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晨烨听到崔贤这么说,也是笑了,“那好,只要你们能够想明白了,我想,日后还是有不少赚钱的法子的。”
……
第二天一早,王晨烨还是来到了万年县县衙,万年县现在人依旧很多,县衙的人都在各个工坊外面登记报名的那些人,王晨烨看着那些来来往往的人,心里是真的希望他们就是普通的百姓啊!
太极殿中,今日照例是大朝会,刚刚上朝,就有一名大臣站出来弹劾王晨烨,说王晨烨靠着这次出售股份从而达到敛财的目的,因为那些报名的人,每个人都需要缴纳一文钱的报名费,而单单昨天一天,竟然就收了一百贯钱了。
等他说完之后,满朝的文武看他就像是在看一只怪物一样。
李二也是懒得搭理他,看着其他大臣问道:“你们谁还有事儿?”
那个大臣急了,再次拱手朝李二说道:“陛下,微臣请求陛下下令,让监察院去查那一百贯钱的去向!”
李二直接被气笑了,他看着那个大臣问道:“听你的意思,是王晨烨将那些一百多贯钱拿走了?”
那个大臣一脸郑重的说道:“陛下,这个还需要监察院来查才行,那些钱,也没有说明要用在何处,现在直说是报名的费用,但现在在万年县那边报名的百姓还有很多,照这么算的话,估计万年县这一次,是要收到一千贯钱以上的报名费的,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啊!”
程咬金此时也是忍不住了,站起身来,对着那个大臣说道:“你是不是有病啊?一千贯钱?你是看不起谁呢?王晨烨差这点钱?呵呵,我终于知道,为何晨烨那小子总爱骂咱们是穷鬼了,还真是有没见过钱的啊!”
孔颖达也站起身来,对着程咬金说道:“程咬金,此言差矣,虽然夏国公有钱,但这一千贯钱,用到何处,也是需要说清楚的,最重要的是,抽签去售卖那些工坊的股份,这本就不对,这些股份,本来是应该交给民部的,
可现在呢?整个长安城的人,都去万年县排队去了,什么事情都不做了!”
程咬金一听,也是火大了,“哼,那些工坊本来就是晨烨的,他收来的钱用来做什么,凭什么和你们说清楚?还有啊,你家难道就没有派人去万年县那边排队吗?难不成你的意思是让那些百姓都回来,单单让你家的人都买了那些股份不成?”
孔颖达闻言,整张脸都气绿了,他指着程咬金大声喊道:“程老匹夫……”
“闭嘴!”李二被吵的头疼,大声喊道,“都没有事情做了是吧?嗯?科举的考卷,你们都阅过了?”
那些大臣们马上都低头不吭气了。
李二接着说道:“晨烨给朕写了一份奏章,是关于改革科举制度的,你们先听听看。”
他原本不想在这个时候把这本奏折拿出来的,但是现在这些大臣都因为万年县工坊股份的事情,心里憋着气,想着要如何阻止,但王晨烨那边,也不可能停止售卖那些股份。
就这么吵下去,他李二耳根也清净不了。
更重要的事,李二看完王晨烨的奏章之后,觉得非常有理,科举是国之大事,想要施行的话,还是需要这些大臣都讨论一番的。
现在拿出来这份奏章,正好转移这些官员的注意力。
郭德公公将王晨烨写的那本奏章念完之后,魏征第一个站起来,惊讶的问道:“陛下,这个,真的是王晨烨写的?”
李二点了点头,“没错,晨烨那孩子,就是在甘露殿里写出来了,我亲眼看到的。”
孔颖达就觉得王晨烨这人有病,明明他连书院都没去过,现在竟然大言不惭的提出要改革科举制度?
而他,作为孔子的后人,即便是要改革科举制度,那也应该是他提出来才行,这个王晨烨,都不跟自己先商量一下,就给皇帝递了奏章,这分明就是不把他放在眼里嘛!
长孙无忌这个时候,站起身来,拱手说道:“陛下,老臣觉得,不该放任王晨烨参与到科举的事情当中来,毕竟,他并非读书人,对读书人的事情,也是不懂的,科举制度是有些不足,但也应该慢慢改进才是。”
房玄龄跟着站起身来说道:“陛下,老臣也认为,夏国公的奏章,不必讨论。”
那些文臣纷纷站起来附议,他们也都是认为,王晨烨不是读书人,自然也没有资格去议论读书人的事情。
李靖听到这些人都反对自己的女婿,也是不开心了,他直接站起来,对着那些文臣说道:“房仆射,还有诸位,你们这么说话,就有些偏激了吧?我女婿虽然不是读书人,但他可是为天下的读书人做了不少事情吧?
诸位莫不是都忘记了,是谁造出了便宜的纸张,又是谁,在长安城里建起了书楼和书院,晨烨虽不是文臣,但他做的这些事情,哪一样不是为了读书人?所以,老夫觉得,晨烨是有资格来说这些事情的。”
那些大臣听了,纷纷低下头,不敢去看李靖了。
虽然他们也认同李靖的说法,可王晨烨插手读书人的事情,这就是不行,尤其是改革科考制度,这个绝对不行,这要是传出去了,他们这些文臣的脸面,还往哪里放?
李二心里也是不痛快,王晨烨可是他女婿啊,说他女婿不行,那不就是在打他的脸面吗?
他冷着脸说道:“现在不讨论晨烨是不是读书人的事情,即便晨烨没有入过书院,可他的学识也并不差,单拿算学来说,你们谁能比的过他?”
房玄龄闻言,心里也是着急啊,抛开主观因素,客观的来说,王晨烨的奏章,写的非常好,现在寒门学子越来越多了,明年参加科举的人,也一定会增加的,到时候,长安城贡院的压力也会非常的大。
尤其是这些考生水平良莠不齐,倒不如现在各个府县进行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