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鹤功!
擒龙功!
都是江湖上的上乘武功!
一般人练武,先锤炼身体,再修炼真气,基本上都是近身武功,能够做到隔空发力的人,可谓是少之又少。
但只要能做到这一点,可以说都是真正的高手。
而擒龙功!
又是这方面的真正绝技!
一旦施展,可谓是匪夷所思,力道被控制的非常巧妙。
一杆长枪!
斜插在了地面,微微颤动摇曳着。
看着这一幕,皇泰帝目瞪口呆,显然有些回不过神来,眼睛一点点亮了起来,深吸了一口气:“老师,朕就学着擒龙功!”
如此巧妙的发力,当真是让他大开眼界!
宋青书笑笑:“配合你的真龙之气,这擒龙功补足了你的短板,可让你的武功更进一步,但想要掌控,需要加倍努力啊。”
皇泰帝认真严肃:“朕一定要学会!”
“好!”
宋青书点点头,将这擒龙功传授给了皇泰帝,皇泰帝如获至宝,与宋青书说了一声,返回了寝宫,开始了修炼!
而这时,宋青书回到大殿,翻阅着奏折,决定对静念禅院下手!
忽然!
门外!
薛德音进来了,说裴仁基来了。
裴仁基踏入大殿,看到宋青书处理政务,微微行礼:“拜见魏王!”
“免了!”
宋青书深深看了裴仁基一眼,心中微微一动,原本打算等独孤凤归来后,再对静念禅院下手,可既然这位回来了,不如将这件事交给他。
裴仁基微笑:“如今陛下将一切事物交给魏王,可见陛下对魏王的信任,只是不知……魏王当真要效仿那位魏王?”
“……”
宋青书怔了一下,眸光微微一闪,不由多看了裴仁基两眼,心想这家伙朝堂上表现的不错,可如今私下觐见,是为了劝谏?
这一刻,宋青书脸色微微一沉:“你是来当说客的?”
“不敢!”
裴仁基心头一震,感觉到了宋青书散发出的杀意,整个周围气温骤然下降,不禁毛骨悚然,连忙低头,歉意回应:“魏王殿下,臣只是考虑到魏王的声誉,魏王乃是道门高人,又有武当山太极宗为根基,可谓是已经享誉江湖,虽然陛下受难,这才让魏王殿下出山相助,可现在陛下已经安稳,魏王应该功成身退才是!”
宋青书深深看了裴仁基一眼:“如果我拒绝呢?”
裴仁基:“……”
宋青书:“你是不是仗着有些功劳,便以为可以骑到我的头上来?我既然能帮你们,但也能够杀你们,包括你们的满门!”
裴仁基身躯僵住:“……”
他叹了口气,心想这可是引狼入室啊,是他们拉拢宋青书,希望宋青书能够出手相助,却没想到请神容易送神难啊。
如今宋青书以帝师的身份,深受皇泰帝的宠信,甚至赐封魏王,还将一切大权交给了宋青书,这倒让宋青书毫不顾忌!
裴仁基无奈:“既然劝不动,那就不劝了,只是不知魏王何时对静念禅院动手?”
“与你无关!”
宋青书瞥了裴仁基一眼,冷笑:“裴大人功劳很大,这次辛苦了,如今班师回朝,就回去好好休息吧,何况,裴仁基年纪大了,也是该休息休息了!”
裴仁基身躯一震,豁然抬起,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的看着宋青书,心中掀起滔天波浪,暗道这下子完了。
原本功劳大过天去。
可这次劝告,让宋青书心中不满,或许会远离这个圈子。
可是!
他清楚,已经无力返回了。
裴仁基张了张嘴,很想说什么,可看到宋青书那冷酷的眼神,心知再说下去,恐怕会给家族带来杀身之祸,随即叹了口气,恭敬行礼:“臣告退!”
裴仁基退了下去。
薛德音踏入了门,恭敬行礼:“拜见魏王,裴大人离开了!”
“嗯!”
宋青书点点头,瞥了薛德音一眼,略微沉思,缓缓开口:“听说你的文章写的不错,尤其是贬低李世民的文章!”
薛德音诧异,不清楚宋青书问这个做什么,但还是谨慎开口:“臣读过几年书,略微懂得一些!”
“好!”
宋青书眯起了眼睛:“既然如此,那就交给你一件事,你可知洛阳的静念禅院?”
薛德音:“是!”
宋青书:“这群和尚恬不知耻,乱世封山,趁机广招门徒,盛世时,大肆扩建寺庙,圈占土地,以香火为名收敛百姓的血汗钱,甚至还敢助王世充与陛下为敌……先前没时间搭理他们,如今半壁江山在手,也该对他们下手了!”
薛德音眼前一亮:“魏王是要臣写一份檄文?”
“聪明!”
宋青书豁然起身,拿起桌上的一份纸,凝视着薛德音:“这是我的草稿,按照这上面的内容写,我需要你的文笔,明白了?如果你办得好,这就是大功一件!”
“遵命!”
薛德音不敢不从,立刻上前,双手接过,下意识扫了一眼,顿时瞳孔微微一缩,心脏都几乎停滞,暗道好家伙。
开头就以大隋朝开国皇帝杨坚为主题,将佛门扯了进来。
再往下看!
薛德音倒吸凉气:“魏王,这是……”
好家伙!
比起先前写的檄文,在这篇文章面前算个屁啊,这才是将佛门贬低的一无是处啊,要是这东西颁布出去。
那将对佛门是毁灭性的打击啊。
宋青书皱眉:“有问题?”
“不!”
薛德音身躯大震,立刻醒悟过来,如若不遵从,那下场或许与裴仁基一样,或许比裴仁基还要糟糕。
薛德音连忙答应:“臣一定完成任务!”
“嗯嗯!”
宋青书点点头:“退下吧!”
薛德音恭敬的退了下去。
看着薛德音离开!
宋青书沉默了半晌,没有继续处理政务,而是走出了大殿,抬头望天,看着天空白云飘荡,深吸了口气:“按理说,独孤凤应该回来了,难道说……独孤阀离开洛阳,去了长安,难道是李唐不放人?如果真是这样,或许我该走一趟了。”
而这时,宋青书却不知道,这时的长安,因为寇仲和徐子陵的到访,变得热闹起来。
独孤阀内。
更是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