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华此次出征,除了实验新型火器。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徐闻所托,来看看自己的妹妹和弟弟。
徐明自从开始纵横四海的生活后,就很少回家。
他很清楚,自己现在还能四处远航,是因为家中还有父亲撑着,越王这个位置,迟早要轮到他来继承。
趁现在老父亲正值当打之年,那不得到处跑跑,多长长见识。
唐赛儿的身份太敏感,这辈子估计很难再踏上大明的土地。
她现在已经成为实质上的婆罗洲女王。
大明占领交趾和占城后,这两个地方的流民,就被大量安置在婆罗洲。
这些地方大量开垦的种植园种植出的甘蔗,橡胶等经济作物,已经成为四海商会一条重要的财源。
现在唐赛儿已不甘于婆罗洲,新青营在扩大后,已经成为大明海军陆战队的重要组成部分。
附近的爪哇岛,苏门答腊岛,在徐明和唐赛儿两姐弟的合作下,大明海军也开始对他们进行渗透。
他们两人在南洋这块玩得不亦乐乎,老父亲很难见到儿子女儿,也只能派大儿子出来看看情况。
姐弟二人见到大哥时,都有些尴尬。
经过这些年徐闻不计成本的投入,唐赛儿虽然一句爸爸都没有叫过。
但是在内心,早就认同徐闻这个父亲。
徐明能够在大明海军内如此快速上位,当然也离不开徐闻。
老父亲扶他两人上位,他们却把老父亲丢一旁。
看到大哥责备表情时,难免会有些心虚,所以一路上两人对大哥那是一直赔着笑脸,好话说尽。
本来这次进攻,海军只需要配合运输,根本没有新青营什么事。
唐赛儿和徐明,硬是以观战的名义,带了一千新青卫以及徐明所属海军战兵,配合神机营一起行动。
神机营的官兵也很开心。
整个大明如果要说火器使用经验,除了神机营以外,最丰富的那就要数大明海军。
特别是在大口径火炮的使用上,神机营还不如对方。
这些年海军也是南征的开路先锋,南洋这些小国,只要是靠海的地方,都会被他们扫荡一遍,减少敌人的抵抗。
借这个机会,神机营也正好借机取经。
海上炮击有些什么诀窍,水兵们也没忘记交流经验,神机营炮打得少,但是枪射得多啊。
燧发枪在海军军舰上已经开始慢慢普及,他们也想知道神机营方面有些什么小妙招。
双方其乐融融,唯独暹罗的大象营气氛肃穆。
象兵的操控者虽然对自己身下的巨兽无比自信,但是将领们却没那么乐观。
他们当然知道象兵有很多缺点,要不然暹罗怎么会安于自己的领土,早就开始扩张了。
大象很聪明,感受到气氛不对,它们也是沉默不语,只是烦闷地拿着脚刨地,驭者努力地安抚着他们。
对付明军这种大队兵力,象兵不能单独作战,只能使用集群,冲散敌人的部队。
所以丛林根本就不是理想的作战场地,只能是在都城外的平原上,明军集结完毕后,象兵发起了冲锋。
这种带着一丝决绝的冲锋,却根本没有起到他们想要的战果。
看着气势汹汹而来的象兵,明军闪开一条通道,让出藏在身后的神机营。
最新改良后的虎蹲炮,已经和最初的样子大相径庭。
长身管,小口径,轻便,射程远,精度高,瞄准方便,已经快达到前装步兵炮的巅峰了。
一轮下去,前方那些冲最猛的大象,用自己的肉体证明了一件事情。
在高动能武器面前,任何碳基生物都是纸老虎。
如果打不死,那就是你的能量不够,需要加大扔出的力量。
针对现在的情况,能量显然是够了。
被实心炮弹击中的大象惨不忍睹,整个身体被完全洞穿,血肉内脏流了一地,声都没出,就直接跪倒在地上。
强烈的惯性,将背上的驭者,战兵摔落满地,三四米高的地方摔下来。
这些人运气不好的,就直接摔断脖子,一命呜呼。
运气好的,也要伤筋动骨,在地上哀嚎不已。
还有被敲碎天灵盖的,打断腿的。
神机营仅仅只是一轮射击,象兵就报销了一小半。
其实如果象兵继续冲锋,以它们的速度,还有庞大的体积,还是能给前方那些掩护的明军,造成一定麻烦的。
只是很可惜,象兵的弊端,就在此时显现出来。
这些巨兽太聪明了,聪明到懂感情。
在这个象兵营中,不少大象都是直系亲属,而且朝夕相处,大家都有了感情。
现在突然自己的亲朋好友被杀死,它们悲痛不已,开始大声嘶吼,各自的反应也不同。
胆怯的大象,也不管驭者如何驱使,甚至连铁钩拉耳朵,都不能让这些巨兽停下脚步。
而有些大象,直接发狂,也不管背上的人类怎么操作,就红着眼睛,直直朝着明军冲去。
原本整齐的阵型,乱成一团,不少大象还互相撞在了一起,把背上的战兵撞的七荤八素。
神机营也算是面对过很多敌人了,不管是骑兵还是步兵,都没有一轮就解决敌人的先例,而这次达到了。
没有阵型,四处乱撞的大象,面对明军成型的军阵,基本就只有被屠戮的份。
普通的明军虽然没有火炮,但是不管是重弩,还是下放到精锐部队的燧发枪,都能够有效地杀伤这些巨兽。
其实暹罗人不知道,华夏民族早在数千年前就接触过大象,为什么没有将这些巨兽开发成战斗兵器,肯定有其原因。
汉家严选,没有通过,必然是不好的。
最后的希望破灭,暹罗王不再坚持,跪得很彻底,马上就举白旗,出城投降。
他们可是听说过其他小国,明军杀红眼后,连投降的机会都不给。
所以既然要跪,那就干脆彻底。
前面那几个国家,明军不给他们机会,是因为这国家伤害了大明国民。
暹罗自始至终,哪怕是对待使臣都是毕恭毕敬,只是礼送出境,不让他们进入国内窥探罢了,所以明军的火气并没有那么大。
主帅武国公徐明首肯之后,暹罗王顺利投降,南征再下一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