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绝吃完人参果,就带着镇元子一路赶到了金鸡岭。
金鸡岭。
因为知道要打持久战。
所以黄飞虎下令修建关卡,因为将士众多,大家众志成城。
很快金鸡岭上就多了一个新的殷商关口。
此关可以俯瞰西岐境内,占据了上风的优势。
韩绝带着镇元子才刚刚落地,黄飞虎,李靖,闻仲,孔宣,雷震子五人就迎了上来。
“师叔,一路辛苦了,快快请进。”李靖热情的吓人。“这位前辈也请进,已经安排好接风议事了。”
李靖热情是有原因的,他太想进步了。
出征的四人中,黄飞虎和闻仲地位尊贵,孔宣是准圣不贪恋人间的繁华。
唯独他李靖老婆孩子热炕头,还要赚钱养娃呢。
很快众人就进入营帐吃吃喝喝。
就是在这场接风会上,闻仲和韩绝聊起来关于西岐的话题。
“师叔,根据山下的捕蛇人说,西岐内部出现了粮食危机,我们要不要再添把柴?”
闻仲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军事上他和黄飞虎不分伯仲,但闻仲更多一分细心。
“此事可以做做文章。”
韩绝点头赞同。
在这个时代没有化肥这种说法,所以粮食普遍长得比较慢,一般需要经过春种、夏长、秋收、冬藏四个阶段。
目前才到六月份,也就是春种的末尾,夏长的开端。
距离秋收的八月,保守估计都还有两个月的时间。
也就是说西岐的粮食危机最少还会持续两个月,或者更长。
毕竟秋收的粮食还不一定够西岐子民吃的。
为了防范殷商,同时加强西岐的军事实力。
半个月前,姬昌就开始高强度的训练士兵,训练量上来了,吃的自然也就多。
粮食的数量又是固定的,有的人吃的多,那就得有人挨饿。
闻仲说的捕蛇人,就是实在饿的不行了,才上山冒险用蛇来换食物的西岐子民,由此可见西岐的内部状态。
韩绝沉思片刻缓缓开口。
“我们的粮草预备的如何,应该没有缺口吧?”
“没有。”说起粮草,闻仲看韩绝的眼神都有点奇怪,仿佛在看怪物。“这还多亏师叔推行的土地新政。”
土地新政激活了殷商子民的种田积极性。
原有的井田制,殷商的农民地不是自己的,种出了粮食,自己只能拿少部分,其他的全部充公,大家自然是没什么动力。
但新政不一样,虽然前面是去野外开荒,但好歹开荒出来的那块地就归自己了,种出来的粮食只需要拿部分去浇水,其他的全归自己。
种的是自己的地,大家自然是格外的用心,干活也更加的有力。
就去年殷商的粮食产量直接翻了两倍,不少地方粮仓都堆满了,吃不完,根本吃不完。
“这样就好。”
韩绝仔细听完了闻仲的讲话,左手的食指敲击桌子,发出砰砰的声响。
“明天你来出部分粮食,熬成粥分给西岐的子民。”
闻仲身旁的雷震子听韩绝这么说,疑惑的开口。
“师叔,这么做不是资敌吗?”
雷震子太年轻了,还不明白社会险恶。
实际上免费的才是最贵的。
闻仲眉头紧皱,但很快就意识到韩绝想干什么。“师叔,这招妙啊!”
说完转头训斥雷震子。
“大人说话,小孩子别插嘴。”
雷震子撇了撇嘴,异常的委屈。
两人说话的声音,很快就吸引了众人。
李靖,孔宣,黄飞虎,镇元子都靠了过来。
“闻太师,又欺负我大侄子是吧!”
黄飞虎哈哈大笑,顺手就把雷震子护在了身后。
“什么欺负,我是恨铁不成钢。”
闻仲冷哼一声。
“就是资敌吗,难道还有其他说法。”
雷震子坚持自己的意见。
“反了你了!”
闻仲被气的吹胡子瞪眼。
想了想并没有动手,而是语重心长的解释。
“你小子懂个屁,我们给西岐发放粮食,实际上是在逼姬昌,敌人让你吃饱,而自己人却让你挨饿,你让西岐子民怎么想?”
“姬昌要是管了,那就需要给子民们多发粮食,那就得降低军队的开资,他要是不发粮食,那就是动摇了自己对西岐的统治,韩师叔此招乃阳谋,两难无解。”
一群人听闻仲解释前因后果,都是陷入了沉思。
这招真毒啊!
大伙不由自主的看向韩绝。
“都看我干嘛。”韩绝笑了笑。“不管是西岐还是殷商,平民都只是想吃饱饭,穿暖衣服,做到这两点,大家就会信服你,抗风险能力也会提高,得民心者得天下。”
“得民心者得天下。”
闻仲微微发愣,嘴中念念有词。
第二日。
在闻仲的安排下,就在金鸡岭山下开设了粥棚。
专门给西岐饿的受不了的人们提供食物。
有时候要是运气好,在山上打到了猎物,还会给粥再加点荤腥。
没多久,这事就传到了文王府。
“西岐子民怎么能接受敌人的食物!”
姬昌愤怒了。
他和殷商打仗了,结果自己人在接受对方的食物,这不是在打他的脸吗?
这谁能接受?
即刻下令,封锁城门不允许有人出城领救济粮。
姜子牙和申公豹立刻出言制止。
“干不得啊。”
但姬昌让二人拿出解决办法,姜子牙和申公豹又没办法解决问题。
最后姬昌力排众议,封锁了城门。
此举一下子就激起了民愤,底下怨声载道。
开始骂起了姬昌。
连粮食都解决不了,就不应该和殷商开战。
借着西岐的内部问题。
韩绝带着闻仲、孔宣往西岐扔了不少报纸。
其中的主要内容是,介绍殷商新的土地政策,还有就是殷商和西岐都是一家人,此战只诛首恶,不会对西岐子民下杀手。
因为担心西岐子民不识字,韩绝还专门找了个先生编了一段顺口溜,在西岐城中大肆流传。
这一套组合拳下去。
西岐城内乱了。
一群吃不饱的平民在文王府外,要求姬昌投降退位。
随着时间的推移文王府外的人越来越多,声势越来越浩大。
姬昌不得不调来军队镇压。
那就算军队来了,大家也没有撤退。
而是僵持住了。
文王府内。
姬昌和几位义子在一起开会。
“义父要是再不想办法的话,那群刁民怕是要打进文王府。”
姬昌听闻此言,勃然大怒。
“连军队都不怕,这已经不是一般的刁民了,必须出重拳!”
“立刻组织义子团!”
“是!”
义子团的几位首脑领命后匆匆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