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需要转过头去看,李三水就知道说话的人是周福海。
“根据财政部的统计数据,自从还都金陵以后,咱们汪政府的百姓安居乐业,各项经济指标都有良好的发展。
这说明整个市场的秩序井然,商品和各类物资流通良好,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贸然成立管制物资调节委员会的话,有可能给市场带来不确定的潜在风险,目前看来并没有必要。
因此,我建议这个事情可以先放一放,或许我们可以调研一下,然后再看看要不要成立这样一个专职委员会。”
周福海这段话说的很高明,他并不是直接反对日本人的意见,而是从自己主管的经济领域,拿出了所谓的经济发展数据,并以此为依据来攻击和反对李大少提出来的议案。
汪政府的大多数人都不愿意日本人扩大对自己的监管力度,因此,周福海此话一出,与会众人一下子来了兴致,议论纷纷。
虽然他们并没有像周福海一样直接跳出来反对李三水的建议,但是这种势头如果得不到遏制和扭转,李三水,或者说兴亚院的这份议案多半就要落个胎死腹中的下场了。
李三水倒是并不着急,他知道,既然板桓征四郎参谋长都亲自跑到金陵来了,那么汪政府这帮人想要阻止这个议案的通过,多半是天方夜谭,痴人说梦。
果然,陈蚣簿清了清嗓子,沉声道:“我与周副院长的看法刚好相反,我认为这个管制物资调节委员会不但有必要成立,而且需要马上成立,尽快成立。”
陈蚣簿一上来就旗帜鲜明的表明了自己的立场,这让不少本来还处于观望态势的陈系官员心神一凛,面色肃然。
不等周福海等人搭话,陈蚣簿继续说道:“从李副部长遭遇刺杀之事就能发现,我们的财政系统也是有着一些隐患的。
军统特工能够潜伏在中央储备银行,那么会不会在财政部,甚至在咱们汪政府的各个部门都可能有军统特工的潜伏?
如果有的话,那我们现在拿到的经济数据是不是可信?会不会是重庆方面搞出来误导我们的假数据?
诸位,值得深思啊。”
陈蚣簿说到这里故意停顿了一下,眼角余光扫了一眼板桓征四郎,只见参谋长大人不断点头,显然对他的发言十分满意。
周福海此时顾不上什么礼仪,插话道:“陈院长,你这话就未免有些以偏概全了。
且不说刺客是不是军统特工现在还没有完全定论,就算他是军统特工,仅凭这么一两个人也是无法左右篡改我们的经济发展数据的。”
与周福海明显有些气急败坏不同,陈蚣簿显得胸有成竹。
他笑着对周福海说道:“周副院长,且让我将话说完可好?”
周福海顿觉自己刚刚有些急于反驳,失了风度不说,还给人一种心虚的感觉。
“哼…。”周福海狠狠的冷哼一声,不再插话。
陈蚣簿继续面带笑容的说道:“各位,如果单单说起经济的事情,那么周副院长或许真的更有发言权,毕竟他是咱们汪政府经济的主管领导。
可是,大家想必都认可法治的重要性,依法治政可是咱们汪政府的根本啊。”
众人虽然不明白陈蚣簿怎么突然把话题扯到了法治上面,不过他是立法院院长,想要谈谈老本行,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而且这种虎皮是他们每一个人都要扯的,不管私底下如何,明面上当然都不可能反对。
陈蚣簿不容众人多想,突然厉声道:“可惜的是,咱们汪政府的某些人,公然违背法律条文,明目张胆的违反汪政府与大日本皇军的约定。
纵容家人甚至自己直接参与管制物资的走私活动,涉及到的金额十分巨大,触目惊心啊。”
听到这里,李大少当然明白过来,会议前,板桓征四郎参谋长所说的,会和自己打配合的人就是这位立法院院长了。
李三水接过话头,一边做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一边郎声说道:“我刚刚接到上海特高课山下川次课长的通报。
上海特高课昨天刚刚破获一起走私大案,涉案者是利通洋行的周掌柜。
他涉嫌向重庆方面大量走私棉花与粮食,还有药品、工业设备等管制物资,涉案金额过百万。
此案正在深入调查之中,初步推断是有汪政府的高级官员牵扯其中的。
正如陈院长所言,汪政府的法治工作急需加强,由此看来,成立物调会是相当有必要的,毕竟特高课这次是误打误撞破了这个走私大案,他们的职责可不是抓走私犯。”
李三水话音一落,在座众人尽皆默然,都开始努力回忆自己或者自己的家人,与这个利通洋行有没有什么牵扯。
周福海此刻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右手紧紧的攥着钢笔,抿着嘴唇,极力的克制住了自己的情绪。
刚刚听到利通洋行这个名字,他就知道坏事了。
这家公司就是他的一个本家侄子搞的,每个月都会给他不少分红。
至于自己的这个侄子具体仗着他的名头在搞什么生意,他也懒得去问,想来也逃不过那些暴利的违法行为。
让他从来没有想到的是,这家利通洋行居然在这个节骨眼上出事了,而且还被李三水和陈蚣簿拿到这个会议上来说三道四。
他知道,对方的目的就是让自己妥协,不要再反对成立物调会的事情。
思忖再三,周福海还是保持了沉默。
虽然一个利通洋行走私的案子并不能对他造成什么致命的打击,但是纠缠下去的话,终究还是会有不小的麻烦。
周福海偃旗息鼓之后,李三水关于成立物调会的议案自然就顺利的得到了通过。
作为日本人的利益代表,李大少自然就成为当仁不让的物调会主任兼管制物资稽查总队总队长,依旧是少将军衔。
至于物调会的副主任则落入陈蚣簿一系的何丙贤手中,颇有意思的是,这位何副主任还是汪政府财政部次长。
事出突然,又被人揪住了小辫子,周福海和梅斯萍等人再三争取,才最终为自己的派系争下了一个物调会委员的人选。
板桓征四郎参谋长与李三水对视一眼,大家都很满意,这回算得上是旗开得胜了。
李三水拿到了实际权力,派遣军司令部在汪政府掺沙子的计划顺利实施,双方是皆大欢喜,只有周福海是黑着脸走出会议室的。
李大少却稳坐钓鱼台,他还要参加接下来的汪政府军事委员会会议,说起来还真是辛苦啊。