刻紧张起来。
“周社长放心,野猪已被控制住,没人受伤。”林班长回答。
“还好没有人员受伤,你们是打算出售这头野猪给收购同志?”
“是的,因为我们最近粮食充足,不需要野猪肉补充营养,因此想将其出售换些收入。”林班长说。
“那没问题,我批准。”周社长直接应允,“我将出具相关的批准书和介绍信。”
村社群众尽管自给自足,但也有些必要的开支,通过出售野猪获得额外收入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感谢周社长的支持。”林班长感激道。
随后,李高在告别时也表达了对周社长的感谢,并在握手之际,悄悄地递给了对方一包香烟。作为采购员,这类社交小礼物可以增进与乡间同志的感情,每位采购员每月都有一定的费用用于这样的交际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